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頭速寫:臺北孔廟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raw-image

步出捷運圓山站,沿著大龍街緩緩走入,一棟典雅莊嚴、氣息古樸的建築映入眼簾——那是臺北孔廟,一處遠離喧囂、靜謐如詩的所在。沒有香火繚繞,沒有金碧輝煌,卻自有一股書卷氣在風中流轉,像是古代讀書人的清談低語,飄蕩於廊柱之間。

門前石獅一左一右,守望著這片文化的淨土。再往內走,紅磚綠瓦、飛簷翹角,雕花窗櫺與樑柱上的彩繪細節,皆透露出一種溫和莊重的美感。與台灣多數廟宇不同,孔廟不設香案,不求神明,只祭聖賢,讓人油然而生一種「敬而不神」的思緒。

穿過大成門,來到寬敞的泮池與大成殿前,池水清澈,倒映著蒼翠樹影與飛簷雲影。這裡靜得出奇,仿佛時間在此停駐。偶爾有學生坐在石階上看書,或是遊客靜靜拍照,語聲低微,像是怕驚擾了聖人的安寧。

大成殿內,朱紅牆面與牌匾莊嚴肅穆,供奉的是至聖先師孔子與諸賢弟子。不見金像,不見華服,只有素樸的牌位與敬意,提醒著來者:這裡不是祈求幸福的場所,而是反省與自省的空間。

天氣晴朗,陽光穿過屋簷落在石板路上,斑駁如書頁。一陣微風拂過,帶著老樹的清香,也帶來一種說不出的安穩。這片古蹟,不只保存了儒家的文化精神,也給喧囂城市中的人們一個片刻沉靜的理由。

臺北孔廟,是一座城市的良心,更是一處能讓人緩下腳步、重新看見自己心靈秩序的地方。在這裡,我們或許不再追問功名利祿,而是思考「為人之道」——謙遜、寬容、與敬。

離開時,再回頭望那一方屋簷,像是千年不動的思考,也像一首不斷被低聲吟誦的詩。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普普文創
538會員
5.1K內容數
這裡就是一個小報社,普普文創、水彩速寫、迷你短篇、文創漫談、心靈雞湯、踏青步道、智慧音樂、美食天堂、超級房間。歡迎閱讀。。。謝謝。。
普普文創的其他內容
2025/07/31
走進臺北孔廟,彷彿步入了一座時光靜止的古典書院。位於大龍峒,這裡不像龍山寺那般香火鼎盛,卻自有一股沉靜的氣息。紅牆灰瓦、飛簷翹角,在高樓林立的城市裡靜默矗立。陽光從榕樹枝葉間篩下斑駁的光影,灑落在石板小路上,也灑進人心最柔軟的一隅。一早,廟區裡已有幾位長者在練太極,動作緩慢而有節奏,身後是「大成
Thumbnail
2025/07/31
走進臺北孔廟,彷彿步入了一座時光靜止的古典書院。位於大龍峒,這裡不像龍山寺那般香火鼎盛,卻自有一股沉靜的氣息。紅牆灰瓦、飛簷翹角,在高樓林立的城市裡靜默矗立。陽光從榕樹枝葉間篩下斑駁的光影,灑落在石板小路上,也灑進人心最柔軟的一隅。一早,廟區裡已有幾位長者在練太極,動作緩慢而有節奏,身後是「大成
Thumbnail
2025/07/30
早上十點,永康街的陽光從樹縫間灑落,彷彿老城市的碎金,靜靜鋪展在公園地磚上。這裡不大,卻是一處藏在城市縫隙中的綠洲。圓形廣場中央,一棵老榕樹支起繁茂樹冠,宛如撐開的一把巨傘,為長椅上的阿伯遮出一片陰涼。他戴著草帽,耳邊插著收音機耳機,手裡捧著一本泛黃的報紙,一邊看、一邊搖著膝蓋。右側的小滑梯旁,
Thumbnail
2025/07/30
早上十點,永康街的陽光從樹縫間灑落,彷彿老城市的碎金,靜靜鋪展在公園地磚上。這裡不大,卻是一處藏在城市縫隙中的綠洲。圓形廣場中央,一棵老榕樹支起繁茂樹冠,宛如撐開的一把巨傘,為長椅上的阿伯遮出一片陰涼。他戴著草帽,耳邊插著收音機耳機,手裡捧著一本泛黃的報紙,一邊看、一邊搖著膝蓋。右側的小滑梯旁,
Thumbnail
2025/07/29
午後的陽光從老樹枝椏間灑落,斑駁地映在永康街公園的紅磚小徑上。這座小公園隱身在台北熱鬧的巷弄中,彷彿一個被城市遺忘的角落,又像是一道專屬在地人的秘境風景。不遠處的涼亭下,一位老先生戴著鴨舌帽,慢條斯理地搖著扇子,看著棋盤上黑白交錯的局勢。他對面的棋友皺著眉,指尖在棋子上猶豫盤旋,路過的小孩也忍不
Thumbnail
2025/07/29
午後的陽光從老樹枝椏間灑落,斑駁地映在永康街公園的紅磚小徑上。這座小公園隱身在台北熱鬧的巷弄中,彷彿一個被城市遺忘的角落,又像是一道專屬在地人的秘境風景。不遠處的涼亭下,一位老先生戴著鴨舌帽,慢條斯理地搖著扇子,看著棋盤上黑白交錯的局勢。他對面的棋友皺著眉,指尖在棋子上猶豫盤旋,路過的小孩也忍不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速寫 桃園景福宮位於台灣桃園市中壢區,是當地歷史悠久的寺廟之一。這座宮廟不僅是信仰的中心,也是文化的重地,吸引了眾多遊客與信徒前來參拜。 入口 走進景福宮,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那座宏偉的牌樓,牌樓上雕刻著精緻的圖案和對聯,彷彿在告訴人們這裡的莊嚴與神聖。走過牌樓,踏上石階,眼前是典雅的紅磚
Thumbnail
速寫 桃園景福宮位於台灣桃園市中壢區,是當地歷史悠久的寺廟之一。這座宮廟不僅是信仰的中心,也是文化的重地,吸引了眾多遊客與信徒前來參拜。 入口 走進景福宮,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那座宏偉的牌樓,牌樓上雕刻著精緻的圖案和對聯,彷彿在告訴人們這裡的莊嚴與神聖。走過牌樓,踏上石階,眼前是典雅的紅磚
Thumbnail
對稱的美感 台北中正紀念堂的迴廊是一個令人流連忘返的地方。這裡的景色融合了歷史、文化和自然之美,讓人感到寧靜而莊嚴。首先,中正紀念堂本身是一座宏偉的建築,迴廊環繞著主體建築,呈現出對稱的美感。 純淨的光芒 漫步在迴廊上,能夠感受到這座紀念建築的壯麗和莊嚴。迴廊的柱子高聳入雲,每一根柱子都雕刻精
Thumbnail
對稱的美感 台北中正紀念堂的迴廊是一個令人流連忘返的地方。這裡的景色融合了歷史、文化和自然之美,讓人感到寧靜而莊嚴。首先,中正紀念堂本身是一座宏偉的建築,迴廊環繞著主體建築,呈現出對稱的美感。 純淨的光芒 漫步在迴廊上,能夠感受到這座紀念建築的壯麗和莊嚴。迴廊的柱子高聳入雲,每一根柱子都雕刻精
Thumbnail
這是在故宮山下大門畫的,整個故宮看起來很有威嚴氣勢。當我站在故宮山下大門,仔細觀察那高大的門樓和精美的雕刻,仿佛能夠穿越時空,感受到當時建造這些偉大建築時的用心與技藝。 故宮的設計不僅追求實用功能,更注重美感和象徵意義。門樓上的每一處磚瓦、每一塊石材,都蘊含著深厚的文化內涵,讓人不禁讚歎古人的智慧
Thumbnail
這是在故宮山下大門畫的,整個故宮看起來很有威嚴氣勢。當我站在故宮山下大門,仔細觀察那高大的門樓和精美的雕刻,仿佛能夠穿越時空,感受到當時建造這些偉大建築時的用心與技藝。 故宮的設計不僅追求實用功能,更注重美感和象徵意義。門樓上的每一處磚瓦、每一塊石材,都蘊含著深厚的文化內涵,讓人不禁讚歎古人的智慧
Thumbnail
中正紀州庵文學森林位於台北市中正區,為一處融合文學、歷史與自然景觀的文化地標。這裡的玄關入口具有獨特的設計風格,讓人一踏入便能感受到濃厚的文化氛圍。 玄關處保留了日治時期的建築風格,木質的門框與瓦片屋頂,散發出一種古色古香的氣息。入口處設有精心佈置的花園,植栽與石燈籠相映成趣,營造出寧靜而優雅的氛
Thumbnail
中正紀州庵文學森林位於台北市中正區,為一處融合文學、歷史與自然景觀的文化地標。這裡的玄關入口具有獨特的設計風格,讓人一踏入便能感受到濃厚的文化氛圍。 玄關處保留了日治時期的建築風格,木質的門框與瓦片屋頂,散發出一種古色古香的氣息。入口處設有精心佈置的花園,植栽與石燈籠相映成趣,營造出寧靜而優雅的氛
Thumbnail
台北市萬華區有一個很小間的法華寺,藏身在南寧西路街道里。門口還是蠻吸睛的,像雞蛋一樣的黃色,配上鮮紅色,遠遠一看,就知道這是一座寺廟。這間廟宇無論是廟宇沿革歷史、建築體本身都充斥著濃厚日本傳統廟宇特色。 法華寺相關資訊:: ​地址: 台北市萬華區區西寧南路194號 ​開放時間: AM0
Thumbnail
台北市萬華區有一個很小間的法華寺,藏身在南寧西路街道里。門口還是蠻吸睛的,像雞蛋一樣的黃色,配上鮮紅色,遠遠一看,就知道這是一座寺廟。這間廟宇無論是廟宇沿革歷史、建築體本身都充斥著濃厚日本傳統廟宇特色。 法華寺相關資訊:: ​地址: 台北市萬華區區西寧南路194號 ​開放時間: AM0
Thumbnail
在臺北這個繁華之都中,蘊含著悠久且頗具魅力的宮廟文化。無論你是希望追求身心和諧,還是想試探生命的奧祕,這些宮廟都會以其獨特的方式,開啟你的內在視野。讓我們攜手一同探索,感受那份來自心靈深處的呼喚,並在神和人之間建立不解之緣吧!
Thumbnail
在臺北這個繁華之都中,蘊含著悠久且頗具魅力的宮廟文化。無論你是希望追求身心和諧,還是想試探生命的奧祕,這些宮廟都會以其獨特的方式,開啟你的內在視野。讓我們攜手一同探索,感受那份來自心靈深處的呼喚,並在神和人之間建立不解之緣吧!
Thumbnail
今天要散步,從台北市立美術館走到孔廟,大概半個小時,中間穿過圓山捷運站,沒多久到了,這是禮門,三個小孔子在門口迎接,挺有趣的。這裡也速寫過許多次。 這是櫺星門,孔廟的最外層建築,五開間,加上左右廂房。很莊嚴,原來旁邊的樹很大棵,現已垂垂老矣用鐵架支撐。有人在跟外國人導覽。所以先不進去。 這是萬仞
Thumbnail
今天要散步,從台北市立美術館走到孔廟,大概半個小時,中間穿過圓山捷運站,沒多久到了,這是禮門,三個小孔子在門口迎接,挺有趣的。這裡也速寫過許多次。 這是櫺星門,孔廟的最外層建築,五開間,加上左右廂房。很莊嚴,原來旁邊的樹很大棵,現已垂垂老矣用鐵架支撐。有人在跟外國人導覽。所以先不進去。 這是萬仞
Thumbnail
對孔廟的印象,始終停留在考生祈福、祭孔大典等,此外來去匆匆。直至最近一次慢旅才多做停留,也才發現以前我所不知道的台南孔廟。
Thumbnail
對孔廟的印象,始終停留在考生祈福、祭孔大典等,此外來去匆匆。直至最近一次慢旅才多做停留,也才發現以前我所不知道的台南孔廟。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