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來美食(1268)在2025年法人說明會中公布,上半年營收達31.51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5.2%,預計全年營收將超越2024年的59.3億元。公司擁有19個品牌、52家餐廳,積極展店與數位轉型,規劃汐止中央工廠與多品牌拓點。儘管電費與工資上漲影響獲利,漢來透過精準選址與AI工具應對挑戰,展現穩健成長潛力。
會議摘要
一、公司簡介與基本資料
漢來美食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碼:1268)成立於2003年,由漢來飯店分割設立為漢欣公司,2008年在高雄巨蛋成立首個館外據點,2011年正式更名為漢來美食。2015年補辦公開發行並登錄興櫃,2017年順利上櫃,2023年在台北南港漢來飯店設立南港分公司。公司實收資本額為4.22億元新台幣,總部位於高雄,業務涵蓋中式、西式、日式餐飲、宴會廳、飲品、烘焙及電商領域。
公司發展沿革與經營數據:
- 門店數:從2003年的11家增至2025年的52家,持續擴展中。
- 營收成長:2003年營收5億元,2015年興櫃時達28億元,2017年上櫃時達32億元,2024年達59.3億元,創歷史新高。
- 每股盈餘(EPS):2003年為0.74元,2017年達7.47元,2024年突破10元達10.06元,2025年上半年為6.15元。
- 員工數:從2003年的425人增至2024年的2482人,反映規模擴張。
漢來美食以多品牌策略與五星級品質為核心,滿足不同客群需求,成為台灣餐飲業的重要參與者。
二、品牌概況與營收結構
漢來美食目前擁有19個品牌,經營52家餐廳,涵蓋中式、西式、日式餐飲及宴會、飲品、烘焙等領域。品牌與餐廳分布如下:
- 中式餐食(10個品牌,31家餐廳):包括福園(台菜海鮮,1家)、翠園/漢來軒(中價位粵菜,3家)、漢來名人坊(高階粵菜,5家)、漢來上海湯包(8家,為最多餐廳品牌)、漢來蔬食(5家)、精緻海鮮火鍋(1家)、上菜(片皮鴨專賣,3家)、溜溜酸菜魚(4家)、東方樓(頂級粵菜,1家)及五梅先生(線上蔬食品牌)。
- 西式餐食(5個品牌,11家餐廳):包括漢來海港(自助餐,6家)、島語(自助餐,2家)、牛排館(1家)、鐵板燒(1家)、PAVO餐酒館(1家)。
- 日式餐食(1個品牌,1家餐廳):弁慶(高階無菜單料理,1家)。
- 宴會廳(3家):位於高雄漢來飯店、高雄巨蛋及台北南港漢來飯店。
- 飲品與烘焙:大廳酒廊/café(4家)、糕餅小舖/日日烘焙坊(2家)。
- 電商部門:販售禮品類、冷凍及常溫食品。
營收結構(2025年上半年)
- 餐系別占比:西式餐食佔43%,中式餐食佔33%,宴會廳佔21%,其他(日式、飲品、烘焙、電商)佔3%。
- 品牌別占比:海港+島語(自助餐)佔41%,宴會廳佔21%,名人坊佔10%,上海湯包佔6%,翠園/漢來軒佔4%,漢來蔬食佔4%,上菜佔4%,溜溜酸菜魚佔2%,其他品牌佔8%。
相較2024年,宴會廳占比從19%增至21%(南港宴會廳加入及春節尾牙需求成長),上海湯包與上菜占比分別從4%增至6%及3%增至4%,主要因展店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