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投資市場中股市上漲的過程,通常最常被問到的是這四個問題:你覺得現在適合進場嗎、你覺得這波會漲到什麼時候、你覺得未來會回調嗎、你覺得價格會漲到多少?
但其實這四個問題並無所謂的正確答案,儘管我自己的投資思路很清楚,但我是不太敢對別人給出明確的建議,因為每個人的財務狀況與承受風險的能力與個性都不同,所以我的方式不一定可以套用到每個人身上,但我通常會給出一個投資方向,分析各種不同的情境,還有每個情境出現的機率,頂多再加上一個,如果是我的話,我會怎麼做,我的佈局策略是什麼,但最後也會加警語,這是我的投資方式但不代表適合你,僅供參考就好。
美股目前的經濟基本面簡要整理
在之前的文章提到雖然股市與幣圈不斷創高,但隨著情緒指標升高與基本面數據趨緩,隨時都要注意回調的風險,所以在資產部位總額創高的同時,我持續不斷地賣出風險資產部位轉為類現金資產(債劵、現金、穩定幣),以預防隨時而來的回調準備抄底,維持固定的風險/類現金比例。可參考美股與加密資產魔咒:8、9月的修正是否會到來。
週五鮑威爾Jackson Hole發言被市場認為立場放鴿,放寬了對未來降息的預期,主要是考量到經濟衰退的風險正在增加,特別是就業市場可能面臨的下行風險和GDP成長放緩,目前今年降息的機率為兩碼,與演講前並無太大差異,只是由鮑威爾的公開發言更加確定了利率政策的走向。

不過這應該是鮑威爾最後一次在Jackson Hole的發言,明年沒意外的話,就會卸任聯準會主席的位置,我認為他一直都面臨困難的決策環境,像是疫情、關稅、通膨與就業趨緩的兩難,但他試圖要保持聯準會的中立與獨立性,我認為他做的非常稱職,這一路雖然碰到不少困難,但也讓美國經濟保持穩健。
目前美國的經濟基本面確實出現趨緩,之前公布的就業數據,失業率小幅上升(4.2%)與非農新增就業數據降低(近三個月平均新增就業數降至僅3.5萬人),且連續申請失業救濟金人數近一年已經逐漸創高,顯示失業人口在找工作並不容易,需要花更多的時間來尋找工作,初請失業金人數近期也稍微上揚,目前就業狀態出現一個微妙的平衡:低招募、低裁員,顯示企業對於未來的展望逐漸保守,因為招募數不高,所以已經失業的人也很難找到工作,導致連續申請失業救濟金人數增加,但因初請失業金人數有增加但幅度不大,也指出美國企業的裁員狀況也不嚴重,但是這個平衡可以持續多久?聯準會似乎也預測到就業的風險已經增加,且出現脆弱性,若再有其他因素的干擾,可能就會出現就業失控的現象,為了避免發生這樣的系統性風險,看來9月份的降息勢在必行。
但也不是降息就一舤風順,因為PPI數據顯示通膨有增溫的風險,只是目前企業正在吸收成本,如果企業撐不住,遲早有一天會轉嫁到消費者身上,這時通膨就有可能捲土重來,近期公布的通膨數據確實已經出現僵固性,下滑的幅度並不大,所以聯準會確實面臨兩難,現在的利率政策看起來就像是在這兩大矛盾問題中(就業趨緩與通膨升溫風險)取得平衡點:可能的解法就是緩步降息。
所以趨緩的經濟是否能讓牛市繼續延長,降息策略便是重要的關鍵因素之一,只要牛市還在,回調的抄底就是勢在必行。
抄底的節奏
抄底是個不容易執行的策略,抄得慢怕資產突然漲上去,抄太快又怕資金打完,導致在股市繼續下跌的時候沒資金抄底,因為我們無法預測短期走勢,但我們還是要遵循大方向來制定抄底策略,牛市與熊市會有所不同。核心策略:長週期看總經、短週期看情緒。
- 你必須先判斷現在是牛市還是熊市
下面的圖表是SP500近5年的走勢圖,這張圖顯示了兩個牛市(藍色線)和一個熊市(紅色線)的走勢,牛市的特色就是Higher High、Higher Low:有更高的高點與更高的低點,熊市則是Lower High、Lower Low:更低的高點與更低的低點,所以你要先認知現在的市場氛圍是什麼?牛市或熊市?不然你在熊市太積極於抄底,結果越抄越底,股價就像看不到的無底洞,更慘的是,若是資金急於打完,反而容易死在股市修正的半山腰。

在牛市的抄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