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空法師菁華開示 - 不求自樂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換句話說,你求自樂,你貪求世間五欲六塵的享受,你執著這個身體、這個身相是我,放不下,你菩提心就發不出來,菩提心必須忘我。《金剛經》上佛講的四句話,「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菩提心就發起來了。


所以我執是嚴重的障礙,起心動念都想到我,這個事情很麻煩。能不能把念頭轉一轉,起心動念都想人,想別人、想社會,想這些苦難眾生,我們怎樣去幫助他們?

你說我沒有能力幫助他們,那是假的,那你完全錯了。我用什麼能力?我只要學好,學好樣子、做好樣子就是幫助社會,就是幫助一切眾生。

眾生求自樂,我不求自樂;眾生念念為我,我念念為別人。做得到,不是做不到,這要智慧,有智慧的人就做到。

沒有智慧的人,自私自利,搞名聞利養,貪圖享受五欲六塵,離不開貪瞋痴慢,這樣的人出不了六道輪迴,縱然是念佛也不能往生,他跟佛結個緣,結了善緣,這一生不能往生。所以這是先決條件,生活一切隨緣,絕不計較。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慧林無畏.金剛安樂
7會員
742內容數
歸依自心三寶: 佛者,覺也。法者,正也。僧者,淨也。
2025/08/22
「安清淨心」。安與清淨心相應,心安身安,也要幫助一切眾生身心安穩。我們念著自己,也得念著別人,我們自己想得到,也得幫助別人得到。怎樣安?放下就安,你要不放下,你永遠身心不能安穩。放下五欲六塵,這是外面,外面境界要放下,內裡面放下貪瞋痴慢,心就安了。活在這個世間一切隨緣,不攀緣,什麼都好,沒有一樣
Thumbnail
2025/08/22
「安清淨心」。安與清淨心相應,心安身安,也要幫助一切眾生身心安穩。我們念著自己,也得念著別人,我們自己想得到,也得幫助別人得到。怎樣安?放下就安,你要不放下,你永遠身心不能安穩。放下五欲六塵,這是外面,外面境界要放下,內裡面放下貪瞋痴慢,心就安了。活在這個世間一切隨緣,不攀緣,什麼都好,沒有一樣
Thumbnail
2025/08/22
《地藏菩薩本願經》,是一部非常不可思議的殊勝經典,是佛經中的孝經。佛在忉利天為母說法,集結無量無邊諸佛菩薩、天龍八部前來,一同讚歎地藏菩薩「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的無盡悲願。由此可知,讀誦《地藏菩薩本願經》會有無量無邊的諸佛菩薩、天龍八部前來護佑,常常唸誦、隨時唸誦,福至家門,吉祥平安。
Thumbnail
2025/08/22
《地藏菩薩本願經》,是一部非常不可思議的殊勝經典,是佛經中的孝經。佛在忉利天為母說法,集結無量無邊諸佛菩薩、天龍八部前來,一同讚歎地藏菩薩「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的無盡悲願。由此可知,讀誦《地藏菩薩本願經》會有無量無邊的諸佛菩薩、天龍八部前來護佑,常常唸誦、隨時唸誦,福至家門,吉祥平安。
Thumbnail
2025/08/20
★受戒即忍辱,倘能忍辱,則不易犯戒。 ★修行不說對不對,即使自己對,人家偏說你不對,你也要忍受,凡事承認自己不對,就不會起煩惱,否則心不安,煩惱即來。 ★不要光看別人的過錯,要常常看自己有無過失,有則改之,才不會與道相違。
Thumbnail
2025/08/20
★受戒即忍辱,倘能忍辱,則不易犯戒。 ★修行不說對不對,即使自己對,人家偏說你不對,你也要忍受,凡事承認自己不對,就不會起煩惱,否則心不安,煩惱即來。 ★不要光看別人的過錯,要常常看自己有無過失,有則改之,才不會與道相違。
Thumbnail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