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灣,農曆七月被稱為「鬼月」,是一段充滿禁忌與傳說的特殊時節。許多人在這個月會避免搬家、結婚、開業等吉事,甚至夜晚少出門、遠離海邊,因為民間相信此時鬼魂會暫時來到人間遊走。鬼月的重要性,不僅僅是因為民俗信仰,它更是一種文化傳承,承載著祖先記憶、家族情感,以及陰陽世界的連結。
本文將帶你認識鬼月的起源、習俗與禁忌,並說明普度的基本流程,以及幾種簡單的護身方法。讓你在理解傳統的同時,也找到與心靈契合的生活方式。
鬼月的由來
最早的記載
「鬼月」的由來眾說紛紜,以宗教觀點來說,最有可能是道教的「中元節」和佛教的「盂蘭盆節」,在民間社會的長期演變中,隨著時間推移,在民間逐漸融合後的成果。
佛教《盂蘭經》記載,釋迦牟尼佛指示弟子目犍連,在七月十五日供養僧眾,藉此解救母親脫離餓鬼之苦。道教則將七月十五日視為地官大帝誕辰,祂主掌赦罪,因此信眾會藉由祭祀祈求祖先與亡靈得到赦免。佛教的「超度親人、助其脫離輪迴」與道教的「祈求赦罪」觀念結合,逐漸演變成整個農曆七月普遍舉行普度的習俗,並延續至今。
也有另一種說法,認為明代之前並沒有「鬼月」的明確記錄,可能是明太祖朱元璋為了壟斷七月的吉時,刻意散播「七月不祥」的說法。不過由於缺乏可靠的史料支持,這種說法大多被視為後人推測,參考價值有限。
今日台灣的鬼月
在歷史長流中,自中國移民來台的漢人數量眾多,台灣鬼月習俗受佛道混合信仰深刻影響。我們承襲佛教及儒家的孝道精神,道教對陰陽、善惡結構的詮釋也深植群體潛意識當中。
除了宗教傳統外,早期台灣社會也在鬼月中加入許多「生活智慧」:例如提醒人們出外小心,不要隨意夜遊、玩水或挑戰禁忌。這些規範,一方面源於對未知的敬畏,也同時成為社會秩序的一部分,反映當時人們的生存焦慮。
我常跟外國朋友半開玩笑地說,台灣是一個非常「ghost-friendly」的地方。因為當集體意識都認同並允許鬼月的存在,無形眾生自然也能在這個時節自在享受陽間的祭祀。
時至今日,鬼月不再只是被視為禁忌,它更成為流行文化的靈感來源。許多恐怖片、電視劇、甚至賣場廣告,都會在七月推出相關主題,讓鬼月宛如一種「文化季節」。透過藝術與娛樂的轉化,這個月份反而增添了節慶的氣氛,成為一場冥陽兩利的派對盛典。
習俗與普度
鬼月習俗
在鬼月裡,常見的習俗包括:
- 擺桌普渡:家庭、公司行號會準備供品祭拜無形眾生,表達尊敬、祈福與感謝。
- 紙錢焚燒:燒化各種紙錢,將物質資源送往陰間。
- 放水燈:沿海地區會以水燈指引孤魂方向。
- 戲曲酬神:傳統戲班或布袋戲會搭台演出,但通常會留前排空位給無形眾生。
普度準備
- 擇日
中元節暨地官大帝聖誕是固定的農曆十五日,不過翻看農民曆,只要標示「宜普度」的日子都可以舉行。更講究一點,可以查看農民曆避開沖煞的生肖及歲數。
時間方面,為了友善無形眾生,可以在「午時」也就是下午一點之後開始,並在日落之前結束。這段時間陽氣不會太旺,陰氣不會太盛,對陰陽兩方都是安心安全的環境。 - 地點
樹多必有枯枝,人多必有白癡,而鬼多的時候也很難避免有惡靈。
根據我的經驗,絕大多數的無形眾生都善良又可愛,普度期間大家只想好好吃頓飯,但是為了不讓一些壞東西跑進家門後就大吵大鬧賴著不走,普度強烈建議在室外進行。若是店家或獨棟住宅,不建議將供桌設在正門口,也要注意不可佔據騎樓或馬路,人類的怨念也是會累積成業力果報的。 - 供品選擇
食物:傳統上會準備三牲(魚豬雞)四果(四季水果)的說法,但是浪費食物才是真正給陰德值扣分,所以我認為以自己或家人同事會吃的品相和數量為主即可。
紙錢:去金紙店跟老闆說要普渡用的就不會錯。並確保有合適、安全的地點焚燒。
其他:準備一盆清水與毛巾,供無形眾生用餐前梳洗用。 - 供桌設置
香插:容器裝米,用於插香。可使用簡單的米杯或小缽、空罐頭等製作。
普度旗:可寫上公司行號或主普的姓氏,讓無形眾生知道這一桌好吃的是由哪個單位提供。社區或辦公大樓團拜的時候,也有標示供品主人的功能。除了量販店的普度套組,金紙店和一些雜貨店都有賣。
普度流程
- 選擇良辰吉日。
- 設置供桌、擺好供品及普度旗。
- 燃香通知四方眾生前來享用供品,與到廟宇參拜祈福不同,不用報上個人資料。
- 香枝燃盡後可用硬幣擲筊,得聖桮即可收拾供桌。
- 燒化紙錢及普度旗。
- 快樂地與親朋好友分享你所準備的供品。
簡易護身魔法
鬼月是與無形眾生互動頻繁的時節,雖然大多數的眾生都忙著玩樂沒空害人,但要如何為彼此設下安全和禮貌的界線,可以參考以下幾種做法。
日常避邪
- 鹽堆
日曬鹽具有強力驅邪的作用,可在家門口灑鹽、放置鹽堆,或是定期進行燒鹽清理。 - 煙燻淨化:
使用白鼠尾草或聖木淨化空間和纏繞在身上的負能量。可以參考露與蕎頻道的影片。 - 攜帶礦石:
黑色的礦石大多具有淨化和保護的能量,可以選擇黑碧璽、黑曜石或是黑色藍晶石隨身攜帶,保護自己的能量場。

黑碧璽、黑色藍晶石及黑曜石
廟宇護身符
大廟通常都有提供護身符或香火袋,只要添油香就能帶走。大龍峒保安宮的鎮宅符甚至是免費的,到服務處就可以索取。
廟宇提供的護符,可以在主爐或是天公爐過三圈後隨身攜帶,也可以置於枕頭下方。鎮宅符就貼在正門口,讓惡意不得其門而入。
若護符斷裂破損就不要再使用,可以送回原廟宇或在離家近的大廟燒化,不要隨意丟棄。
結界冥想及急救咒語
冥想練習
如果你對西方巫術比較熟悉,這裡也有一個「開啟保護罩」的冥想練習,你可以試試看:
- 找到一個舒服的姿勢,站坐臥皆可,讓自己的身體感覺穩定。
- 如果你需要更專注,可以將眼睛閉上。
- 觀察呼吸,讓自己的呼吸節奏稍微慢下來。
- 想像胸口有一顆白色光球,每次吸氣讓光球變大,每一次吐氣讓光球變亮。
- 將光球的光充滿胸口、擴及全身。
- 再由全身往外溢出至空間。
- 擴展到想要設立保護罩的空間大小,將光球的光轉化為具體的空間形狀
(箱子、帳篷、房子)。 - 左手放在胸口,右手放在下腹部,感受自己在光中安住。
- 念肯定語「我是安全的」三次。
急救咒語
若是真的遭到外邪侵擾,我認為使用歷史悠久的宗教咒語最有救急效果,因為他們集體意識累積而成的願力最為龐大。
- 佛教:光明真言
有滅除罪業,幫助眾生超脫的效果,因此也常用於驅離和度化靠近身邊的無形眾生。 - 道教:金光神咒
可淨化避邪、安定心神。若以經文內容來看,屬於防禦魔法。
防護罩冥想、咒語和礦石可以互相搭配使用,請以方便舒服的方式為主。我自己的話,因為不想波及單純路過的透明朋友,日常如果沒有去特殊的場合,只會在回家路上的捷運裡或進家門前使用這些護身魔法。
結語:心懷愛與感恩乃是無敵
鬼月並不是恐怖的月份。在各種習俗和儀式都能看見現實生活與靈性探索的交會點。在這段期間,我們透過對無形眾生的供養,以謙虛的包容的態度,展現對宇宙萬物生息的愛與尊重。
當我們以敬畏面對未知,以善念祝福一切有情眾生,無論在什麼樣的時空背景和季節變換裡,都能找到內心安定的力量。
祝福你也能在這個月份平安快樂的享受這個跨越維度的大型嘉年華。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別忘了分享給在鬼月不知所措的朋友,給他一份安心的力量。也可以留言和我討論你在意的鬼月禁忌和習俗迷思。我們的 PODCAST 頻道〈千禧不成仙〉將在 8/29 上線鬼月特輯,我會親自帶大家進行保護罩冥想,還有親身經歷的鬼故事說給你聽。
最後請記得按下喜歡、收藏並免費追蹤我的沙龍,我們下個主題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