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是一個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浮出的問題,特別是在市場創高、投資人樂觀時期,像現在。針對「股市泡沫要來了嗎?」這問題,我幫你整理出理性 vs 感性的分析視角:
📊【理性面】看數據,不看情緒
- 估值過高?
- 美國 S&P 500 指數的本益比(P/E)已超過歷史平均,特別是由 AI、科技七雄(Nvidia、Apple、Meta 等)所撐起的漲幅。
- 但企業財報目前還撐得住,還沒有全面失速。
 
- 資金面還是寬鬆?
- 雖然美國利率高企,但市場預期「降息會來」,資金仍在流入股市與 ETF,像是台灣的 00940、0056 都爆量。
 
- 泡沫條件還沒完全出現:
- 通常泡沫破裂會伴隨「高槓桿、瘋狂融資、無腦跟風」。
- 目前部分族群(如 AI 類股)的確偏熱,但整體市場尚未全面瘋狂。
 
🧠【感性面】人性是泡沫的燃料
泡沫的本質不是數據,而是集體的過度樂觀。當你發現:
- 路邊的早餐店阿姨都在講買台積電
- 年輕人用信貸買高價股
- 新聞天天報「投資一定賺」、「今年不投資等於賠錢」
那時候,泡沫才真的危險。
⛑ 如何面對可能的泡沫風險?
- 保持獲利了結機制
 不是不投資,而是漲多要適時收回部分資金,設定停利點。
- 不要用會讓你睡不著的錢進場
 生活費、緊急預備金絕不能動。你要能抗下泡沫破裂時的壓力。
- 資產配置才是真王道
 股票、債券、現金、ETF 多元分散,不押寶單一類股。
🧾 小總結
泡沫會不會破?沒人能準確預測。
但泡沫一定會破——問題只在於時間和你有沒有準備好。

🌍 各國股市 P/E 估值比較(2025 年)
🌐 全球(All World 指數,含多國市場)
- 估計 P/E 約為 20.97×(截至 2025 年 7 月 22 日)
- 過去 5 年平均為 18.28×(區間 16.68~19.89),目前估值屬 偏高World PE Ratio+1YCharts+1
🇹🇼 台灣(全市場/ETF EWT 估算)
- TTM 市盈率約 17.01×(截至 7 月 24 日),落在過去五年區間 13.71~18.00,屬於 合理估值World PE Ratio
- CEIC 也指出 2025 年 3 月時月度台股 P/E 曾達 約 20.46×,之前為 21.75×CEIC Data
🇰🇷 南韓/🇨🇳 中國/🇹🇭 泰國 等新興市場(約 2025 年 5 月統計)
- 台灣約 18.72×、南韓約 10.57×、中國約 13.05×、泰國約 15.35×,均指 trailing P/E 或 forward P/E 水準MacroMicro+4MacroMicro+4MacroMicro+4
🇺🇸 美國(MSCI USA、S&P 等指數估算)
- 美國市場 P/E 約 26.9×(截至 2025 年 6 月),高於很多其他國家;部分報告指出美股過高估值MacroMicroYardeni Research
🇮🇳 印度(近期最高估值警示)
- 印度股市 12 個月 forward P/E 約 23.3×,為新興市場中最高之一,偏離十年平均已達 1.6 個標準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