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上週去沖繩玩了4天3夜
經過這次旅行有幾個對沖繩新的認知
1.沖繩有琉球方言,好像會和日文有點不同,比如:謝謝,琉球方言就是にふぇーでーびる,這是車上導遊跟我們說的,學起來可以在遊覽車下車時跟司機說,只是每次都還是會忘,後來想到發音跟台語的"你會等啤酒"很像,所以就記得了XD
2.沖繩旅館/飯店浴廁洗手台的水可以直接裝來喝!聽到的時候有點嚇到,怎麼可能~結果到飯店看到洗手台上方貼的一張"Good to Drink",還真的是,想想水是蠻清澈的,但是有沒有膽去直接裝來喝是另一回事,難怪其實飯店沒有飲水機,要你有自帶水壺可以直接裝.
3.沖繩廁所衛生紙是日幣1000元舊鈔回收再製作?聽導遊說的,驚訝的點是環保可以做到這種程度,難怪浴廁的衛生紙使用後是可以直接丟馬桶沖,因為衛生紙是再製且可溶解,只是我以前用抽取式用慣了,捲軸式的衛生紙都會撕得有點破,而且覺得日本衛生紙好薄,都要疊個幾層擦的時候才不會破掉沾到手.
4.日本比台灣快一小時,這個無庸置疑,來之前也是知道的,只是在體感上覺得日本的時間感覺好快,比如一下就晚上九點了之類,傍晚的太陽好像也比較晚下山,會不會其實是出遊的關係造成~
5.日幣舊鈔,錢幣仍然可以繼續使用,2024年開始日本有換新鈔,因此去年有去過日本回來剩的紙鈔錢幣,原本擔心是不是能續用,後來在超商,在店家買東西實測,不過是店員或是機器在收錢,都是會收的,感覺只要擔心的是到了神社參拜前,一定要記得多準備幾枚銅板.
6.津波警報的重視,筆者這次去沖繩的最後一天7/30,剛好碰到日本的津波警報,因為俄羅斯外海的8.8地震,讓日本有可能受到海嘯的衝擊,因此還記得那時候剛退房等待上車前(日本時間上午9:40左右),先聽到此起彼落的手機鈴響聲,幾乎是團員包括其他遊客同時,打開手機看是津波警報的訊息,是日文的訊息,且最底有註明是沖繩縣發布,原本想說應該就是個提醒,到了集合時間遊覽車上車,導遊在介紹津日行程到一半時,突然接個電話,後來告知原訂要去的瀨長島的潛水船的點會被取消,因為津波警報是不能夠有這些海上活動,而當車子到了原訂上午要去的outlet時,團員都下車後,導遊走在前看到保全在門口,經過一番日文對話,回台跟我們說,outlet暫時停業,因為員工都前往高處避難,日本在這塊是相當的嚴謹,因此在警報還沒消除前,是不會有下一步.
7.到了首里城,才知道原來沖繩以前舊稱琉球,而琉球可能以前在讀歷史課本,可能都想到是日據時代,由總督府控管,走一趟才發現早期原來是有琉球王國在這,而這個王國自己有自己的治理方式,蓋了城,有護城河等等,也因此有琉球方言.
8.沖繩以前的印象只有在那霸這個名詞,這次旅行多知道一些沖繩本島的其他地名,比如名護,若狹,伊江島,古宇利等等.看了飯店裡電視在介紹沖繩,雖然是日文,但是是憑圖像去猜,其實沖繩北部的平原沒這麼多,比較是一片山區叢林,所以像主題樂園偏在北部,中部地區有比較多美軍基地,也因此有美國村的行程,看起來南部地區是比較精華所在,所以那霸,國際通,DMM水族館比較在這邊.
9.行程中道路前進中看到路旁有起車禍,日本警察有前來處理,導遊說日本的警察是不會像台灣不定期巡邏,他們是只有在發生事故時才會前來,可見得日本的守法教育看得出來.而說到這事故剛好在美國村附近,導遊說這邊很多交通事故有一大部分很有可能是美國人,因為畢竟在開車文化還是有些不同(像是左右駕等).
10.日本的米飯很好吃!這個幾乎是全團,包括我家人極度認證的事,因為出遊的這幾天只要碰到用餐,自助餐或定食餐中有白飯,我們都會盛來吃,就是一種很獨特的軟又好嚼的口感,另外日本的飲食也觀察到,餐點中都會有味噌湯,據導遊說味噌是含有大豆,日本的飲食在無形之中都會加入健康的元素,喝上一碗湯開啟一天的精神.
11.沖繩當地的三品茶,記得第一天剛下飛機前往飯店的路上,導遊就有跟我們介紹到這款茶,他說聞起來是有茉莉香,有點像無糖綠茶,原本想說就聽聽過去,後來隔天早上飯店早餐的自助餐點,在飲品類有看到這款,就盛來喝,果然是像導遊說的,而且聽說也是沖繩這邊特有,對身體是有好處.
12.沖繩的範圍其實很廣,可能我們會覺得都是在本島行動,但回頭看了一下沖繩地圖,認真來說還有八重山地區,庵美地區,石垣島,與那國島等,像我後來飛回來跟7月初有去沖繩的同事聊才發現,他們當時是主要去濱比嘉島,難怪我拿到他請的名產時想說怎麼這次我去都不知道有這個名產XD所以下次若有人跟您說去沖繩玩,其實也不一定是走本島景點,像最近石垣島也是很多人提到,而與那國島聽說是日本最西方的島,而且離台灣最近,與宜蘭相望,因此聽說好像再過幾年,會有推出宜蘭往返與那國的船行航線,可以期待一下.
13.沖繩的氣溫果然是名不虛傳的夏天偏熱,其實我們去的這幾天剛好前腳颱風剛走,所以其實是偶有陣雨的情形,不過這樣也好,可以讓氣溫稍降,否則其實日頭赤炎炎起來跟台灣是插不多的偏溼熱,但奇妙的是,今年7月日本各地也偏熱,就連北海道聽說也到了40度,反而是沖繩這邊才30幾度,可以說是很想像中的翻轉.
14.日本的水蜜桃,蕎麥麵好吃,這是這趟旅程有的心得,在美國村買的水蜜桃好便宜又好吃,不過是不能帶回國,所以在這幾天晚上就吃完,另外在王國村紀念品逛到一攤蕎麥麵,給民眾煮過的試吃品,那個湯頭,那個昆布淋上蕎麥麵超好吃,沖繩就是要吃這些道地的.
15.動物園和台灣的動物園有些不同,感覺沖繩這邊動物園給動物很大的伸展空間,看起來沒有長期關在櫥窗裡,可走動的範圍廣,遊客可以看得角度也廣,不一定是正面眼前的看,也可以從高空觀賞,休憩區,互動遊戲的設置比較細緻,而且動物園也跟植物園,驚奇屋結合,打造兒童王國的概念,像是複合式的經營,對遊客來說可以一票體驗多樣.
16.日本的摩托車很少,導遊說日本的摩托車其實是有,只是偏向重機那種款式,而那種類型的售價比較貴,可能甚至比買汽車還貴,摩托車在他們眼中比較不是拿來交通工具,而是戶外活動的用途,也因此街道上比較不會像台灣有摩托車鑽來鑽去,空氣也因此清新許多.日本的汽車是右駕,而且道路的方向和台灣相反.
17.過馬路時的禮讓文化,這幾天的沖繩,包括去年去關東地區,都發現日本在行人過馬路這塊真的會停下來等,且不太會喇叭催促,過馬路的需求,舉個手示意,從這邊感受到交通的部分,他們在教育上下得很大的功夫.
18.ㄑ字型樓梯的公寓,這個在旅遊途中的窗外都可以看到他們很多這類的公寓建物,上下樓梯都是在外側的ㄑ字型,台灣的可能就是嵌在樓層兩側.
19.超商店家的收銀機,這點也是我到日本後發現神奇的地方,他們多數的便利商店有這個機器,點按結帳的平板螢幕決定自己要付現,刷卡,pay等等,如果是付現,就自己投入鈔票,錢幣,然後機器會自動找零,筆者讓小朋友體驗,發現他們覺得蠻好玩,也認識到各種幣值的錢幣.
20.飯店必備泡澡的浴缸?好像都變成是標配,目的是讓遊客可以泡澡,也因為有浴缸,所以再加上其他配備,日本飯店的浴廁會感覺有點偏小,但空間利用可厲害,幾乎品項都有,連吹風機,沖水馬桶蓋都有.關於浴缸,後來問筆者家人,原來浴缸也不會設計像台灣那樣人可以躺下的泡澡的那樣長度浴缸,而是希望泡澡的人可以像坐在浴缸的模式,暖暖身子放鬆.
21.沖繩特有的速食店JeF,據說在沖繩只有4家分店,也只有在日本沖繩地區有開,日本其他地區沒有,而這家速食店的特點是賣苦瓜系列的漢堡,苦瓜可能很多人聽到覺得很不可思議,不過這家的料理是將該苦瓜片淋上蛋汁,搭配肉片,芝麻漢堡,聽說苦味沒那麼重,搭配吃起來有一種脆感.這次的沖繩行因為是跟團,所以沒有機會去到這速食店,不過在那霸空港等候時,看到有扭蛋機在扭沖繩特產代表的鑰匙圈,意外扭到JeF的鑰匙圈,起初原本不知道為何3個英文字有什麼,查詢了之後才發現也是沖繩特有的!
目前想到上週去日本沖繩4天,所碰到所聽到所看到覺得沖繩或是日本很新奇,很新知,很有心得的地方,如果有想到再補上.
這邊筆者也想好奇問問看完這篇的讀者,您們去過沖繩或是日本有沒有什麼像筆者這類的新知或新奇的東西?期待會有讀者可以大方地分享,感謝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