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觸及了西洋占星術的核心——個體獨特性。
簡單來說,西洋占星術的可能組合數量是天文數字,幾近無限(Virtually Infinite)。這也是為什麼占星師會說,除了極少數巧合(例如在完全相同的時間和地點出生的「時間雙胞胎」),基本上沒有兩個人擁有完全一樣的星盤。
我們可以透過拆解星盤的構成元素來理解為什麼組合數量如此龐大:1. 第一層:行星與星座的基礎組合
我們先進行一個最簡化的計算。占星學中最常分析的星體約有10個(太陽、月亮、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而黃道有12個星座。
* 太陽有12種可能(落在12星座之一)。
* 月亮有12種可能。
* 水星有12種可能。
* ...以此類推,直到冥王星。
僅僅是這10個星體落在12個星座的組合數,就是:
12^{10} \approx 61,917,364,224
也就是大約 619億 種組合。
這還只是最粗淺的第一層。
2. 第二層:加入宮位的組合
星盤有12個宮位,代表不同的生命領域。每個星體不僅落在一個星座裡,還會落在一個宮位裡。
* 一個星體的位置就有 12個星座 × 12個宮位 = 144 種基本可能性。
* 如果我們將10個星體都考慮進去,組合數將會是 (12 \times 12)^{10} 或 144^{10},這已經是一個難以想像的巨大數字。
3. 第三層:精確度——決定性的差異來源
這是讓組合數趨近於無限的關鍵。黃道帶是一個360度的圓。
* 每一「度」(Degree)可以再細分為60「分」(Arcminute)。
* 每一「分」可以再細分為60「秒」(Arcsecond)。
所以,黃道帶上總共有 360 \times 60 \times 60 = 1,296,000 個精確的位置點。
現在,我們重新計算一個星體(例如太陽)的可能位置,不是12個星座,而是 1,296,000 個點。如果我們將10個星體都放到這近130萬個位置點上,其組合數將是:
(1,296,000)^{10}
這個數字遠遠超過了已知宇宙中的原子總數,是一個在現實中沒有任何意義的龐大數字,真正意義上的「天文數字」。
4. 第四層:上升點(Ascendant)與地理位置
星盤的起點,也就是第一宮的宮頭(Ascendant),是由精確到分鐘的出生時間和**具體的出生地點(經緯度)**決定的。
* 出生時間每早或晚4分鐘,上升點大約會移動1度。
* 出生地點的不同,會導致整個宮位系統的劃分完全不同。
這意味著,即使是同一天在同一家醫院出生的兩個嬰兒,只要出生時間相差幾分鐘,他們的宮位劃分就會不同,導致星盤的詮釋出現顯著差異。這也是為什麼雙胞胎即使星盤相似,但若出生時間有別,人生經歷和性格也會有所不同。
5. 第五層:相位(Aspects)的複雜網絡
最後,還需要考慮行星之間形成的角度關係(相位)。
* 從10個行星中任選2個,可以組成45對行星關係。
* 每一對關係都可能形成合相、四分相、三分相、對分相等多種相位,或者沒有相位。
* 每個相位還有「容許度」(Orb)的區別,即角度的精確程度。
這一層為星盤解讀增加了幾乎無限的細微差別和複雜性。它描述了個人內在不同驅動力之間的和諧或衝突,是星盤詮釋中最細膩的部分。
結論
與其問「有多少種組合」,不如理解為西洋占星術是一套能夠描述極端個人化和獨特性的符號語言。
它並非將人歸類到12種「太陽星座」的標籤裡,而是旨在揭示一張如同個人宇宙DNA般獨一無二的生命藍圖。其龐大到無法計算的組合數量,正是這門學問能夠細膩描繪出每一個獨特個體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