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極限而生,為紀錄而戰
當你以為跑鞋科技已無突破空間,adidas 卻再次顛覆所有想像。2025 年,一雙無法參賽卻能改寫紀錄的跑鞋誕生了──Adizero Evo Prime X。這不只是 Adizero 家族的新成員,而是一場科技與人體極限的實驗成果。
在 adidas「Chasing 100」活動中,這雙鞋陪伴南非選手 Sibusiso Kubheka 跑出 100 公里 5:59:20 的驚人紀錄,正式進入「6 小時內百公里」的歷史時刻。究竟這雙被稱為「非法賽鞋」的 Evo Prime X 有哪些突破?是否真的值得收藏或上腳挑戰極限?以下為你一次解析!

Adizero Evo Prime X 設計與科技剖析
1. 60mm 疊層厚底:顛覆規則的設計
- 擁有高達 60mm 鞋底厚度,比 World Athletics 規範的 40mm 上限高出整整 20mm。
- 厚底設計讓跑者瞬間「增高」近三吋,不僅外觀霸氣,也意味著緩震與能量回饋將達到前所未有的水準。
- 在實測中,每一步落下鞋底都能明顯壓縮,藉此減少長距離累積的肌肉疲勞,對於超馬而言極具戰術價值。
2. Lightstrike Pro Evo 中底科技
- 採用最新的 熱塑性彈性體(TPEE) 材質。
- 官方數據顯示,相較前代跑鞋,回彈效能提升 5%。
- 同樣科技已在 Adizero Adios Pro Evo 上助力 Tigst Assefa 創下女子馬拉松世界紀錄,證明其可靠性與競技價值。
3. 取消碳板或 EnergyRod 結構
- 有別於 Nike Vaporfly、Adizero Pro 系列等碳板鞋,Evo Prime X 直接取消推進板設計。
- 仰賴厚底與中底泡棉的爆發力支撐速度,顛覆跑者對「穩定性」與「推進力」的既有認知。
4. 輕量化設計
- 儘管厚度驚人,鞋身仍保持輕盈,延續了 Adizero 家族一貫的「高速跑鞋」理念。
- 這讓跑者能在超長距離比賽中維持配速,而不會因鞋重過大而拖累步伐。
為何 Evo Prime X 不符比賽規範?
Evo Prime X 的誕生,代表 Adidas 並非要打造「合規鞋」,而是直接挑戰人類極限。- 鞋底超標:60mm 厚度比規範高出 20mm。
- 使用配速員:Chasing100 活動將採用領跑員輔助。
- 官方限制:這使得即便 Sorokin 跑出破紀錄成績,也無法獲得 World Athletics 認證。
但這正是 Evo Prime X 的獨特價值所在 —— 它是一雙專為「時間試跑」與「破紀錄挑戰」誕生的跑鞋,而非比賽專用鞋。
優缺點分析
優點
- 超厚中底帶來極致緩震,降低肌肉疲勞,適合超馬距離。
- Lightstrike Pro Evo 科技,提供頂尖能量回饋與高效率推進。
- 輕量設計 136g(男 US8),即使厚底也不顯笨重。
- 獨特收藏價值,前衛設計與挑戰精神讓它成為鞋迷焦點。
缺點
- 不符官方比賽規範,無法在正規賽事中穿著。
- 穩定性存疑,60mm 疊層可能對部分跑者增加側翻風險。
- 價格可能高昂,官方未公布售價,但勢必定位在高階市場。
- 實用性待觀察,尚未經過大規模跑者長期實測。
市場定位與未來展望
雖然 Adidas 尚未公布 Evo Prime X 的正式上市日期,但業界預期會在 2025 年底前登場。考慮到它的研發背景與限量屬性,價格勢必對標頂尖跑鞋市場,甚至可能超越 Adizero Adios Pro Evo 的定價。
對市場的意義在於:
- 樹立新標竿:將「超馬專用鞋」推向全新高度。
- 推動競爭:其他品牌可能也會跟進推出「非合規挑戰鞋」。
- 模糊界線:消費者開始思考「比賽鞋」與「實驗鞋」之間的差異。
適合哪些跑者?
- 超馬選手與紀錄挑戰者:想要突破距離與時間極限的跑者。
- 實驗型跑者:樂於嘗試新科技,不在意官方比賽規範。
- 收藏型鞋迷:重視稀有性與話題性的跑鞋收藏者。

Adidas
結論
adidas Adizero Evo Prime X 不只是跑鞋,而是品牌推動創新的象徵。它突破傳統規範,專為超馬跑者打造,擁有極致緩震、碳板推進與大膽設計,適合追求突破極限或收藏稀有鞋款的跑者。
- 如果你是超馬跑者:值得考慮,能在長距離中減少疲勞。
- 如果你是一般跑者:選擇 Adios Pro 系列會更實用。
- 如果你是鞋迷或收藏者:這雙鞋的話題性與稀有性極高,非常值得入手。
想第一時間入手 Evo Prime X?建議透過 iSALE美國代購 平台,享受國際同步上市的便利,確保買到正品並省去海外購買麻煩。
延伸閱讀
Hoka Mafate 5 評測:45mm 厚底、94% 高分表現的越野跑鞋
2025 Gore-Tex 防水跑鞋 10 大推薦|越野、公路、健走都適用!
上衣 x 鞋款一次補齊!adidas 精選品最低 4 折+開學季限定優惠
參考資料
Kate Kozuch. Apple Ring — everything we know so far about Apple’s rumored smart ring. tomsguide. August 27, 2025.
Malcolm Owen. 20 years of Apple Ring rumors continue with leaker’s lament. appleinsider. June 29, 2025.
圖片來自官方網站,版權屬於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