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午後的陽光從老樹枝椏間灑落,斑駁地映在永康街公園的紅磚小徑上。這座小公園隱身在台北熱鬧的巷弄中,彷彿一個被城市遺忘的角落,又像是一道專屬在地人的秘境風景。
不遠處的涼亭下,一位老先生戴著鴨舌帽,慢條斯理地搖著扇子,看著棋盤上黑白交錯的局勢。他對面的棋友皺著眉,指尖在棋子上猶豫盤旋,路過的小孩也忍不住停下腳步,歪著頭觀戰。這畫面像極了時光倒流回民國六、七十年代,一切都那麼從容、緩慢。
一旁的小操場傳來孩童的笑聲,有人蹺蹺板,有人轉著旋轉盤,還有家長推著嬰兒車,邊聊著生活邊看著孩子玩耍。公園不大,卻五臟俱全,花壇、涼亭、遊具、長椅,每一角都有人們的故事和足跡。公園邊緣的老樹,有些樹幹已斑駁,被鐵環和水泥支架牢牢托住,彷彿這些樹和這條街一樣,歷經了歲月洗禮,卻依然挺立於城市的心臟。風吹過樹葉,沙沙作響,像是與老街對話,也像是為路人低聲吟唱著記憶的旋律。
永康街的魅力,不只在那幾家名聲遠播的小吃,而是像這樣的公園——雖小,卻蘊含生活的真味。它是居民的客廳,是旅人的歇腳處,是孩子的遊樂場,是老人的下棋台。走進這公園,不需要安排、不用刻意,就能與台北的日常撞個滿懷。
這一方綠地,靜靜存在於城市的節奏中,不張揚、不喧囂,卻溫柔地承接著每一個過客的片刻停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