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隨筆-全知讀者視角

Noreen-avatar-img
發佈於書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全知讀者視角》

-

是韓國作家夫婦sing N song共同創作的小說,中文的書名就是白色男主角的能力之一,也有點像在描述白色主角進入故事的狀態。對我而言這是一個雙男主的故事,白色跟黑色,白色主角的名字獨子韓文發音似就昂「讀者」,黑色的主角劉眾赫,個性很像排球少年的影山,想得很多卻只說結論,容易被誤會著。

-

想像力,許多異世界世界觀之中,魔法的運用與想像力是高相關,能夠想像得越詳盡,魔法的成功率就越高,甚至可以無詠唱(詠唱是為了輔助想像)。而這個故事,也是一種想像力是我的超能力的類型,不是在過程之中,而是整個世界的存在。是一個矛盾被允許存在,是一個小說即世界的莫比烏斯圈的感覺。(結局或許算是有戳破那個莫比烏斯圈?)

-

我喜歡「每個人都是由故事構成」的說法,或說設定。最晦暗的春日女王說,沒有所謂靈魂,那是一團故事,我們想像的靈魂,就是由故事構成的。身上擁有越多故事的人就越耀眼、故事越少的人,可能就沒那麼熠熠生輝吧我想。

-

獨子從現實中逃進故事之中,是我,也很常選擇的逃避方式。所以當他在反思自己愛著故事,是不是跟故事中讓大家遭遇末日的星座相同,是藉由他人或悲或喜的故事讓自己感受活著,殘忍的存在,我也會想著,如果這都是真實存在的世界,又會如何。在飛鳥蓮的反思看到,創作者寫下的悲劇,是不是會被筆下的人物怨懟?不過因為我不是特別追求刺激,也不是特別熱愛起伏曲折的劇情,只是喜歡藉由閱讀去看看屬於他們的世界,因此一起反省的時候,並不是那麼有罪惡感,覺得自己沒有想書中那些討人厭的星座那麼壞(吧?)。

-

我或許偏好著「沒有絕對壞人、沒有誰會受到不可逆傷害」的世界,像是香月老師的小書痴,雖然多數日常番好像都是這樣,但日常風格的可能就需要角色擁有的魅力能夠吸引我。

對我而言,|絕對壞|就是—他的壞似乎不具有內涵/動機,可能是一種嗜血或是鄙視其他人類生物的壞,或是一種腦中只有自己、沒什麼中心思想、沒有原則的壞。對我而言盾勇的公主偏向絕對壞,她爸國王就不是;在全知讀者視角中,獨腳保羅等某些鬼怪、在和平知道之島的蜈蚣化身與其追隨者、紙莎草星雲的某些星座都偏向絕對壞(我沒有特別記得誰,但比起吠陀、奧林帕斯,內心對紙莎草星雲特別有敵意XD)。

我覺得對每個人而言標準都不同,這只是我的。

大概,有細細鋪陳讓我能夠理解角色,我就很難覺得他是絕對壞,像是one piece 的多佛朗明哥、莉莉(big mom);像是我英的渡我。有時候也會想像,如果創作者有足夠篇幅,那些被貼著壞人標籤的人,我是不是就不覺得他們那麼壞?是說,最近好多退隊流的系列中,前隊長或前隊員都是那種絕對壞的形象。如果角色是絕對壞的,閱讀起來其實很輕鬆,可以直接討厭他,幾乎不用需要思考或內心掙扎,不過就會覺得他們壞得很膚淺,現實中也有很多這種「看起來」壞得很膚淺的人(不太可能有機會去理解他們的內在心路歷程)。故事中的絕對壞如果戲份不多,通常不太影響閱讀感受,但絕對壞戲份太多,就會讓我很煩躁、覺得不開心。明明不太喜歡聖母系的主角(做了不好的事情還是會期待他們要得到應有的報應,就算現實往往並非如此),卻原來,還是在內心想著不喜歡有絕對壞人的世界,可恨之人必有可憐之處,我會想知道他們的可憐之處,就算理解之後可能會有點小彆扭。

-

閱讀有時候是旅行,有時候是逃避。這一次我也是因為逃避才跑到他們的世界,還好這不是一個太沈重的世界,還好多數時候能夠死裡逃生、否極泰來。結局算明確(?),但也不是太清楚地去描繪狀況如何,我就擅自往大家(書中人物與我)期待的方向去想像了,謝謝你們陪了我這一段。

如果能夠看到番外,之後再之後的事情就好了,希望大家都擁有屬於自己的幸福快樂。

-

覺很自己很能夠入戲的好處就是被暴雷也不影響閱讀/觀看當下的感受,哭爆的地方還是哭爆,但或許也是因為如此,有時候無法爆自己雷,在太難過煎熬的地方,那個痛苦是加倍的。有一段哭得太慘,不禁想著:如果我在有預先瞭解發展的情況下都哭成這樣,不知道的我來看這段,應該會內傷吧⋯⋯

-

回頭看自己的眼淚(不僅僅是這個故事),很多都是角色為了他人而做什麼的時候。誰為誰做了什麼、誰為誰變得跟自己以往不同、誰想著誰而做了決定,他們對彼此的情感、關係,在這樣的時刻,變得耀眼而清晰。不是只有那種犧牲、灑狗血的橋段讓人感動,在one piece ,斯摩格為了魯夫去找降雨船,嗯,只是去找降雨船,我就在內心默默幫斯摩格加五分。在那樣的選擇之中,可以看到對當事人而言,他更重視什麼。不過有時候太自以為替對方著想,卻不跟對方討論或讓對方知道自己的決定時,也會有點討厭,不喜歡那種太一廂情願而犧牲奉獻的選擇,會覺得把自己看得太輕而讓人生氣,氣他怎麼可以這麼不珍惜自己。如果是為了我打算那麼做,至少,至少可以討論一下吧?說不定能夠有更好,雙方也能夠接受的解決辦法啊?

-

小說其實有許多事情,都讓人感覺刻意不說清楚,或是提醒你,並非都只能照字面上解釋,像是「終結」不一定只能殺了對方。在某些地方在知道真相後,回頭看著某些時刻,會覺得當時那段對話,可能不只是字面上的意思。好像真正在乎的事情、真正想問的,反而都說不出口。溝通,包含著表達與理解,是需要學一輩子的事情,因為那涉及著另一個人,對方怎麼理解、怎麼接收,是很難掌控的。溝通,不是一個人就能夠完成的事情。

-

與故事內容較無關聯,但我也很喜歡一段,是韓秀英在教授文學創作相關的課堂上回應學生的問題時提到的。

「作者可能沒有特別的意圖,但讀者能夠從一部小說之中獲得什麼,終究取決於讀者自己。如果你宣稱這是篇垃圾,最終你就只能獲得一篇垃圾;倘若你能多少幫他找到一絲價值,這部作品就會被賦予一些價值。」

以前上國文課,經常解析著作者的本意,到後來討論文章、故事時,也常探討著作者這裡是不是藏著隱喻,是不是藉著描述A在抒發不能言說的B。但真得有正確答案嗎?或許也只能藉由各種考究無限逼近,但沒有人可以保證,那就是作者的意思吧?他如果沒有明說,人也不在了,那麼誰也不會知道作者的內心。每個人都能夠自己定義自己閱讀到的文章,所以大家會為了紅樓夢的人物個性吵架,因為每個人讀到的、看見的,是不同的樣貌,只是每個人的「看見」是在擁有多少背景知識的情況下去閱讀,難免會有誰其實比較接近正確的情況存在。

研究所時的自己,在課堂上聽著其他同學報告蘇格拉底之死時,內心忿忿不平覺得才不是報告同學說的那樣,覺得為什麼老師都沒有對於他們的描述做出正確與否的回應,老師既不肯定、也不否定地與大家討論著。再更成長一些(自己說自己成長是可以的嗎?),才漸漸理解,每個人能夠與故事共鳴、被故事喚起,以及故事讓每個人看見的東西可能不同,沒有誰的見解是100%的正確。看著小說中的文字,想到了這段回憶,也想到金獨子在其中也常常發現,在文字之外,角色們的個性、發展與想像不同,文字無法描繪出所有,而自己重複閱讀的「以為理解」其實也只是片面,真實的相處讓他發現這些人們更多的樣貌、更多的可能性。

-

在WEBTOON也有漫畫(漫畫未完),漫畫看起來逗趣很多(≧▽≦),看一看突然想起一開始注意到是有人說黑白男主們很曖昧,哪有啊!我看小說時沒感覺,但是常常因為他們的感情而哭很慘,不過我覺得是同袍愛/戰友愛多一點(烏列爾用詞),不知道看漫畫感受是否不同。

備註:韓漫跟小說常常會有翻譯上的差異,看了幾部我通常喜歡小說的多一點(例如,小說用「棄追」,在漫畫被翻譯成「下車」感覺有點微妙,但或許更接近韓文?)。

-

邊看漫畫的同時,常常會像二刷一樣看到新的東西,像金獨子反覆說著想看的結局。但其實根本沒有所謂的終章或結局,而是閱讀停在那裡,讓那個地方看起來像是結局。實際上那是否為「終章」,端看活在故事裡的人怎麼作為。「他們從此過著幸福的日子」,這是預言、是期盼,卻不一定發生。沒有交代的,就依賴讀者的想像,世界便在此分歧,他們走向的世界線、讀者想像的世界線。屬於自己的故事大概,也是吧?死亡是否為終章,或許要死掉了之後才知道,才知道死亡是否是真正的結束。死亡不為終點的概念,可能像是阿卡西紀錄或是前世今生的概念。永遠都是在書寫自身故事的途中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The Velvet Hour
0會員
6內容數
In that quiet hour, just before the world fades. - Stories unfold, feelings find their place, and thoughts breathe in the dark.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這是一本充滿人生情感與遊戲創作的小說,讓讀者隨著主角一關一關地跟著情節走,而其中深刻的人性描寫和非典型的愛情故事也讓這部作品很值得一讀。
Thumbnail
這是一本充滿人生情感與遊戲創作的小說,讓讀者隨著主角一關一關地跟著情節走,而其中深刻的人性描寫和非典型的愛情故事也讓這部作品很值得一讀。
Thumbnail
小說寫久了,總有一個聲音叫我去嘗嘗新。而既然要玩共創,肯定是寫一些無法獨自完成的故事。 懷著這種心情,我在方格子上東尋西覓,企圖找到與我有著異曲同工之處的創作者。
Thumbnail
小說寫久了,總有一個聲音叫我去嘗嘗新。而既然要玩共創,肯定是寫一些無法獨自完成的故事。 懷著這種心情,我在方格子上東尋西覓,企圖找到與我有著異曲同工之處的創作者。
Thumbnail
標籤:小說 篇幅:121章 評分:⭐️⭐️
Thumbnail
標籤:小說 篇幅:121章 評分:⭐️⭐️
Thumbnail
攝影/Noir 一場高中同學會,將与闊別多年彼此暱稱老公老婆的他重遇。
Thumbnail
攝影/Noir 一場高中同學會,將与闊別多年彼此暱稱老公老婆的他重遇。
Thumbnail
在韓國小說中,少數主角都不是權貴出身, 更顯得貼近現代職場文化的戀愛作品。
Thumbnail
在韓國小說中,少數主角都不是權貴出身, 更顯得貼近現代職場文化的戀愛作品。
Thumbnail
好久沒有閱讀華文的推理懸疑故事,所以一打開這本書之後很快就陷入劇情,瞬間成為故事背景N鎮的小市民。
Thumbnail
好久沒有閱讀華文的推理懸疑故事,所以一打開這本書之後很快就陷入劇情,瞬間成為故事背景N鎮的小市民。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