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桃園人的信仰中心景福宮「大廟」旁,有間歷史悠久的派出所,如今轉型成為城市故事館,繼續守護著老城的記憶。

跨界跨世代的複合式派出所
大廟口派出所一如其名,是位在桃園「大廟」景福宮附近的派出所。日本時代,在桃園街長簡朗山發起的募資下,1927年建立起這間派出所,並使用直到1996年。當初會選在這裡建立,正是因為旁邊是大廟,警察能就近監視民間活動。

細看大廟口派出所正面,可以看到兩種不同的徽章
如果你有走到二樓參觀過,會發現那空間並不算大。當年從民生議題的商議到日文課,都曾在那看過去10多坪不到的空間舉行,聽說曾經最多擠入一百多人在此開會呢!
獨特街屋派出所 守護老城記憶的本島第一所
大廟口派出所除了有著內在複合兩個時代、官方與民間組織的獨特,其外觀也非常特別。以木構架寄棟屋頂敷設有日式黑瓦及鬼瓦裝飾, 結合西式煉瓦紅磚、洗石子與鋼筋混凝土呈現獨特的和洋建築風,更為罕見的,則是在於它有亭仔腳這樣很台灣的設計。當年落成時非常氣派,更被《台灣日日新報》喻為本島第一所。
後來在1930年代,順應著這座派出所,左右兩側也建起有騎樓的街屋,讓整個街區充斥典雅氛圍。

過去大廟口派出所是獨立一棟
可惜隨著時代變遷,大廟口派出所逐漸損毀,並被加上許多實際但不見得有美感的綴飾,如正面重新貼設警察局常用之紅白相間磁磚,木構屋頂由於蟲害及年久失修嚴重腐朽,直到2016年全數塌陷,僅存少量破損木構件及鐵件,更隨著警察局搬移,而變得荒廢。
好在2017年起逐漸修復,將往日「本島第一所」的榮光再現。如今以舊城故事館身分重新問世,靜靜的在大廟旁訴說桃園老城區過去的繁榮。近年兩側街屋也開始做立面的更新,力求回復過往風華。

大廟口派出所在修復前的樣貌。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走進派出所 認識桃園過往風華
近來大廟口派出所陸續有豐富的新展覽,帶領人們認識桃園過去光景。如一樓的「曾經的本島第一所:大廟口派出所常設展」,介紹大廟與大廟口派出所的故事,還有那些影響桃園發展的在地仕紳們。
二樓則有最新的「桃澗時記:桃園舊城人文史地歷史調查研究計畫成果展」,特別規劃陳合發家族、彭家泰益商行與吳家信東商店的「三大家族」專題,也重現特殊街區的歷史場景,從歷史、產業、建築到庶民生活,全面呈現桃園發展的文化脈絡。

二樓最新的「桃澗時記:桃園舊城人文史地歷史調查研究計畫成果展」。圖片來源:桃園市政府
上次到這參觀時,聽到導覽的老師講到過去這有一面鍍金的警徽,是還作為警局時大廟送給派出所的。如今那個警徽不知下落,成了歷史的遺憾。
我想那輝煌的過去或許不再,我們也無法在實際看見、實際體會那年代的繁華。但透過把老建築活化、把老記憶展現出來,人們找不到鍍金的警徽,但能夠從這些故事中,發現許多珍貴如金的城市印記。
大廟口派出所
- 地址:桃園市桃園區中正路198號
- 開放時間:每週二至週日上午 9:00—17:00
參考資料
- 桃園市歷史建築「桃園大廟口派出所」調查研究暨修復及再利用計畫成果報告書
- 桃園市政府
-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