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時空旅人們,
今天我們要做一件溫柔而勇敢的事——
把收藏在體內的舊自己,歸還給時光之浪。
請找個舒服的姿勢坐穩,
想像自己坐在退潮的沙灘上,
腳邊有粒小沙正從你指縫溜走...
你知道嗎?
我們總忙著追趕「未來的自己」,
卻沒發現身體裡藏著好多個「過去的你」——
▸ 那個熬夜加班的你
▸ 那個強忍淚水的你
▸ 那個假裝堅強的你
「他們像退潮後滯留沙灘的貝殼,
卡在肋骨的縫隙輕輕嘆息——
等一場名為『看見』的漲潮,
帶他們重回覺知的海。」
今天這趟旅程只有一個目的:
練習用呼吸為鑰匙,打開體內的「時光博物館」,
讓展櫃中那些標本化的自己,
在潮聲裡溶解成發光的流沙。
準備好了嗎?
現在請輕閉雙眼,
對掌心呵一口氣——
這縷暖霧,是浪送來的邀請函,
上面寫著:
「請把不再需要的形狀,交給我領養。」
**請先準備三樣小道具**:
1. 一杯溫水(到時候會捧在手心用溫度錨定此刻)
2. 一小撮鹽(在需要時灑進水裡象徵「溶解的沙粒」)
3. 手機錄音功能(待會要收藏海浪送你的禮物)
現在,讓我們進入第一階段:時光斷層處的沙...」
**第一階段:時光斷層處的沙**
**原來的詩文是**
> 「我盤坐在
> 時光的
> 斷層處——
> 一粒正在解構的
> 沙」
請您閉上眼,用掌心包覆溫水杯,感覺熱氣滲進掌紋裡。
現在想像自己是那粒沙:
▸ **沙的「解構」**:
過去三天哪個「你」正在剝落?
(可能是加班到深夜的疲憊身影,或是對家人發脾氣的懊悔)
**舉個例子**:
聽眾小薇發現,每次焦慮就會緊抓「完美媽媽」的人設,
其實那就像握得太緊的沙——反而漏得越快。
這裡,我們可以做一個
**覺知練習:鹽沙實驗**
① 將鹽灑進水杯,想像聽到沙沙的溶解聲
② 輕搖水杯念著:「讓______(執著)在此刻融化」
③ 這個什麼可能是你正執著的任何人事物或情緒
④ 請現在想著這你抓緊的情緒或是任何情境
⑤ 感受著它如嚴厲慢慢的消失
(鹽粒消失的軌跡,其實正是你的執念鬆動的象徵)
**我們可以繼續思維和感受**:
> 「當我們敢於坐在斷層上,
> 那些簌簌剝落的沙粒,
> 反成為時光最溫柔的坐墊。」
接下來,我們來進行第二階段。
**第二階段:雙耳間的寂靜道場**
#### **原來的詩文是**
> 「左耳是潮聲
> 右耳是風的
> 經誦
> 眉間有雲
> 停駐成
> 不語的
> 觀者」
「現在請輕輕閉上眼睛,將意識溫柔地流向雙耳——
左耳:想像潮聲正從你的指尖滲出(此刻右手輕撫左臂由肘滑向手腕)
右耳:感受風誦在你呼吸間流轉(用鼻吸氣/嘴吐氣製造氣流聲)
當眉間那朵雲開始聚散,你會發現:
潮聲是血液在血管裡的散步,
風誦是肺泡張合的隱形經幡。」
**覺知練習:雲觀者呼吸**
① 手指輕觸眉間吸氣,吐氣默念「觀——」
② 想像呼出的氣凝成雲朵,停駐在指尖
(而此刻雲的重量,其實就是你當下心事的質量)
**我們可以繼續這樣思維和感受**:
> 「當潮聲與風誦在耳際交會,
> 眉間那朵雲啊,
> 正替你說出所有不必說的話。」
**第三階段:指縫間的褪形儀式**
**原來的詩文是**
> 「指間流過的
> 不是水
> 是無數個
> 正在褪去形狀的
> 『我』
> 匯入
> 沒有岸的
> 覺知」
「現在請攤開手掌,讓那些『被浪領養的形狀』從指尖啟程——
它們正前往你開場時想像的沙灘,成為月光刺繡的經緯線。
接著,把溫水緩緩倒在左手背,觀察水流過指縫:
▸ 想著:哪些標籤正在溶解?
(是「應該體貼的女兒」、「必須成功的創業者」,還是心灰意冷的伴侶..)
**舉個身邊的故事**:
工程師阿翰發現,每次當他說「我負責」時右手會發麻,
原來是童年被稱讚「懂事」的記憶在肌肉裡結了冰。
請想像著你的哪些標籤正在溶解。
**覺知練習:水流地圖**
② 右手食指沿左手背水痕描繪「褪形路徑」
③ 對每道水跡做一個命名說:「再見了,______的我」
(無法原諒自己的我\小心翼翼的我、總是焦慮的我)
我們可以自己念想一下。
**繼續以下思維和感受**:
> 「指縫漏走的不只是水,
> 還有我們緊抓的幻影。
> 當無數個『我』匯入覺知之海,
> 終於明白——
> 沒有形狀,才是最自由的形狀。」
**第四階段:海鳥振翅的辯證學**
**原來的詩文是**
> 「當海鳥的翅膀
> 劃開
> 晨與昏的界線
> 我忽然明白:
> 疼痛與寧靜
> 原是同一次
> 振翅」
我們可以將雙臂平舉如翼(翅膀),緩慢的上下拍動:
1. **上舉時吸氣**:想像疼痛隨氣流穿透翅膀而去
2. **下壓時吐氣**:讓寧靜沉入鎖骨的凹陷處
如此做三次,或是五次。
接著,做
**覺知練習:晨昏界線調色盤**
① 觀想左掌心畫藍圈(代表早晨的晨光),右掌心畫金圈(代表黃昏的暮色)
② 雙掌緩緩相貼旋轉,想著:「讓疼痛與寧靜在此刻調和」
**我們可以繼續思維和感受**:
> 「每一次疼痛的顫動,
> 都是寧靜在練習飛行。
> 當你不再抗拒風的阻力,
> 便聽見兩者原是同首歌的
> 高低和聲。」
**第五階段:月光的縫紉課(40:00-50:00)**
**原來的詩文是**
> 「夕照中
> 連影子也
> 開始溶解
> 沙上殘存的
> 體溫
> 正被月光
> 一針一針
> 縫進
> 浪的經緯」
「還記得浪的邀請函嗎?此刻月光穿針的線,
正是你歸還的舊時自己溶解後紡成的光絲。」
現在,我們
關燈後打開手機手電筒,讓光束斜照牆面:
1. **手指投影**:在光中比出飛鳥、海浪或任何形狀
2. **溶解實驗**:緩緩移動光源,看著影子在牆上流動消散而去
▸ 其實,詩中「縫進浪的經緯」,代表著將生命的經驗織入更大的存在之網
**覺知練習:體溫刺繡**
① 食指沾溫水在桌面畫著「心中殘存的心事」
② 對著水痕呵氣:「讓月光穿線」
(當水跡蒸發時,便是月光完成縫合的信號)
**我們可以繼續思維和感受**:
> 「別怕影子溶解在夕照裡,
> 你遺落的每寸體溫,
> 正被宇宙以光為針、以浪為線,
> 繡成浩瀚的存在刺繡。」
最後,我們來做「終極儀式」,也就是寂照顯影術。
先想著,此刻,我們想要褪去的那個「過去的自己的形象」
做
呼吸褪形三部曲:
- 時沙銀行|歸還舊時形狀
👉 掌心貼小腹吸氣(沙聚)→ 默念「存」
👉 指縫張開吐氣(沙散)→ 默念「海浪領養成功」
想著,把舊時的自己送進海浪裡
風語信箱|寄出未說出口的話
👉 食指觸眉間吸氣 → 默念「風收」
👉 雙掌推向前吐氣 → 念著「寄給雲朵觀者」
也就是,讓眼睛所收進的任何情緒,看著他,變成白雲,送出去
- 光的翅翅的懷抱|疼痛與甯靜的合一
👉 將雙臂環抱自己吸氣 → 默念「翅展」
👉 掌心拍背吐氣 → 念著「光正在縫合」
想像著疼痛與寧靜同時合一展翅飛翔
儀式後覺知掃描
「現在請將右手按在左胸,
感受皮膚下的微溫——
那是海浪簽收你過去自己的電子收據。
再將左手覆上右手背,
想像月光正穿過指縫,
把心跳聲紡成金線...
『看,所有歸還的沙粒,
都成了刺繡黎明的光絲。』
(深呼吸三次)
最後對手機麥克風輕哼:
____(任意的單音)
這是獻給浪的褪形謝禮——
不必是歌,只需是真實的聲音的振動。
結語:浪的收據與光的針腳
現在請喝下剛剛那杯已經溶解的鹽水——
鹹味是海浪簽收你過去自己的電子印章,
暖意是月光留在喉間的紡線針。
當你穿過城市霓虹,
別忘了低頭看看掌心:
▸ 那些隨呼吸起伏的掌紋,是浪的收據存根
▸ 指間漏走的微光,是宇宙正用你歸還的沙
紡一襲名為《此刻》的星毯
最後這首《寂照》完整獻給你:
我盤坐在
時光的
斷層處——
一粒正在解構的
沙
左耳是潮聲
右耳是風的
經誦
眉間有雲
停駐成
不語的
觀者
指間流過的
不是水
是無數個
正在褪去形狀的
「我」
匯入
沒有岸的
覺知
當海鳥的翅膀
劃開
晨與昏的界線
我忽然明白:
疼痛與寧靜
原是同一次
振翅
夕照中
連影子也
開始溶解
沙上殘存的
體溫
正被月光
一針一針
縫進
浪的經緯>
~安然~
當你下次在捷運玻璃上看見自己的倒影,
請對那個身影說:
「我看見你褪下的形狀,正在月光裡發芽。」
這裡是心靈邊境,我是安然,我們下次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