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陣子我陷入一種很奇怪的情況。
我幾乎每天都有操作,單也不少,有時候還有賺。
但就是沒有那種「越做越穩」的感覺。
後來我才發現一件事:我每天都在忙進場,卻從來沒有真正「回頭看」自己在做什麼。
覆盤,不是事後檢討,是事前優化
有些人一聽到「覆盤」,就會聯想到「反省、懊惱、責怪自己」。
但真正的覆盤,根本不是自責大會,
而是你在市場裡做完一回合之後,問自己一個簡單又重要的問題:
「我這一筆,是不是照自己原本的交易計畫進出場的?
」
不是看輸贏,是看你有沒有照自己的規則走,有沒有照當下的判斷去執行。
覆盤真正的用意是讓你在下一次的交易上能更有意識地發現自己可能又要開始犯錯,
而馬上懸崖勒馬,告訴自己停一下,避免自己又掉入犯錯的迴圈裡。
而且更能優化自己交易的壞習慣,至少情況不會再變得那麼糟糕。
沒有紀錄,就沒有修正
老實說,我一開始很抗拒做紀錄,覺得麻煩、浪費時間。
而且誰想一直面對自己犯的錯?(扛單、頻繁進出場、重倉、手癢做了非交易策略的單)
但我後來發現,如果不記錄,我永遠會落在「憑感覺修正」的循環。
以為是因為行情不好,其實是自己出場太快;
以為是運氣衰,其實是自己設定停損太鬆;
以為自己看錯方向,其實是看不出來市場只是在盤整。
這些錯誤,當下感覺不出來,只有一筆筆攤開來看,你才會知道問題在哪裡。
況且,你就會重新回到當下的情況,想想自己正常情況這裡會怎麼交易。
我怎麼做覆盤?分享我的小筆記習慣
我沒有用很複雜的表格,也不是什麼交易大師系統。
我就是簡單記三件事,每一筆單都寫:(APP類似EXCEL的就可以用了)
進場理由(我為什麼在這裡進,什麼時區什麼型態?)
出場原因(有無照計畫執行,沒有的話原因是?)
情緒狀態(那天我因為什麼開心又因為什麼開始犯錯)
就這樣,日積月累,慢慢看出自己的模式。
有時候不是技術不好,而是你情緒不穩;
有時候不是看錯,而是你「提前放棄了本來會賺的單」。
這些都不會自己浮現,要靠覆盤才能被看見。
一次經典失誤,是我永遠的轉捩點
那天我做了一筆空單,技術型態完美,
結果進場後小幅震盪甚至差一點點差就快到我的SL,我受不了就砍了。
結果隔天一醒來,整段行情如我預期地爆跌,一年只出現3次的那種大行情。
我嘔死了。真的
但不是嘔行情,是嘔自己沒有執行自己的判斷。
那天晚上,我靜下來,把最近類似情況的單都翻出來。
才發現,我這種「太快放棄正確方向」的習慣,其實一直都在,只是我從來沒去看。
這樣真的不行,從D1到H1連型態都看好了,卻因為在盤整而已,
就先出場錯失幾百點的行情,錯失1:5甚至1:10的盈虧比,
我得在這種做足功課的情況下,更信任自己。
講句難聽的,就算虧損又如何?
我不是早就願意接受虧損了才願意進場的嗎?
覆盤不是要求完美,是認識自己的機會
有一次群組的同學問我:「那妳這樣做紀錄不會壓力很大嗎?」
「做紀錄不會很累嗎?」「真的有成效嗎?」
我說,紀錄是很好玩也痛與快樂的事,
我透過記錄覆盤更加深了解在交易中的自己,
我也能更知道什麼壞習慣我都一直無法改善,那我能怎麼變相阻止情況更糟,
我可以知道什麼時候我會變貪變急躁變得沒有耐心要跟市場做對。
因為我知道一定還會錯,但我希望下次的錯,不是重複發生的錯。
我不是在逼自己當超強高手,我只是在練習:
讓每一次的交易,不只是賭運氣,而是一份對自己判斷的尊重
交易不是比聰明,而是比誰願意老實看自己
如果你也有一種「做了很多單,但總覺得沒進步」的感覺,
那你可能缺的,不是新策略,而是需要願意好好看自己的自己。
我們不能控制市場,但可以練習控制「我們怎麼做決定」。
你對犯錯時的自己越誠實,你就越能知道該怎麼優化,
而這件事,只有靠覆盤,才能一點一滴長出來。
📝這裡是我寫給自己的人生筆記,
也分享給跟我一樣,想變得更有能力的你。
如果你今天有被這篇文章打到心、笑出來,
或想起某個人或自己的故事,甚至悟到了?!🤣
請 留言💬、按愛心❤️、收藏起來📮,
讓我知道我的人生筆記也有額外造福他人的價值。
🔗 想聊更多?來直播間找我:
實況揭露我如何邊操盤、邊梳理情緒與突破低潮,
真實不藏,從交易現場學會如何挺過市場波動
這裡不講交易,口播奇文沒說出口的情緒盲點、
內心小劇場與人際難題
💡我們都不是完美的人,但能一起慢慢變厲害,就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