益安生醫自2025年以來(尤其是第二季)股價表現相當亮眼,漲幅名列前茅,然而卻鮮少有券商出具分析報告。這樣一家具有潛力的公司,在市值僅約百億台幣時,就頻頻被列為處置股,實屬可惜。
分析一下益安這波上漲最主要的來源就是Urocross解盲成功,在三月時的法說即說到BPH的實驗組數據在第二季可能數據公布,但股價直到5月8號開了個臨時記者會才發動。
Urocross產品優點實在太多:
- 高安全性:160名受試者中,僅有1例需使用導尿管。
- 疼痛度低:植入與取出平均疼痛指數低於2.5分,相較於其他微創手術的4至6分,具明顯優勢。
- 療效佳:觀察IPSS指標(衡量嚴重度,越高越嚴重),12個月改善程度僅次於Rezum。
- 操作簡便:醫師僅需約5台手術就能熟練(相較Urolift約需25台)。
- 持續效果:第一批臨床病患追蹤至今超過3年,療效依然持續。
可以說Urocross在患者端、醫生端都非常具有競爭力,此外,有著副作用低、非破壞性治療的特性,甚至有機會拓展到原先採用藥物治療的輕中度患者市場。

資料來源:益安生醫法說會簡報
那麼Urocross可能的潛在價值有多高呢? 在專利授權評估中,常用的方式是「權利金節省法」(Relief-from-Royalty Method)。這種方法的核心概念是:若擁有產品專利,便可省下原本需要支付的權利金。這些未支付的權利金,經過折現後,就代表該專利的價值。以過去微創手術治療的競品來看,交易價格約落在3~11億之間。

資料來源:益安生醫法說會簡報
進入評估階段,評估專利保護期至2040年(美國子公司Prodeon Medical,Inc申請專利2018~2021年都有,專利保護期20年,抓個中間值),需要人口、市占率變化、出廠價、權利金比率、稅率等資訊:
人口:僅以美國市場來看,根據2015年的報告(Vuichoid et al, Canadian Journal of Urology, International Supplement: 1-6, Oct., 2015)指出,美國有3810萬男性有攝護腺肥大問題,其中有1220萬求診,求診者最終約35%維持觀察、55%接受藥物治療、9%用藥後停藥觀察、1%手術治療,以年複合成長率5%的情況概抓,可能2025年積極治療的人數已接近2000萬人。
故分別以兩個情境推估:
- 保守情境:約10%積極治療人口(停藥後觀察+手術治療,10%為目標患者)
- 樂觀情境:約65%積極治療人口(扣除維持觀察的35%外,65%為目標患者)
其他假設條件:
市占率變化:參考Urolift銷售額成長狀況推估市占率爬升狀況,並設定一個合理的市佔率,考量產品優勢先以頂峰市占率能達到20%進行評估。
出廠價:Urolift手術4~6根釘子,一根900USD,取中間值4500USD作為計算標準
權利金比率:Teleflex(Urolift產品公司)近幾年營業利益約24%(扣除研發費用),依經驗法則權利金比率約為營業淨利率的25%~33%(很粗糙的抓法,各行業不同),推估合理權利金比率落在6~8%,先以6%進行評估。
稅率:假設以處分子公司方式交易,稅率20%
折現率:10%,自行假設能接受的報酬率
美金匯率:以常態1:30做假設
在這些假設條件下,保守情境、樂觀情境下的價值分別約5.4億、35.4億美金,考量益安持股Prodeon Medical,Inc 89.27%,調整後貢獻每股價值分別約為158/1028元。35億美金的交易案看似誇張,但考量董事長過去的紀錄,2007年就曾經讓Kyphon被美敦力以39億美金收購,似乎也不是不可能達成的數字(但要走這個情境可能需要更多金錢與時間的投入)。

除了Urocross,Duett以及CDMO業務也都有進展,假設Duett也能以1億美金授權(市場特殊,患者少,類似產品授權案有到2~3億美金的),可貢獻益安約25元價值、CDMO也即將上軌道,假設現值每股價值45元(市值約41億台幣,考量上半年的營收逐漸成長以及過去在達亞的成功經驗應該不算誇張)

綜合以上評估,保守情境下益安的每股合理價值約在170元,若能走到樂觀情境,則價值可能高達 780 元,且這還是沒有計算Urocross後續授權之後能夠再賺的代工費的情況。
當然,這僅是價值面的分析。實際股價仍取決於市場資金的認同與籌碼面的變化。目前母公司晟德尚有逾 3,000 張持股要處分,為潛在賣壓。此外,Urocross、Duett的實際授權條件尚未公布,亦存在一定變數。
不過,價值與價格之間的落差是否反映合理,留給各位自行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