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的夜,總是以霓虹編寫無聲的詩。
燈火流淌過林小曦低垂的側臉,她凝視手機荧幕,指尖遲疑地滑動。
今天是唐海辰的生日,她的心情卻像一幅未乾的水彩,模糊而安靜。唐海辰——他是教室裡那道遙遠卻耀眼的光,成績頂尖、眉眼清冷,也是她心底默念多次的名字。
她早知道他不愛喧嘩,寧願窩在書堆構築的城堡裡,卻從未想像,那樣的他,也會害怕孤獨。
他們從國中相識,穿過操場上奔放的歡笑,也跨過課堂裡沉默的空白。
她仍清晰記得:運動會那天,他意外跌倒,膝蓋滲出血痕,是她蹲下身,替他輕輕包紮。
那時的唐海辰,眉頭緊蹙,像是拒絕了她的關心,卻又在眼神中洩漏一絲動搖。
如今高中即將落幕,她與他的距離,卻像台北天空的雲:
有時明亮靠近,有時又忽然飄遠。
她試著走向他,總在無形的牆前悄悄停步。
小曦輕輕嘆息,抬頭望向夜空。
繁星安靜閃爍,卻沒有一顆願意為她墜落。
她忽然想起唐海辰曾說:「流星雨最美的時刻,是它願意燃燒自己的那一秒。」
這天放學後,她悄悄買了他最喜歡的巧克力蛋糕,指尖微顫地捧著,走向教室。
燈光溫黃,同學三三兩兩笑鬧著離開,只有唐海辰仍獨坐桌前,垂眸疾書。
她走近,將蛋糕輕輕推到他桌緣。
「生日快樂。」聲音輕得像怕驚動空氣。
他抬頭,眼中閃過一絲訝異,接著化為淺淺的笑意。
「謝謝。」他接過,指尖不經意擦過她的。
「你今天……還好嗎?」她問得有些笨拙,臉頰發熱。
他望著她,目光不再像以往疏離,而是微微彎起:「嗯,還好。」
語氣輕軟,像傍晚吹進窗的風。
從那天起,他們之間彷彿悄悄打開了一扇窗。
她逐漸發現:原來他也怕被否定、怕夢想落空、怕一個人的時候世界太安靜。
他們開始一起走過台北霓虹點亮的巷弄,坐在校園老榕樹下分享耳機,也在圖書館角落並肩尋找答案。
他們交付彼此的心事,像緩緩拆開信的封緘——
原來孤獨可以因為另一人的聆聽,變得輕盈。
然後,那一夜來了。
台北夜空忽然落下罕見的流星雨,光點如鑽石灑落,彷彿宇宙為他們傾倒了一整座銀河。
唐海辰與她站在學校露台,仰頭靜靜看著。
「是流星雨。」他輕聲說,聲音幾乎融化在風裡。
「嗯。」她點頭,沒有說出口的是:
這一刻,她彷彿看見了他心裡也有一場無聲的燃燒。
流星劃過天際,標記了他們的十七歲——
脆弱與勇氣並存,孤獨與理解輕輕碰撞的年紀。
他們都知道,人生還很長。
而未來,會有更多這樣的夜晚:
有人願意陪伴,有星願意墜落。
(全書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