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13心靈邊境《寂照》「在時光的斷崖處,接住正在融化的自己 」 當沙子、潮聲與褪形的「我」在指縫相遇——一場寂靜的照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親愛的時空旅人們,

今天我們要做一件溫柔而勇敢的事——

把收藏在體內的舊自己,歸還給時光之浪

請找個舒服的姿勢坐穩,

想像自己坐在退潮的沙灘上,

腳邊有粒小沙正從你指縫溜走...


 你知道嗎?

我們總忙著追趕「未來的自己」,

卻沒發現身體裡藏著好多個「過去的你」——

▸ 那個熬夜加班的你

▸ 那個強忍淚水的你

▸ 那個假裝堅強的你

「他們像退潮後滯留沙灘的貝殼,

卡在肋骨的縫隙輕輕嘆息——

等一場名為『看見』的漲潮,

帶他們重回覺知的海。」


 

今天這趟旅程只有一個目的:

練習用呼吸為鑰匙,打開體內的「時光博物館」,

讓展櫃中那些標本化的自己,

在潮聲裡溶解成發光的流沙。


準備好了嗎?

現在請輕閉雙眼,

對掌心呵一口氣——

這縷暖霧,是浪送來的邀請函,

上面寫著:

「請把不再需要的形狀,交給我領養。」


 **請先準備三樣小道具**: 

1. 一杯溫水(到時候會捧在手心用溫度錨定此刻) 

2. 一小撮鹽(在需要時灑進水裡象徵「溶解的沙粒」) 

3. 手機錄音功能(待會要收藏海浪送你的禮物) 

 

現在,讓我們進入第一階段:時光斷層處的沙...」

**第一階段:時光斷層處的沙** 

 **原來的詩文是** 

> 「我盤坐在 

> 時光的 

> 斷層處—— 

> 一粒正在解構的 

> 沙」 

 

請您閉上眼,用掌心包覆溫水杯,感覺熱氣滲進掌紋裡。 

現在想像自己是那粒沙: 

▸ **沙的「解構」**:

過去三天哪個「你」正在剝落? 

(可能是加班到深夜的疲憊身影,或是對家人發脾氣的懊悔) 

**舉個例子**: 

聽眾小薇發現,每次焦慮就會緊抓「完美媽媽」的人設, 

其實那就像握得太緊的沙——反而漏得越快。 

這裡,我們可以做一個

**覺知練習:鹽沙實驗** 

①    將鹽灑進水杯,想像聽到沙沙的溶解聲 

②    輕搖水杯念著:「讓______(執著)在此刻融化」 

③   這個什麼可能是你正執著的任何人事物或情緒

④   請現在想著這你抓緊的情緒或是任何情境

⑤   感受著它如嚴厲慢慢的消失

(鹽粒消失的軌跡,其實正是你的執念鬆動的象徵) 

 

**我們可以繼續思維和感受**: 

> 「當我們敢於坐在斷層上, 

> 那些簌簌剝落的沙粒, 

> 反成為時光最溫柔的坐墊。」 

 

接下來,我們來進行第二階段。

 **第二階段:雙耳間的寂靜道場** 

#### **原來的詩文是** 

> 「左耳是潮聲 

> 右耳是風的 

> 經誦 

> 眉間有雲 

> 停駐成 

> 不語的 

> 觀者」 

 

「現在請輕輕閉上眼睛,將意識溫柔地流向雙耳——

左耳:想像潮聲正從你的指尖滲出(此刻右手輕撫左臂由肘滑向手腕)

右耳:感受風誦在你呼吸間流轉(用鼻吸氣/嘴吐氣製造氣流聲)

當眉間那朵雲開始聚散,你會發現:

潮聲是血液在血管裡的散步,

風誦是肺泡張合的隱形經幡。」



**覺知練習:雲觀者呼吸** 

①    手指輕觸眉間吸氣,吐氣默念「觀——」 

②    想像呼出的氣凝成雲朵,停駐在指尖 

(而此刻雲的重量,其實就是你當下心事的質量) 

 

**我們可以繼續這樣思維和感受**: 

> 「當潮聲與風誦在耳際交會, 

> 眉間那朵雲啊, 

> 正替你說出所有不必說的話。」 

 

**第三階段:指縫間的褪形儀式** 

**原來的詩文是** 

> 「指間流過的 

> 不是水 

> 是無數個 

> 正在褪去形狀的 

> 『我』 

> 匯入 

> 沒有岸的 

> 覺知」 

 

「現在請攤開手掌,讓那些『被浪領養的形狀』從指尖啟程——

它們正前往你開場時想像的沙灘,成為月光刺繡的經緯線。


 接著,把溫水緩緩倒在左手背,觀察水流過指縫: 

▸ 想著:哪些標籤正在溶解? 

(是「應該體貼的女兒」、「必須成功的創業者」,還是心灰意冷的伴侶..) 

 

**舉個身邊的故事**: 

工程師阿翰發現,每次當他說「我負責」時右手會發麻, 

原來是童年被稱讚「懂事」的記憶在肌肉裡結了冰。 

請想像著你的哪些標籤正在溶解。

 

**覺知練習:水流地圖** 

②    右手食指沿左手背水痕描繪「褪形路徑」 

③    對每道水跡做一個命名說:「再見了,______的我」

(無法原諒自己的我\小心翼翼的我、總是焦慮的我)

 

我們可以自己念想一下。

**繼續以下思維和感受**: 

> 「指縫漏走的不只是水, 

> 還有我們緊抓的幻影。 

> 當無數個『我』匯入覺知之海, 

> 終於明白—— 

> 沒有形狀,才是最自由的形狀。」 

 

**第四階段:海鳥振翅的辯證學** 

**原來的詩文是** 

> 「當海鳥的翅膀 

> 劃開 

> 晨與昏的界線 

> 我忽然明白: 

> 疼痛與寧靜 

> 原是同一次 

> 振翅」 

 

我們可以將雙臂平舉如翼(翅膀),緩慢的上下拍動: 

1. **上舉時吸氣**:想像疼痛隨氣流穿透翅膀而去 

2. **下壓時吐氣**:讓寧靜沉入鎖骨的凹陷處 

如此做三次,或是五次。

 

 接著,做

**覺知練習:晨昏界線調色盤** 

①    觀想左掌心畫藍圈(代表早晨的晨光),右掌心畫金圈(代表黃昏的暮色) 

②    雙掌緩緩相貼旋轉,想著:「讓疼痛與寧靜在此刻調和」 

 

**我們可以繼續思維和感受**: 

> 「每一次疼痛的顫動, 

> 都是寧靜在練習飛行。 

> 當你不再抗拒風的阻力, 

> 便聽見兩者原是同首歌的 

> 高低和聲。」 

 

**第五階段:月光的縫紉課(40:00-50:00)** 

**原來的詩文是** 

> 「夕照中 

> 連影子也 

> 開始溶解 

> 沙上殘存的 

> 體溫 

> 正被月光 

> 一針一針 

> 縫進 

> 浪的經緯」 

 

「還記得浪的邀請函嗎?此刻月光穿針的線,

正是你歸還的舊時自己溶解後紡成的光絲。」


現在,我們

關燈後打開手機手電筒,讓光束斜照牆面: 

1. **手指投影**:在光中比出飛鳥、海浪或任何形狀 

2. **溶解實驗**:緩緩移動光源,看著影子在牆上流動消散而去 

 ▸ 其實,詩中「縫進浪的經緯」,代表著將生命的經驗織入更大的存在之網 

 

**覺知練習:體溫刺繡** 

①    食指沾溫水在桌面畫著「心中殘存的心事」 

②    對著水痕呵氣:「讓月光穿線」 

(當水跡蒸發時,便是月光完成縫合的信號) 

**我們可以繼續思維和感受**: 

> 「別怕影子溶解在夕照裡, 

> 你遺落的每寸體溫, 

> 正被宇宙以光為針、以浪為線, 

> 繡成浩瀚的存在刺繡。」 

 

最後,我們來做「終極儀式」,也就是寂照顯影術。

先想著,此刻,我們想要褪去的那個「過去的自己的形象」

呼吸褪形三部曲:

  1. 時沙銀行|歸還舊時形狀
    👉 掌心貼小腹吸氣(沙聚)→ 默念「存」
    👉 指縫張開吐氣(沙散)→ 默念「海浪領養成功」

想著,把舊時的自己送進海浪裡

風語信箱|寄出未說出口的話
👉 食指觸眉間吸氣 → 默念「風收」
👉 雙掌推向前吐氣 → 念著「寄給雲朵觀者」

也就是,讓眼睛所收進的任何情緒,看著他,變成白雲,送出去



  1. 光的翅翅的懷抱|疼痛與甯靜的合一
    👉 將雙臂環抱自己吸氣 → 默念「翅展」
    👉 掌心拍背吐氣 → 念著「光正在縫合」

想像著疼痛與寧靜同時合一展翅飛翔


儀式後覺知掃描

「現在請將右手按在左胸,

感受皮膚下的微溫——

那是海浪簽收你過去自己的電子收據。

再將左手覆上右手背,

想像月光正穿過指縫,

把心跳聲紡成金線...

『看,所有歸還的沙粒,

都成了刺繡黎明的光絲。』

(深呼吸三次)

最後對手機麥克風輕哼:

____(任意的單音)

這是獻給浪的褪形謝禮——

不必是歌,只需是真實的聲音的振動。


 結語:浪的收據與光的針腳

 

現在請喝下剛剛那杯已經溶解的鹽水——

鹹味是海浪簽收你過去自己的電子印章,

暖意是月光留在喉間的紡線針。

當你穿過城市霓虹,

別忘了低頭看看掌心:

▸ 那些隨呼吸起伏的掌紋,是浪的收據存根

▸ 指間漏走的微光,是宇宙正用你歸還的沙

紡一襲名為《此刻》的星毯


 最後這首《寂照》完整獻給你

我盤坐在

時光的

斷層處——

一粒正在解構的

 

左耳是潮聲

右耳是風的

經誦

眉間有雲

停駐成

不語的

觀者

 

指間流過的

不是水

是無數個

正在褪去形狀的

「我」

匯入

沒有岸的

覺知

 

當海鳥的翅膀

劃開

晨與昏的界線

我忽然明白:

疼痛與寧靜

原是同一次

振翅

 

夕照中

連影子也

開始溶解

沙上殘存的

體溫

正被月光

一針一針

縫進

浪的經緯> 

~安然~


當你下次在捷運玻璃上看見自己的倒影,

請對那個身影說:

「我看見你褪下的形狀,正在月光裡發芽。」

這裡是心靈邊境,我是安然,我們下次再會。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安然的無框人生
1會員
22內容數
談教學、談教育,也談人生。 整個人生,是我們的大教室。 每個人都在這條人生的道路上,學習著。 整個人生軌跡也就是我們的學習歷程,打破不屬於我們的綑綁和框架。 活出屬於我們安然自在的無框人生。
安然的無框人生的其他內容
2025/08/01
歡迎來到 《關係破框》,我是安然。 很開心你願意撥出時間來聽這一集,這是無框教室為關係而開闢的新的篇章。我們將一起探索「關係裡那些習以為常的角色劇本」的起點。 不論你是誰,今天你踏進這裡,就是想更了解自己─以及我們如何在關係裡遇見彼此。 聊聊為什麼要「破框」 我們常常說,
2025/08/01
歡迎來到 《關係破框》,我是安然。 很開心你願意撥出時間來聽這一集,這是無框教室為關係而開闢的新的篇章。我們將一起探索「關係裡那些習以為常的角色劇本」的起點。 不論你是誰,今天你踏進這裡,就是想更了解自己─以及我們如何在關係裡遇見彼此。 聊聊為什麼要「破框」 我們常常說,
2025/07/30
歡迎來到無框教室,從冰山覺察到量子糾纏效應,探討教師能量如何重塑教學現場。教師的情緒是一種能量場,影響班級氛圍和學生的學習狀態。文章運用量子物理學、薩提爾冰山理論,說明如何覺察情緒、轉化情緒,創造更和諧的教學環境。
Thumbnail
2025/07/30
歡迎來到無框教室,從冰山覺察到量子糾纏效應,探討教師能量如何重塑教學現場。教師的情緒是一種能量場,影響班級氛圍和學生的學習狀態。文章運用量子物理學、薩提爾冰山理論,說明如何覺察情緒、轉化情緒,創造更和諧的教學環境。
Thumbnail
2025/07/25
EP11《在雷電的鋒刃上著陸》「把身體變成翻譯機—— 喉嚨緊縮時丈量勇氣・裂痕顫抖處導航晨光」  各位親愛的人生風暴導航員: 當雷電撕裂天空,失衡的舞步在鋒刃搖晃, 我們總誤以為自己是孤身墜落的羽毛。 這趟旅程將揭開身體的祕密: 你喉間的緊縮,是丈量風暴的尺規; 你掌心的裂痕,是黎
Thumbnail
2025/07/25
EP11《在雷電的鋒刃上著陸》「把身體變成翻譯機—— 喉嚨緊縮時丈量勇氣・裂痕顫抖處導航晨光」  各位親愛的人生風暴導航員: 當雷電撕裂天空,失衡的舞步在鋒刃搖晃, 我們總誤以為自己是孤身墜落的羽毛。 這趟旅程將揭開身體的祕密: 你喉間的緊縮,是丈量風暴的尺規; 你掌心的裂痕,是黎
Thumbnail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