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五月中。《韻會》曰:夏,假也;至,極也;萬物於此皆假大而至極也。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一年之中,太陽升得最高、白晝最長的一天,就是夏至(Summer Solstice)。這天不只是日照時間的轉折點,更是靈性實踐者的重要節日。在古老的文化中,夏至象徵著陽性能量的頂點,是太陽神性顯現的極致時刻。
午後大雨滂沱無法澆熄的熾熱,萬物在此時節都盡情享受白日的照耀,頌讚生命的活力與光明的勝利。此刻的你,是否也站在人生的某個頂點上,思索著如何燃盡這份盛放,迎向接下來的轉變?
讓我們從夏至的時空定位出發,逐步走入這個充滿光與火的明亮節日。
夏至在年度之輪中的位置
在年度之輪(Wheel of the Year)的八節點中,從春分以來,經過五朔節,陽光不斷增強、生機蓬勃,夏至站在這條路徑的最高點,象徵絕對的光明,是陽性能量達到巔峰的時刻,與冬至象徵太陽重生相對。但這個頂點,同時也象徵著開始下坡的旅程——從夏至之後,白晝逐漸變短,陰性能量慢慢回歸。
夏至象徵的是太陽的鼎盛與轉折。如同每一段榮耀與綻放之後,都蘊藏著蛻變的伏筆與轉化的智慧。
夏至的象徵意義
陽性能量的巔峰
夏至是一年中陽性能量最旺盛的時候,象徵著:
- 行動力與創造力的頂點展現你的內在火焰:
在這一天做任何想嘗試的事情、腦力激盪或藝術創作都很好。 - 愛的流動和慶祝:
延續五朔節的戀愛氛圍,繼續慶祝結合及繁衍的能量。 - 太陽神的榮耀與祝福:
可以連結各方太陽神冥想或祝禱,請他們帶領你面向光明,為你驅逐黑暗的能量。
例如拉、阿波羅、天照大神或是太陽星君(族繁不及備載)。 - 為內在轉化做準備:
檢視你目前行動背後的思維是否符合初衷或現況。
反思自己的上半年,為秋冬安排更符合的行動規劃。
在魔法實作上,這是一個適合釋放壓力、轉化累積能量、啟動願望的時刻。
在六月結束之前,也歡迎預約下半年流年運勢服務,讓接下來的 2025 走得更踏實。
血紅之火——聖約翰草

維基百科,由 Prof. Dr. Thomé, Otto Wilhelm
喜愛全日照的聖約翰草,採收期在夏至前後,因此在歐洲傳統中,夏至常與聖約翰草連結。這種植物具有強烈的陽性能量,花朵富含的天然血紅色油脂,被視為能驅邪、療癒、趨吉避凶的藥草。 在夏至時聖約翰草,被視為最具效力,常被製作成護身符、藥膏或茶飲,用來療癒情緒與強化自我力量。
現代醫學也指出,聖約翰草富含的金絲桃素有鎮定神經、舒緩緊張的效果,被應用於輕中度的憂鬱症輔助治療。使用浸泡油按摩則能舒緩筋肉緊繃與痠痛。
內服請諮詢專業醫師。
若有精油及浸泡油的使用問題,也可以留言,我會請露一併提供解答。
古北歐的仲夏節與文化延伸
在歐洲一些地區,夏至也被稱為「仲夏節」(Midsummer)。這是古時農村社會非常重要的慶典,許多傳統在今天仍被保留。可能是因為氣候關係,北歐地區的仲夏節習俗與五朔節相似,例如:
- 在田野中舉辦火祭,象徵驅邪與祈福
- 編織花環、戴在頭上象徵太陽之冠
- 點燃篝火、跳過火堆,代表淨化與祝願
- 青年男女牽手繞柱跳舞、尋找伴侶
這些習俗流傳至今,仍然充滿生氣與神性氣息。
電影《仲夏魘》的觀影提醒
說到仲夏節相關的影視作品,我想《仲夏魘》應該是小有名氣。
這部由《宿怨》導演艾瑞艾斯特(Ari Aster)所執導的電影《仲夏魘》(Midsommar)以一個虛構北歐社群作為背景,描述一對年輕愛侶前往一座遺世獨立的小村莊,參加一個每 90 年才舉辦一次的仲夏節慶典。然而,隨著慶典儀式愈發詭異失控,他們發現自己即將面對超乎想像的恐懼。

海報有很多版本,這張是我最喜歡的
此作品中引用的儀式、文化符號等雖然都是根據古代文獻或傳說加以創作,但不全是來自「仲夏節」,有很多是地方部落自己的傳統,或是一些詭秘的邪教傳聞,並不能代表歐洲的仲夏節文化,也不能為異教徒代言。
因為覺得內容各方面非常令人不適,所以我個人並不推薦,甚至覺得被 Florence Pugh 的美貌騙進去看很是後悔(笑)。不過如果是心理素值強健、對 cult 片免疫力甚高的朋友,有興趣的話還是祝福。
我想表達的是,許多影視作品會過度渲染異教文化、民俗信仰的獵奇之處,而不是去描述與自然共存的敬畏、謙卑和美感。一如《仲夏魘》表現的極盡駭人,但真實的仲夏節其實是一個與土地、陽光與社群連結的節日。建議觀影時保有文化距離與心理界線,也別忘了欣賞片中大量陽光、草藥、白衣服飾中所隱含的象徵語彙。
現代夏至活動與靈性實踐
世界瑜伽日
現代的夏至也被訂為「國際瑜伽日」,全球各地常在這一天舉辦戶外瑜伽活動。你可以選擇在白天練習拜日式(Surya Namaskar),用身體力行禮讚太陽。
拜日式對於瑜伽修習者一定不陌生,如果你從來沒有接觸過, 我挑選了兩個適合初學者的版本,可以在身體許可的範圍內跟著做做看。
底里牛斯山火典:與自然同慶
西班牙的庇里牛斯山地區,夏至會舉行古老的「夏至火典」儀式。居民將火把從山上帶下,沿路點燃火炬,村民們一起圍繞篝火慶祝夏至來臨。
這項傳統在 2015 年被列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成為一項由安道爾、西班牙、法國共有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提醒我們也可以在夏至之夜,點一盞蠟燭或燃起篝火,象徵延續生命之光。
結語:在盛放中預見轉化
雖然台灣的夏天很長,而且高溫主場似乎是七、八月的暑假時期,但日照最長的這一天還是不變的落在夏至。這個時期也正好是學子們結束一學年、成長到下一年級,或是畢業邁向新階段的日子;西方傳說,在六月結婚,可以得到茱諾女神的守護和祝福。
而這些身份的轉換都代表著旅程告一段落,雖然慶祝此時的成就,卻也知道這絕不是旅程的完結。
夏至提醒我們:在陽性能量最充足的這天,我們不只是慶祝光明,更為未來儲備勇氣與信念——即使身處高峰,也要開始準備用更好更喜歡的自己,迎接下一段精彩冒險。
願這段盛夏,成為你最閃耀的記憶,在寒冷季節裡持續為自己照亮前行之路。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歡迎在下方留言與我分享你最有感的段落、按個愛心,或訂閱我的沙龍,和我一起用節氣連結靈性生活,在自然的節奏上自在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