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fe is a long song - 134
1963#12 -〈Puff, the Magic Dragon〉- Peter, Paul and Mary
2025-07-31🎤 歌手介紹:Peter, Paul and Mary
- 組成成員:
- Peter Yarrow
- Paul Stookey
- Mary Travers
- 成立年份:1961年,美國紐約
- 風格定位:民謠(Folk)、抗議歌曲、兒童歌曲、社會運動音樂
- 代表意義:60年代美國
民謠復興運動
的代表團體之一,以溫暖和聲與社會意識聞名 - 參與運動:積極參與民權運動與反戰活動,例如支持馬丁路德金恩博士
🌟 代表作品
- Puff, the Magic Dragon(1963)
- If I Had a Hammer(1962)
- Blowin' in the Wind(1963,翻唱
Bob Dylan
) - Leaving on a Jet Plane(1969)
🎶 音樂與歌詞
- 發行年份:1963年
- 創作背景:由 Peter Yarrow 與他的同學 Leonard Lipton 根據一首童詩改編創作
- 曲風:溫柔的民謠旋律,吉他彈奏為主,簡潔而感性
- 歌詞主題:敘述一隻叫「Puff」的
魔法龍
與小男孩Jackie Paper
的友情,以及男孩長大後離開童年幻想的故事 - 象徵意涵:
- 表面:兒童幻想與成長的溫柔故事
- 隱喻:曾被質疑為吸毒隱喻,但創作者明確否認,強調是一首單純的童年寓言
🔊 推薦聆聽重點
- 開場旋律:宛如搖籃曲,帶入一個童話般的世界
- 副歌「Puff, the magic dragon lived by the sea…」:重複且易記,讓人有共鳴與懷舊感
- 情感轉折:當 Jackie 長大離開時,旋律變得略帶哀傷,突顯失落與成長的必然
📌 小知識
- Leonard Lipton 創作原詩時年僅19歲
- 歌詞中的「Honah Lee」是虛構地名,但後來被用來形容遺失的童年幻想世界
- 歌曲至今仍被用來討論成長、失落與童年想像等主題,是文化與教育領域的重要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