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大型博物館或美術館等級的照明,在建築陳舊的台電金水基地裡,窗外映入的自然光是奈良美智這個展覽最理想的打光--可能是我來看展的這天天氣好陽光足,每個昔日員工宿舍的小房間裡掛上的畫,都被天然的窗外光線襯托得清晰鮮明、耀眼動人。

展場有好幾間小房間,偶爾,奈良美智會替牆面換點顏色,多數是刷白、少數幾間則有醒目的色彩,例如粉桃紅或橘色來烘托作品... 這個布展配色巧思展現藝術家敏銳的色感及獨到的美意識。生來一向不喜歡粉色調、更害怕桃紅色的我,一踏入一大面牆被刷上粉桃紅的房間、心頭隨眼球一振,突然神奇地感覺到,粉桃紅也不如我心裡以為的那麼難入眼,用紅色傳達畫中女孩憤憤不平、磨刀霍霍的氣焰,是剛剛好的傳神。奈良美智曾在過往某次專訪中表達自己對威權是打從心底厭惡的,他將這股厭惡化成畫布上眼神兇狠、不時亮出刀鋒或抽起香菸睥睨一切的小女生,表達弱者也想與現實狠狠對抗、拚個輸贏的心聲。
繪畫,不論是以色筆素描或塗鴉、還是以壓克力作畫於畫布或木板表面,是奈良美智最廣為人知的創作形式。他有很多小尺寸的圖畫是畫在信封上的,有些信封甚至有拆封、壓毀、黏貼的痕跡,紙質品相並不完美,但他仍可以在這些多數人會不假思索直接拿去回收的垃圾般的紙張上自由隨興地畫畫,畫出能讓觀畫者各自對號入座、找到情緒共鳴、很有既視感的小女孩頭像,這些女孩們其實都是藝術家內心對這個世界的各種思索或情感的投射代言人,彷彿也在替你我日常生活中許多感受出一口氣似地、勝過千言萬語。
除了畫圖,雕塑也是奈良美智創作表現形式重要的其一! 其實,求學時期的他曾應屆考上東京造形大學雕塑學系,因為一個他至今想不起來的原因(!)沒辦理入學;但在該校任教的一名雕塑家看見他的才華、力邀他到雕塑學系的工作室看看--這個意外的參訪勾起奈良美智想積極創作的慾望與企圖,後來歷經重新報考、重考等的幾番輾轉,他進了愛知縣立藝術大學美術系讀到研究所畢業,爾後負笈德國留學、一待12年--期間他遇見對他啟發甚多、本身以雕塑見長的恩師A.R. Penck(1939-2017,德國新表現主義藝術家),看奈良美智在其陶藝或雕塑表面的圖畫,再回看Penck的作品風格,會發現Penck這位特立獨行的鬼才,真的影響他的徒弟頗多!
因為展場係台電以前的舊建築,有些昔日的老設備或標語告示,仍被原封不動保留,提醒前來觀展的人們莫忘這裡過去的歷史。海邊日照總是強烈,部分窗戶被貼上隔熱紙,我拿起自己相機隔著一扇隔熱紙被貼得比較厚的窗拍海景照,意外拍出有如底片般的質地,雖然對焦糊掉、卻不捨刪去。這個觀展場域塑造出的氛圍,很能帶動其間的觀者也創作興致大發,邊看展、邊自己看出甚至創作出自己專屬的趣味...

展場尾聲~在最高一層樓(4樓)的一個房間內,部分牆面被刷上橘色,把這幅畫襯托得很有意境。

小小的River Side彩色sketch~

非常喜歡這幅大大的River Side,盯著它看了好久,很能讓心情冷靜、沉澱下來的畫作。

展場後段部分牆壁被刷上橘色的那一間,這幅畫特別引我注目--它,明顯的不完整,缺了頭與部分上半身、只剩振臂疾呼的一半身軀、雙腳俱全其中一腳還噴著氣呼呼、很有力的氣呢...
腳底下那段日文,非常耐人尋味:
あきらめたって人生の長さは変らないんだぜ!
「就算放棄,也不能改變人生的長度!」
人生旅途中,多的是會讓人心碎、不解、氣餒、感覺徒勞的人事物,但終究不能為此輕易放棄,繼續走下去吧,即使所見所感不盡如人意、也無法完美,但這一連串的不完美所交織出來的、裁是人間現實、才是人生的真滋味! 我想這是奈良美智在這個不完美、原本形同廢墟的展場裡,透過他的創作、想喚醒我們了悟的真實。
| 展覽名稱: 《跟著朦朧潮濕的一天去金瓜石》
| 展期: 2025/6/28~9/28 (採完全實名預約制、免門票)
| 地點: 台電金水基地(新北市瑞芳區洞頂路36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