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往的點點滴滴,沒有因為父親的仙逝而飛散風中,反而像曾經盛開的花朵,飄零後化為春泥,在陽光的照耀下,在雨水浸潤下,成為成長的養分,持續滋養著我。
「樹頭站乎在,免驚樹尾作風颱。」在我遭遇人生的風雨時,他用一種篤定的口氣,讓我清楚知道,真正重要的是什麼。
彷彿告訴我,要站穩,要像大樹,要把樹根深深扎入泥土和大地。
那不僅只是一句話,更是他用身教實現的哲理。親人相聚時刻,他總是一早前往市場,採買最新鮮的食材,用一道道親手精心料理的美食,溫暖相聚的時刻,照顧每一位家人的胃。
許多事,在他離開之後,因為開始承擔,我才開始懂得。
頂樓的植栽多樣,父親常年頂著豔陽悉心照顧,從育苗到修剪、嫁接、施肥和除重、除草,所有辛苦的過程,都不假他人之手。花開的時候,他會把花移放到前陽台,讓進出家門的時刻,都有好花相伴。春天的蘭花、夏天的沙漠玫瑰,秋天的菊花,冬天的聖誕紅。那些風吹日曬的辛苦,都在他寬簷的草帽底下,隨著汗水蒸散,留給我們的,只有好花常開。
父親的拿手好料,是數不盡的。年夜飯的佛跳牆、鹽烤鱒魚、現包現煮的水餃、端午節的粽子、秋天肥美的清蒸螃蟹、獨家配方的三杯雞、以鮮蔬燉煮的牛肉麵……。
以往,我下廚的機會不多,父親走後,開始肩負起煮年夜飯的責任,循著舌尖的記憶,復刻他寫在腦海的美味。才漸漸懂得,柴米油鹽的不容易。
「生氣的時候,把手放開。」
他說過的這句話,常在不經意的瞬間,浮現腦海。遭遇不如意時,他的叮嚀,彷彿還在耳際,讓我放掉,那些不值得努力的事,找回安定自己的力量。
即使父親離開已超過五年,還時常覺得,他依然在家人身邊,不曾離去。他親手栽種的沙漠玫瑰,不畏烈日,不畏暴雨,依然在頂樓,綻放嬌嫩的容顏。他中風後出院,離開醫院時買的梅子,親手醃製的溫度,彷彿還留在果肉的酸澀裡,撫慰著家人因不適而焦躁的腸胃。
父親對我的影響既深又廣。因為他,我走入園藝的世界,在綠意裡看見生生不息的力量;因為他,我承繼了對美食的品味和執著,在烹調的酸甜苦辣裡,創造屬於自己的人生滋味;因為他,我養成閱讀的習慣,在知識的浩瀚海洋裡,累積實力走出自己的康莊大道。因為他,我懂得,許多人世間無價而珍貴的寶藏。
這些愛,無聲無息,不曾說出口。但是,不曾離開,也不會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