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桃園機場東南側,曾有座空軍基地,是早期兩岸對抗的最前線。後來,這座基地撤出,被指定為古蹟,修復活化再利用為「桃園航空城博物館」。這個七月,曾經風雲的基地部分設施將對外開放,展出那些轟轟烈烈的歷史。

「兩岸」最前線 從神風特攻隊到黑貓中隊
桃園這座空軍基地很早就已建立,他的故事可以追溯至1944的戰爭末期。大日本帝國為了得勝,不惜犧牲自家飛行員性命也要摧毀敵人的「特別攻撃隊」,就從這個「桃園飛行場」起飛,奔向「對岸」的美國。
戰後,台灣島上換了新的統治者,曾經被做為敵人的美國,轉變成最重要的盟邦。1955年,美國空軍第44戰鬥轟炸機中隊便部署至「空軍桃園基地」,後續又陸陸續續派戰機過來,對抗「對岸」的中共。也因此,基地附近常會出現外國人身影,惹得當時鄉下孩童的注目,如士官長請老外到家裡用餐,也引來全村孩童的圍觀。除被當吉祥物,這些阿啄仔還會舉辦聖誕餐會,端上豐盛餐點,邀軍眷孩子來吃大餐,看卡通,甚至扮起聖誕老公公跟孩子合照。
到了1961年,為了持續監控中共動態,台美合作「快刀計畫」(Project Razor),美國提供U2等飛機、訓練和技術,而台灣出飛行員赴美受訓,以「空軍氣象偵察研究組」名義成立35中隊,駐紮於桃園基地。隊員陳懷生以在韓國美軍基地受訓時常去的酒吧為靈感,設計出「黑貓」隊徽,而稱為「黑貓中隊」。

黑貓中隊的機棚。圖片來源:桃園市政府文化局
傳奇黑貓 不賣阿媽賣共匪情資
黑貓的隊徽除了可愛,也充滿著設計理念。如黑貓造型代表U-2機身正面,金色貓眼代表高空偵照相機,貓鬚代表偵測天線,紅色襯底則象徵被赤化的中國大陸。
為什麼美國不自己從台灣的基地開飛機去偵查就好?原因在於,U-2機身輕、機翼長,飛行高度是一般飛機的兩倍,起飛、降落都不易操控,「超速」和「失速」之間僅差10浬。而在上頭的飛行員,還必須穿著類似太空裝的壓力衣和頭盔,進食、排泄都需要靠特殊裝置,也因為這樣的操作困難、危險度高,美國不考慮送自己人飛上鐵幕的天空,而透過CIA聯繫中華民國政府,才有黑貓中隊的誕生。

U2偵察機。圖片來源:美國政府
黑貓中隊可說是台美合作的典範,也是那段期間防堵中共威脅的重要偵查兵。黑貓中隊前後僅28名飛行員,執行220次任務,共折損10名飛行員,2名受俘。其中如今台北的懷生國小、新竹的載熙國小、宜蘭的南屏國小等,都用校名記憶了那些犧牲的黑貓烈士。
成立13年間,黑貓中隊偵查了中國兩次核試爆以及各地的重要軍事設施,但最後因為美中關係改善,在1970年後停止任務,1974年中止計劃。

前桃園空軍基地設施群。圖片來源:桃園市政府文化局
見證大歷史的舊基地 逐步開放
除了黑貓中隊,在這裏的空軍第五大隊,於1958年最緊張的八二三炮戰期間,曾以F-86軍刀戰鬥機擊落中共21架米格機,獲頒榮譽虎旗,為中華民國空軍唯一擁有此榮耀的部隊。
當然,也曾有遇過敵人來降的情況。如1962年,解放軍海軍航空兵第6師第16團3大隊8中隊飛行員劉承司便駕駛米格機飛抵桃園基地投誠;1965年還發生解放軍空軍李顯斌飛到此地投誠,但因降落時鼻輪折斷衝出跑道,造成飛機毀損,而同機被他挾持副駕駛李才旺雙腿骨折、後艙射手廉保生自殺身亡的事件。

反共義士李顯斌投誠事件現場照。圖片來源:國家文化記憶庫
這是個充滿傳奇的地方,見證了兩岸的大歷史,甚至是世界的大歷史。但2013年基地部隊都已撤出,後來轉型為古蹟,才沒有在航空城的大開發中被消失。
這個7月底到8月底,轉型為博物館的前空軍桃園基地設施群將啟動試營運,當時黑貓中隊駐紮的機棚已緊急修復,而另外飛行員緊急起飛待命地點的「05警戒區機庫」,將展出首波展覽,內容包含F-104戰鬥機及空軍先驅周至柔將軍文物特展。
在21世紀,雖然整體的環境跟當年有所不同,但我們仍時時刻刻要警惕著一旁的中共。當年那些駐紮在此,對抗中共的空軍勇士們,他們的故事都值得被我們認識與記憶。而空軍基地在此,與在地產生的交織,也是獨特而不應遺忘的風景。如有機會到大園,在見到想像中的航空城成真前,不妨也來這裡認識一下曾經的故事。

前桃園空軍基地設施群。圖片來源:桃園市政府文化局
前空軍桃園基地設施群
地址:桃園市大園區建國十一村129號
參考資料
- 維基百科
- 桃園市文化局
- 桃園市政府
- 劉先昌. (2023). 蛻變的基地與眷村家園. 文化桃園, 33, 16–19
- 獨立評論@天下,2019.1.16,【投書】大東亞戰爭、國共內戰、冷戰下的「桃園空軍基地」
- 故事,2022.12.21,開箱前空軍桃園基地內的「秘密單位」:守護臺灣的鐵翼英雄,與大園交織數十年的黑貓傳奇自由藝文,2025.6.18,桃園航空城博物館7/24試營運 首展F-104戰機、周至柔將軍文物特展
- 研之有物,2021.3.8,冷戰最高機密「黑貓中隊」:神秘的空軍偵查照,如何化為科學圖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