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展覽頁面|圖-科博館策展團隊
原住民與眾神眾生,共存共榮。
西方知識中的自然博物,強調物的客觀存在,人、神不在其中。
相對的,鄒族知識中的自然博物,則是眾神、眾生與鄒人,相互交織、共融。
認識自然博物,必須透過生活實踐,
藉由敘事、詩歌、舞蹈、儀式等行動,真實理解萬物。
這些行動包含與眾神互動的神聖體驗,西方知識的科學文字難以描述。
-浦忠勇 Tibusungu'e Poiconʉ
哈囉,我是Puu。
八月了,終於可以跟大家分享一個好消息--
我參與的展覽「鄒・自然博物」
正式在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開展了!
展期很長,從今年8月1日一路展到明年4月30日,將近九個月的時間,展區位置就在科博館地球環境廳1樓
的微型特展室
。
從「自然博物」的角度出發,從神靈到眾生的視覺轉譯
科博館策展團隊提出展覽主題:「如何以西方科學分類為主的自然科學博物館中,呈現鄒族對自然的理解?」,這樣的角度非常有趣,西方的自然科學博物館通常會將萬物分門別類,而在鄒族的世界觀禮,人、自然萬物,甚至與神靈的概念相鄰且緊密,並內化成對生活場域的一種默契。土地上的居民彼此相依相存,因此在這次展出的創作中,有「當神話成為日常
」系列發展而來的鄒族神靈圖像,天神哈莫、創世女神妮芙努、風神博野⋯⋯等等,這些在部落傳說中的神靈,透過插畫的形式與大家見面。同時,以鄒族文化
為主題的水彩圖像也一併展出,這些作品都在嘗試串連族人與自然土地的親密關係。
作品能夠進入自然科學博物館,要感謝科博館的策展團隊,讓我有機會在博物館展廳以圖像傳遞來自家鄉的氣息。這次展覽是一個新的嘗試,也期待能夠透過展覽,讓觀眾看見自然文化世界中的一處美好的角落。
歡迎來看展!
展覽會持續到明年春天,如果你有機會到台中,歡迎你到科博館走走,科博館本身就有很多值得探索的常設展及特展,安排一整天的行程絕對是值回票價!
【展覽資訊】
展覽名稱| 鄒・自然博物
展覽地點|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地球環境廳1F 第一、二微型特展室
展覧時間| 2025/8/1 - 2026/4/30
藝術家| 浦晨軒 Pu'u Poiconʉ(在山裡畫圖的人)
主辦單位|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協辦單位| 嘉義縣鄒族獵人協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