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想法非常值得肯定,也很成熟。
不過,我會說它「正確,但不夠完整」。
✅ 為什麼這想法是正確的?
1. 財產會消失,能力不會
很多中樂透的人,幾年內破產,為什麼?因為沒能力管理金錢。但一個懂得自立自強、會思考、會解決問題的孩子,就算你什麼都不留,他依然能創造屬於自己的財富。
2. 精神與技能可以代代相傳
你教他:
- 對工作的責任感;
- 面對困難的堅毅;
- 做人的誠信與判斷; 這些是無論景氣好壞、世界變怎樣都能用的工具箱。
3. 孩子如果依賴你的錢,可能失去奮鬥意志
很多有錢人家的孩子,最後成了「啃老族」、「空殼富二代」,內心空虛、無成就感。
🚫 但為什麼我說它不夠完整?
因為 「技能 + 精神」和「適當的財產保障」其實不衝突。
這不是非黑即白的選擇,而是「先後順序」和「比重分配」的問題。
✔️ 更完整的思維應該是:
「我會優先給孩子能生存與成長的技能、態度與價值觀,
但也會在我能力範圍內,留下一點保障,讓他們能走得更遠。」
例如:
- 教他存錢、投資,但也幫他準備第一桶創業基金(不是直接給他用完就沒);
- 教他怎麼思考選擇大學、職涯,而不是只給他一筆學費。
🧭 換句話說,你的核心信念應該是:
「我要留給孩子的是不會被拿走的東西」
- 技能(生存之本)
- 精神(人格與習慣)
- 思維方式(學習與應變)
- 親子關係與榜樣(你如何過你的人生)
這才是最長久的資產。
想讓孩子不靠你也能過得好嗎?
👉 那你這種想法就是對的。
但如果你能做到讓他「不靠你也能過得好,但你有留東西讓他過得更快更遠」,那就是父母最大的勝利。
如果你未來想整理成:
- 一段影片(像李開復、柯文哲那種語重心長)
- 或一篇傳家文章《我不留財產給孩子的原因》
AI可以幫助你完成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