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可口消暑的黃梅啤很搭《熱天酣眠》的調性。
能夠拎著啤酒跟小吃一邊看舞台劇,觀劇體驗實在太加分。而阮劇團《熱天酣眠》的體質,正適合出現在宮廟祭典舞台,大家在台上鬧烘烘打成一片,台下觀眾置板凳嗑瓜子哈哈大笑。
莎士比亞的《仲夏夜之夢》走入台灣民間文化,變成了山神海神為了信仰主導權針鋒相對。被操控感情的四人,似乎也與原著不同,在最後悵然若失,茫茫然間想要重新認識所謂愛情,也不知是原本在魔法控制下自以為真心的廝守比較「幸運」,還是醒轉過來的失措比較「慶幸」,畢竟談戀愛並不總能一個蘿蔔一個坑,真心總是幾家歡喜幾家愁。
- 把海神侍女控成舔狗、沒演成主角一言不合把廟公放逐於現世外的好爺令人瞠目結舌,相較之下亂點鴛鴦譜的出包也只是小巫見大巫啦。
- 最後還是讓海山廟與山海宮並掛,甚至海山廟掛在山海宮之上啦。
- 無甚功底名氣,拙拙但認真而且享受又投入把酬神戲演完的咱劇團簡直可圈可點。
- 其實有一半是衝著何a來的,何a認真且敬業,勾錐。

咱們台通的何a,論氣場跟自帶的喜感,自然是一點閃閃發光奪人眼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