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歲源自中國明代神魔小說《封神演義》,俗稱《封神榜》,以姜子牙佐周滅紂、主持封神為主線 ,共編成三百六十五位正神。又分八部,上四部,雷、火、瘟、斗;下四部,群星列宿、三山五嶽、布雨興雲、善惡之神。第99回提及姜子牙命柏鑑:「引值年太歲至臺下受封。」少時,清福神用旛引殷郊、楊任等至臺下,跪聽宣讀敕命。子牙曰:「今奉太上元始敕命:爾殷郊昔身為紂子,痛母后至觸君父,幾罹不測之殃;後證道名山,背師者有逆天意,釀成犁鋤之禍。雖申公豹之唆使,亦爾自作愆由。爾楊任事紂,忠君直諫,先遭剜目之苦,歸周捨身報國,後罹橫死之災,總劫運之使然,亦冥數之難逭。特敕封爾殷郊為執年歲君太歲之神,坐守週年,管當年之休咎。爾楊任為甲子太歲之神,率領爾部下,日直正神,循週天星宿度數,察人間過往愆由。爾等宜恪修厥職,永欽新命。

太歲又稱太歲星君,太歲就是天上的木星,因為木星每十二個月運行一次,所以古人稱木星為歲星或太歲;太歲又稱太歲星君,或者歲君,它既是星辰,也是民間奉祀的神祇。一般人的年支,若與值年太歲相同,民間稱為犯太歲,和年支對沖者,則叫沖太歲;詩曰:太歲當頭坐,無喜恐有禍。因此,無論是那一種,在那一年裡必定百事不順,事業多困厄,身體多病變,因此,務必要拜奉太歲星君以保平安。六十甲子各有歲神輪值,而當年輪值之歲神稱為值年太歲,如想知道自己的值年太歲,只需找出自己在六十甲子所屬的名稱,便可找出自己的值年太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