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的無聲紀實》,這是系列作中唯一的青春校園戀愛。
也是唯一沒有想太多,就順著感覺寫下去的一篇。雖然有畫心智圖,但畫得超簡略。
整個故事從「每天在手帳寫下一句」這個故事設定出發,想寫一篇很日常生活感的故事。
初期人設就只有:
林語婕:高二,文具控
邱承諺:高二,攝影社社長
甚至社團是臨時查哪個社團比較熱門來決定的,差一點就選熱音社或話劇社,但主角是 I 人所以選了比較低調的攝影社。然後,加上一個兩個人其實小時候就認識的設定。
再來就是設定了這個故事要用第一人稱書寫,強化沉浸感。
然後就開始寫了⋯⋯一開始邱承諺其實被我寫成一個不那麼討喜的傢伙。
但我先跑去畫封面圖,這是《島嶼戀歌》系列的第一張圖,雖然只是草稿,但男生被脆友們盛讚很帥。

說實話,我有點嚇到⋯⋯真的有那麼帥嗎?
畢竟我在這之前都在畫阿爾克斯和海斗,技巧太爛,他們從來沒被人說過帥。
後來的程式語言故事,本來設定是一堆帥哥美女,結果因為懶得畫畫,變成半棄坑狀態。
朋友和路人的鼓勵真的對創作有極強的推動力。
就只是這一波對男主角的誇獎,給了我認真寫好這個故事的能量。
我努力構思了一個特別的構圖,拼命把圖畫好,只差那個字真的寫得很普通。(因為是有台灣味的故事,一直有股衝動想把「的」寫成「の」)

——草稿——

——完成版——
因為花了一些時間讓人物在腦中活起來,這一對寶,幾乎自己就把劇情演好了,我花更多時間是在研究Nikon FM2和台中景點。
雖然我本身是個身分證號 B 開頭的偽台中人,但我對台中的了解超級少,除了Google,也花了一些時間在詢問身邊的台中朋友。
原本最早的故事構想,那場外拍活動是跑去逢甲夜市的,人群和光線使得拍攝難度大增,過程中可能發生一堆很鬧的事,比如校花的奶茶打翻,女主角偷跑去排隊買雞排。
然後,因為篇幅和時間軸很難兜上,整個把夜市放棄了,改成在夜市附近的居酒屋慶功。
那段劇情偷渡了我自己的奇幻小說裡的梗(有一種像汽水一樣的酒那一段),假裝林語婕看過我的小說。因為當時在三平台連載,那個平台名稱的文字有三個版本!這也是創作過程中的一個小趣味點。
既然提到三平台,就順便說一下我遇到最複雜的問題。
因為每一話的開頭都是「林語婕在手帳昨天的格子寫下的一句話」,我想把那句話呈現得像是真正出現在格子裡的感覺。
在網路上找了一些用文字呈現裝飾邊框的效果,然後確保它能好好寫入一句話,但不要被斷行。在Google文件完成之後,上到三平台才發現,每個平台都不一樣,框框整個壞掉。
甚至有的在編輯和送出後都不一樣。
於是又花了些時間調整格式,三個平台各有一種格式,還要確保電腦和手機看起來一樣沒有亂掉。
手機和電腦版的這部分, Penana 無法順利調整好,最後只好捨棄格子左右兩條直線。
故事中間那個「居酒屋發生了什麼事」,我一直在掙扎,很怕寫出來讓讀者感到不適,一度想放棄這個過於衝擊的情節。
但後來想了一個不直接明講的方法,雖然還是有讀者因為想像了那個情景而感到不適(抱歉),但我沒有後悔留下那段情節。
這對男女主角是五個故事中最王道典型的設定,比較可能會沒特色,幸好寫完覺得結果還不錯。
有些部分我自己都寫到快哭。
這故事的核心是「記憶」,林語婕一直覺得只有自己記得最多,但讀者都看得出來,對方根本記得很清楚,看著女主角自己耍笨的趣味。
順便說,今天自己再去找草稿考古時,才想起來,《島嶼戀歌系列》是一共五篇這件事,是《心的無聲紀實》在 7/10 寫完時決定的。當時做了這個決定,要再寫三篇,全部都要在八月底前寫完,全部拿去參賽。
結果後來,從《心動的起伏曲線》一路寫到《用浪花與夢的記憶寫下愛》,只花了一個月,在八月初就寫完了。


最後,再次提醒,本作回饋活動的問卷填寫至九月底為止,贈品貼紙數量有限,先填先得。
填寫網址如下:
https://forms.gle/MSj9LGL1E2tMv9o18
下一篇是第三部《心動的起伏曲線》的創作花絮。
那麼,我們下次見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