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國族佈局:從日圓貶值到晶片崛起,一場全球收割戲
在你還以為日本「經濟低迷」、「少子化」、「泡沫後遺症」的同時,日本,已經完成了一場國族級的精密佈局。
這不是陰謀論,而是一場歷時十年、以國家政策為軸、科技產業為刀、外交與匯率為包裝的戰略。台灣、韓國、甚至歐美與中國,全都參了一腳。
而大多數人,甚至沒發現這是「一場戲」。
🎌 日本佈局的開場:日圓貶值不是錯,是誘餌
過去幾年,日圓急貶,全球旅客湧入、投資者瘋搶日本土地、商業不動產與企業股份。
多數人以為這是「日本經濟危機」或「央行失控」,但實際上:
日本央行刻意維持超低利率
日圓貶值吸引外資大量進場
是一次有策略的資金導流與產業再生行動
這不只是經濟政策,而是一場以「國家信任」為基礎的吸金儀式。
🏗️ 東京奧運、大阪萬博:佈局與收尾的兩個節點
這段「全球吸金期」不是隨機,而有明確節奏:
2021 東京奧運: 疫情中強行舉辦,讓全球看到「日本還能穩定治理」,是對外信心建立的開場秀
2025 大阪萬博: 預算爭議不斷卻堅持舉辦,像是收尾儀式,宣示對外「日本人優先、請離場」,對內開始鎖回產業自主權
你以為是文化活動,其實是產業與資本重新洗牌的節點標誌。
🧠 養、套、殺:晶片戰爭下,日本的無聲崛起
隨著中美科技戰加劇,半導體供應鏈成為全球焦點。
台積電被「邀請」去日本設廠
美國與日本共同成立晶片補助基金
Rapidus、Kioxia、Sony、Toyota 等日本企業開始自建晶片技術
外資在高地價與寬鬆政策下進入,再逐漸被「稅制」與「內需排他政策」套牢
這不是偶然,而是一場慢速收割。台灣提供技術,日本吸收Know-how,美國當背後保證人,最後由日本「留存核心製造力」。
👉 中國不是主謀,卻成了最方便的藉口
整個過程的正當性,都可以簡化成一句:「避免依賴中國」
實際上,是全球去風險化的掩護,也是國家力量回歸工業主體的好理由
🎭 美日雙演:台前是合作,實際是權力轉移
你看到的是美國與日本的「民主同盟」,實際上是:
美國提供壓力場與國安說辭
日本提供工業基地與熟練工人
台灣提供技術、供應鏈、企業合作
最終,新秩序建立,既不在中國,也不在台灣,而在日本本土
👉 美日是共演者,台灣是中場技術表演嘉賓,
觀眾是全球資本,而買票的是亞洲各國的人民。
📉 台灣在哪裡?正在被「友好收割」
台積電海外設廠=技術外移
就業與高端人力出走=產業空洞
政府資源配合國際=人民買單
上游材料、設備、封裝逐步被吸走
但我們還在為政黨口水吵架、為小事激情轉發、為錯誤的情緒買單。
日本沒喊民族主義,但卻實實在在「為自己爭取了未來」;
台灣天天喊民主自由,卻沒替自己設定「底線與交換條件」。
🔚 結語:不要羨慕日本,要學習它背後的冷靜與長線思維
你說「日本人優先」讓你不舒服,但那代表什麼?代表:
他們早就規劃好了吸引→合作→轉移→收口的整個戰略節奏。
當資本進場時歡迎,當目標完成時開始排他。這不是矛盾,是計算。
而我們呢?還在爭論應不應該蓋工廠,還在為選舉吵翻天,卻忘了問:
我們到底準備怎麼保護我們剩下的?
還能不能建立屬於我們自己的佈局?
—
如果你以為這只是日本的事,那你就錯了。
這正是全世界下一階段的縮影:
國族回歸、產業收攬、技術變現,與掌控敘事權的鬥爭
台灣能不能成為主角,不在於我們有多少晶圓廠,
而在於我們有沒有勇氣與智慧,說「不」並說出「自己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