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具機的真直度量測與計算_(2)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槓桿式千分表使用方式可參考Mitutoyo技術書明書[4],其實測值=量測值x補正值,補正值依據為量測時針頭與待測面角度,當量測值為0.002mm,量測角度值為10度之誤差為0.002x0.98=0.00196mm,量測角度值為20度之誤差為0.002x0.94=0.00188mm,簡單來說其針頭與待測面角度越小,其量測誤差越小。

raw-image

Figure 11 角度補正表[6]

raw-image

Figure 12 槓桿式量表擺設誤差[6]

3. 兩端點歸零量測的計算說明

實作上兩端點歸零量測有二種作法,第一種是將頭尾兩端點調整至相同位置(即量表於兩端點歸零),移動待測軸並紀錄數值,其中之變化量數值(最大誤差-最小誤差)即為真直度誤差。

參考下圖說明:首先調整適當的直規平行度或高度,並將量表於兩端點a、b位置調整為零,由a至b方向進行量測,途中紀錄6點位置數據分別為,0、-3、-2、-2、2、1、0,故【最大誤差-最小誤差=2-(-3)=5】,代表此線段真直度誤差為5um。

raw-image

Figure 13 量表前後歸零

第二種是作法,是當頭尾兩端點無法調整至相同位置時使用。但應注意頭尾端誤差不可過大,因為過大的斜率架設誤差會影響到量測真直度的數值,一般而言盡量控制頭尾誤差於10um內,避免斜率影響量測值。

    參考下圖說明:首先調整適當的直規平行度或高度,但因兩端點無法歸零,直接由a至b方向進行量測,途中紀錄6點位置數據分別為,0、1、-1、-1、2、1、3,因前後端點數值並不為零,需先設法將另一端數值歸零,才能進行真直度計算。

raw-image

Figure 14 量表單邊歸零

扣除末端點斜率方法採用三角形等比例原則,將末端點量測值扣除為零,其於點位需按比例減去,最後可以得到一條頭尾端歸零的新分析數值與圖形。

raw-image

Figure 15 三角形等比例扣除末端斜率

依上述例其量測數據為,0、1、-1、-1、2、1、3,設法將末端點數值3扣除為零,其於點需按比例減去。總點數7點故有6間距,以末端點數值3/6=0.5,從第一位置等比例扣除斜率,依序扣除0.5、1.0、1.5、2.0、2.5、3.0。

Table 1 真直度計算分析表

raw-image

經扣除斜率將末端規零其數值為:0、0.5、-2.0、-2.5、-4.0、-1.5、0,最大誤差-最小誤差=0.5-(-4)=4.5,代表此線段真直度誤差為4.5um。經計算分析後可以得到兩端歸零後的圖形,如下圖所示。

raw-image

Figure 16 兩端點量測法運算結果

工具機檢測透過兩端點歸分析法,可以很快速的量測真直度的路徑變化,更可依據規範要求判斷圖形是為凹或凸。

4. 直規誤差對於量測的影響

直規應用量測真直度有很久的歷史,常用材質有鑄鐵、花崗岩、工具鋼,目前以陶瓷、玻璃所製成的直規精度最高,因其膨脹係數小,所以對於環境溫度變化較小。而不管採用何種直規其本身必存在著誤差,實際誤差值可以從出廠報告或者校正報告得知。  

所以直規誤差值需考慮進去,並將誤差予以扣除才能得到實際的誤差值,這種方法稱作誤差分離法或反向法(Reversal method)。參考下圖,首先進行第一次量並記錄讀值,之後將直規翻轉180度,用量表量測相同之基準面後紀錄第二次讀值。

raw-image

Figure 17 第一次量測數據

raw-image

Figure 18 第二次量測數據

第一次量測值簡稱E1,第二次量測值簡稱E2。直規誤差為(E1-E2)/2,即為下圖中的Curve M。床台真直度誤差為-(E1+E2)/2。

raw-image

Figure 19 真直度誤差說明[2]

進行精密量測時為避免直規本身器差所造成的影響,建議可採用誤差分離法來提升量測精度的準確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工具機檢驗標準及實務專家
5會員
16內容數
工具機檢驗標準及實務專家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高中數學主題練習—和差角公式
Thumbnail
高中數學主題練習—和差角公式
Thumbnail
高中數學主題練習—向量分點公式
Thumbnail
高中數學主題練習—向量分點公式
Thumbnail
高中數學主題練習—向量分點公式
Thumbnail
高中數學主題練習—向量分點公式
Thumbnail
高中數學主題練習—和差角公式
Thumbnail
高中數學主題練習—和差角公式
Thumbnail
中學數學基礎練習—二元一次方程式
Thumbnail
中學數學基礎練習—二元一次方程式
Thumbnail
中學數學基礎練習—二元一次方程式
Thumbnail
中學數學基礎練習—二元一次方程式
Thumbnail
高中數學主題練習—分點計算
Thumbnail
高中數學主題練習—分點計算
Thumbnail
這篇介紹如何用加速度取得傾斜角度。 用的是和前篇一樣的<basicMpu6050.h>
Thumbnail
這篇介紹如何用加速度取得傾斜角度。 用的是和前篇一樣的<basicMpu6050.h>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