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的晚餐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好久沒有一個人獨處一整天了。

早上動完身體,下午找到一部好喜歡的電影《舌尖上的禪》,真是感謝公視+!(公視+有很多優質的電影和戲劇,只要註冊登入就能看,真的是很棒的資源!這個暑假女兒愛上小公視的《妖果小學》,也是一部優質的動畫唷!)

《舌尖上的禪》是我喜歡的慢節奏的日常氛圍,我很喜歡看主角洗菜、做菜的過程。這部片的時間線是跟著節氣在進行的,雖然我到現在也沒搞懂每個節氣要做什麼,但我一直很喜歡這種跟著自然,跟著天地生活的節奏。

每次看日劇我都很不習慣日本的菜色,可能我很習慣的覺得餐桌就是要很多菜色才是豐盛,所以一開始看到松隆子(女主),吃到看起來像柿餅的東西露出幸福的表情,我忍不住想:有那麼誇張嗎?

但看著看著,好像越來越能理解那個幸福感。

男主角自己獨居在山中,自己勞動種植、採集、料理食物,而在大自然中自然生長的蔬果,是最滋養也最有生命力的,而他也用像是醃製這類的方式保存這些食材,這讓每一餐的食物都顯得珍貴。

男主角說:「活著就是要勞動,而勞動就會餓,肚子餓的時候食物最好吃了!」

我其實也有過相同的體會,當我看著影片中那些勞動的過程而帶來的食物,完全理解男主角吃飯前好好坐著,對著桌上的料理雙手合十的那句:

「いただきます(itadakimasu)」

這句話並非單純的「我要開動了」,它其實比較接近「我收到了」,收到食物本身、大自然的恩典和製作食物的人的付出;日本人吃飯前雙手合十說「いただきます」,是在感謝收到這些。(這不就是AC在講的接收!)

晚餐原本有點懶得煮,但想想可能是我對煮飯有個框架,覺得煮飯就是要炒呀~要很多菜呀~要色香味俱全呀~我想不如來學習一下影片中的精神,有什麼吃什麼。

於是把冰箱剩的娃娃菜拿出來殺青、涼拌,冰了幾天的地瓜切片(這地瓜是管理員大哥送我的,人家自己種的地瓜),這樣簡單弄一下也是好吃,搭配之前煮起來冰的桑葉甘草茶,吃完覺得很清爽滿足。

原來豐盛不一定是很多、很滿才是豐盛。

豐盛是一種狀態,是能看懂每件人事物背後的恩惠,願意接收也懂得感恩。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Dita Chang愛聊聊
0會員
13內容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