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安生醫(6499) 拯救尿尿的地方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益安生醫自2025年以來(尤其是第二季)股價表現相當亮眼,漲幅名列前茅,然而卻鮮少有券商出具分析報告。這樣一家具有潛力的公司,在市值僅約百億台幣時,就頻頻被列為處置股,實屬可惜。

分析一下益安這波上漲最主要的來源就是Urocross解盲成功,在三月時的法說即說到BPH的實驗組數據在第二季可能數據公布,但股價直到5月8號開了個臨時記者會才發動。

Urocross產品優點實在太多:

  • 高安全性:160名受試者中,僅有1例需使用導尿管。
  • 疼痛度低:植入與取出平均疼痛指數低於2.5分,相較於其他微創手術的4至6分,具明顯優勢。
  • 療效佳:觀察IPSS指標(衡量嚴重度,越高越嚴重),12個月改善程度僅次於Rezum。
  • 操作簡便:醫師僅需約5台手術就能熟練(相較Urolift約需25台)。
  • 持續效果:第一批臨床病患追蹤至今超過3年,療效依然持續。

可以說Urocross在患者端、醫生端都非常具有競爭力,此外,有著副作用低、非破壞性治療的特性,甚至有機會拓展到原先採用藥物治療的輕中度患者市場。

raw-image

資料來源:益安生醫法說會簡報


那麼Urocross可能的潛在價值有多高呢? 在專利授權評估中,常用的方式是「權利金節省法」(Relief-from-Royalty Method)。這種方法的核心概念是:若擁有產品專利,便可省下原本需要支付的權利金。這些未支付的權利金,經過折現後,就代表該專利的價值。以過去微創手術治療的競品來看,交易價格約落在3~11億之間。

raw-image

資料來源:益安生醫法說會簡報


進入評估階段,評估專利保護期至2040年(美國子公司Prodeon Medical,Inc申請專利2018~2021年都有,專利保護期20年,抓個中間值),需要人口、市占率變化、出廠價、權利金比率、稅率等資訊:

人口:僅以美國市場來看,根據2015年的報告(Vuichoid et al, Canadian Journal of Urology, International Supplement: 1-6, Oct., 2015)指出,美國有3810萬男性有攝護腺肥大問題,其中有1220萬求診,求診者最終約35%維持觀察、55%接受藥物治療、9%用藥後停藥觀察、1%手術治療,以年複合成長率5%的情況概抓,可能2025年積極治療的人數已接近2000萬人。

故分別以兩個情境推估:

  • 保守情境:10%積極治療人口(停藥後觀察+手術治療,10%為目標患者)
  • 樂觀情境:65%積極治療人口(扣除維持觀察的35%外,65%為目標患者)

其他假設條件:

市占率變化:參考Urolift銷售額成長狀況推估市占率爬升狀況,並設定一個合理的市佔率,考量產品優勢先以頂峰市占率能達到20%進行評估。

出廠價:Urolift手術4~6根釘子,一根900USD,取中間值4500USD作為計算標準

權利金比率:Teleflex(Urolift產品公司)近幾年營業利益約24%(扣除研發費用),依經驗法則權利金比率約為營業淨利率的25%~33%(很粗糙的抓法,各行業不同),推估合理權利金比率落在6~8%,先以6%進行評估。

稅率:假設以處分子公司方式交易,稅率20%

折現率:10%,自行假設能接受的報酬率

美金匯率:以常態1:30做假設

在這些假設條件下,保守情境、樂觀情境下的價值分別約5.4億、35.4億美金,考量益安持股Prodeon Medical,Inc 89.27%,調整後貢獻每股價值分別約為158/1028元。35億美金的交易案看似誇張,但考量董事長過去的紀錄,2007年就曾經讓Kyphon被美敦力以39億美金收購,似乎也不是不可能達成的數字(但要走這個情境可能需要更多金錢與時間的投入)。

raw-image

除了Urocross,Duett以及CDMO業務也都有進展,假設Duett也能以1億美金授權(市場特殊,患者少,類似產品授權案有到2~3億美金的),可貢獻益安約25元價值、CDMO也即將上軌道,假設現值每股價值45元(市值約41億台幣,考量上半年的營收逐漸成長以及過去在達亞的成功經驗應該不算誇張)

raw-image


綜合以上評估,保守情境下益安的每股合理價值約在170元,若能走到樂觀情境,則價值可能高達 780 元,且這還是沒有計算Urocross後續授權之後能夠再賺的代工費的情況。

當然,這僅是價值面的分析。實際股價仍取決於市場資金的認同與籌碼面的變化。目前母公司晟德尚有逾 3,000 張持股要處分,為潛在賣壓。此外,Urocross、Duett的實際授權條件尚未公布,亦存在一定變數。

不過,價值與價格之間的落差是否反映合理,留給各位自行評估。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ValuForce | 定價念力所
0會員
1內容數
估值不是算出來,是鍛鍊出來的- ChatGPT給的副標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無意間看這個新聞~ 永信投控子公司永鴻生技(6936)舉行上市前業績發表會,預計4月下旬掛牌上市,成台灣首家掛牌上市動物藥廠。 永鴻生技目前是興櫃,距離轉上市大約也沒有幾天了,股價也確實衝了一波從30多漲漲到50元,但我就是喜歡冒險,別人恐懼時,我怎樣? 我嚇歪啊^^!! 大家好像對永鴻
Thumbnail
無意間看這個新聞~ 永信投控子公司永鴻生技(6936)舉行上市前業績發表會,預計4月下旬掛牌上市,成台灣首家掛牌上市動物藥廠。 永鴻生技目前是興櫃,距離轉上市大約也沒有幾天了,股價也確實衝了一波從30多漲漲到50元,但我就是喜歡冒險,別人恐懼時,我怎樣? 我嚇歪啊^^!! 大家好像對永鴻
Thumbnail
洗腎人口日益的增加,相關醫療器材設備在未來肯定還是非常熱銷,公司營運仍然可期,已連續26年配發股利,長期獲利穩定,股價低於合理價時,建議適量買進,長期持有。
Thumbnail
洗腎人口日益的增加,相關醫療器材設備在未來肯定還是非常熱銷,公司營運仍然可期,已連續26年配發股利,長期獲利穩定,股價低於合理價時,建議適量買進,長期持有。
Thumbnail
台塑怎麼了? 相信是很多新手們疑惑的事情,簡單來說,台塑企業2024年極有可能創下幾十年來第一次虧損。 原因其實很簡單,大陸七大化工業者強勢擴產,石化業台灣業者已經沒有任何優勢,更簡單的來說,中國製的產品品質不輸台灣,但是報價遠低於台灣售價。 因此,很多人看著股價創新低就想買進,這會是很恐
Thumbnail
台塑怎麼了? 相信是很多新手們疑惑的事情,簡單來說,台塑企業2024年極有可能創下幾十年來第一次虧損。 原因其實很簡單,大陸七大化工業者強勢擴產,石化業台灣業者已經沒有任何優勢,更簡單的來說,中國製的產品品質不輸台灣,但是報價遠低於台灣售價。 因此,很多人看著股價創新低就想買進,這會是很恐
Thumbnail
台灣生技產業歷經20年的風雨磨練,一道道法令、政策的通過,尤其近年來數家企業赴外拼搏取得顯著成績,該產業在近十年的營業脫胎換骨,2024年上市(櫃)、興櫃等類股市值來到了新台幣1.79兆,在台股市場僅次於半導體行業,成交量站穩第二大類股,第二座護國神山稱號可說是名正言順。
Thumbnail
台灣生技產業歷經20年的風雨磨練,一道道法令、政策的通過,尤其近年來數家企業赴外拼搏取得顯著成績,該產業在近十年的營業脫胎換骨,2024年上市(櫃)、興櫃等類股市值來到了新台幣1.79兆,在台股市場僅次於半導體行業,成交量站穩第二大類股,第二座護國神山稱號可說是名正言順。
Thumbnail
本文探討信實保全(6721)這檔股票的投資潛力及高殖利率背後的潛在風險與挑戰。儘管公司在政府機關、交通場站及科學園區等領域具備穩定的業務基礎,但隨著最低工資調升及人力成本上升,利潤率逐年下滑,而缺工問題及同業競爭的威脅也對信實的未來成長性帶來挑戰。
Thumbnail
本文探討信實保全(6721)這檔股票的投資潛力及高殖利率背後的潛在風險與挑戰。儘管公司在政府機關、交通場站及科學園區等領域具備穩定的業務基礎,但隨著最低工資調升及人力成本上升,利潤率逐年下滑,而缺工問題及同業競爭的威脅也對信實的未來成長性帶來挑戰。
Thumbnail
ABVC集團旗下的新藥研發陸續技轉授權子公司AiBtl及Biokey,配合國際化轉投資事業,在中國成都及柬埔寨經濟特區播下投資種子,若按規劃在2024年讓子公司全數掛牌上市,成為一方之霸指日可待,國內外分析師皆一致看好生技產業具有中長期投資效益,其有不畏大環境通膨、金融風暴、國際負面氛圍的抗跌特性
Thumbnail
ABVC集團旗下的新藥研發陸續技轉授權子公司AiBtl及Biokey,配合國際化轉投資事業,在中國成都及柬埔寨經濟特區播下投資種子,若按規劃在2024年讓子公司全數掛牌上市,成為一方之霸指日可待,國內外分析師皆一致看好生技產業具有中長期投資效益,其有不畏大環境通膨、金融風暴、國際負面氛圍的抗跌特性
Thumbnail
證交所看好生技產業5000億市值,穩定的生技公司在各研發階段只要能獲得穩定的支持,在人捧人、資金疊資金的雙重效應下,產業羅馬就能在短時間建立。晟德、育世博、北極星藥業都是成功典範案例;除了國內生技產業領頭前衝,國外BioKey、AiBtl、AltruBio等與台企密切關聯的藥廠亦跟上這波潮流
Thumbnail
證交所看好生技產業5000億市值,穩定的生技公司在各研發階段只要能獲得穩定的支持,在人捧人、資金疊資金的雙重效應下,產業羅馬就能在短時間建立。晟德、育世博、北極星藥業都是成功典範案例;除了國內生技產業領頭前衝,國外BioKey、AiBtl、AltruBio等與台企密切關聯的藥廠亦跟上這波潮流
Thumbnail
生技產業二大營運必勝策略,業績說話、轉投資事業,高端疫苗、晟德集團、育世博KY都是成功案例,Biokey身為ABVC集團旗下全資子公司,可望憑藉自身優異的營運效能,在明年返台掛牌KY上市(櫃)後,成為媲美晟德集團與育世博KY的黃金組合
Thumbnail
生技產業二大營運必勝策略,業績說話、轉投資事業,高端疫苗、晟德集團、育世博KY都是成功案例,Biokey身為ABVC集團旗下全資子公司,可望憑藉自身優異的營運效能,在明年返台掛牌KY上市(櫃)後,成為媲美晟德集團與育世博KY的黃金組合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