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五年前開始/每年快到我生日的時候都會有人寄信來給我/每次都會寄給我像是暗號的東西」
少年來到和歌山的藝廊,問老闆這裡是否有屋頂,能不能上去看看。老闆以同行為條件帶他上樓。不遠處的港口傳來汽笛聲,少年心想,這大概就是「禮物」了,接著向老闆說明來意。然而他對禮物的解讀和餽贈者並不相同(一如觀者面對畫作),他在彼時彼地的收獲也不只禮物本身。



megumireland稱之為「地產漫畫」的本作,就像是一件意料外的駐村作品。為了24年八月於和歌山藝廊「norm」舉辦的雙人展,作者前往場勘,當下就迷上了藝廊所在的百年古蹟「舊西本組總公司大樓」。儘管預定舉辦的展覽是繪畫、陶板畫、陶藝為主的展覽,作者還是興起幫這棟建築畫一篇漫畫的想法,並付諸實行。由於臨時起意,製作時間不足,於「norm」的「座標」展實際展出的是漫畫分格草稿,同年十一月才獨立出版完整版漫畫──而且是請同大樓內的設計公司設計、印刷裝訂交由該大樓三百公尺外的公司,於是漫畫在物質面也成為一種地方特產。而今年滿滿漫畫節推出的中文版則是作者來到台北當地印製的。




說到轉化經驗所得的作品,我們容易聯想到窺奇視線和悖德者一起跳的舞。讀者獲准跨入他本應不可跨入的私領域,偷摘不見天日的事實。虛構還是會發揮作用,但主要是在各種銳角、突起物鋪上軟墊,避免誰受重傷。然而megumireland的這個短篇卻是以完全不同的機制運作。空間帶給他的感動是作品起點,甚至作者本人也在故事中登場,不過發展出的漫畫並不是關於感動的闡述或更深入的自我揭露。沒有誰被請進昏暗的小房間。相對地,虛構的力量,令實際上(作者場勘時)並不在場的人在場。看到景色的現實當下,作者大概很希望家人也在吧?於是在故事中,作為受贈者的家人,自行走入了要給他的「禮物」中。

分格草稿

後記其中一頁
再往後一層,乘載故事的這部漫畫也成了一份禮物,贈與給雞犬升天的不特定讀者。如果你期許自己對巧合與交會的可能性抱持希望,必定會聽見它的呼喚吧。
|作者簡介|
megumireland メグマイルランド
漫畫家,畫家,插畫家。小學時代在佐賀度過,以當年記憶為本畫出的《水邊的故事》曾獲文化廳媒體藝術祭選為推薦作品。另外曾獨立出版多部作品。目前正於MAGAZINE HOUSE的漫畫網站SHURO連載《棕梠樹下(棕櫚の木の下で)》。
IG/X:megumireland
|書籍規格|
尺寸:A5
頁數:114 (中譯漫畫+原文分格草稿)
出版社:作者獨立書板
出版時間:2025年4月
有意購買請至店頭,或私訊社群網站洽詢網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