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跑鞋品牌on進入日本市場的歷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raw-image

之前整理跑鞋品牌「HOKA」進入日本市場的歷程,開始注意跑鞋在日本市場的動態,所以又發現了跑鞋品牌「on」。(聽說在慢跑界也是無人不知的品牌。我是以前都沒有聽過...)

後來在網路上查了on進入日本市場的歷程,感覺更適合台灣團隊在進入日本市場時的參考。(因為行銷預算低,一年只有幾百萬日幣) 而且恐怖的是,跑鞋要面對的競爭者是像「Nike」「Adidas」這些超級知名大牌。

如果是你,你會怎麼進入日本市場?

這篇文章是整理日本媒體訪問on日本代表的報導,來了解on進入日本市場的歷程,讓大家作個參考。

on來自瑞士的跑鞋品牌

首先,先簡單介紹「on」。on是來自瑞士的跑鞋品牌,成立於2010年。2021年在美國上市,市值約104億美金,2013年進入日本市場。下面把「HOKA」「on」做簡單的比較。

raw-image

on進入日本市場的操作

按照on日本代表「駒田博紀」(其實剛好在今年離職了...) 的說法,on進入日本市場分成三個階段:

  • 2015年-2018年「生存期」
  • 2019年-2020年「重建期」
  • 2021年-2023年「飛躍期」

上面不是寫on從2013年就進入日本了嗎? 怎麼沒有"2013年-2014年"的期間?

故事是這樣...

其實on最一開始是找代理商DKSH作日本的推廣。 (也是來自瑞士的公司,可能因為都是瑞士企業,所以on找DKSH協助進日本市場) 而當時在DKSH裡的負責on推廣的就是後來的日本代表「駒田博紀」。

當時DKSH撥給on的推廣預算只有數百萬日幣 (200萬台幣以下,不要說在日本,在台灣應該也做不了什麼事?) 所以駒田選擇的推廣方式是...自己跳下來參加鐵人三項比賽,透過SNS跟部落格,分享穿on跑鞋參加比賽的內容。

就這樣從2013年-2014年,透過這個方式,在鐵人三項的社群裡開始有了知名度...只是知名度 (還) 不等於營收...一年後,因為沒有達到預期的目標,DKSH決定解除跟on的代理合約。

雖然DKSH跟on解除了代理合約,但駒田覺得on在日本市場還是有機會,所以自己直接跑去跟on談,後來on決定自己設立日本法人,也任命駒田為on日本代表。所以on在2013年就一度嘗試進入日本市場,但對駒田來說,真正的開始是2015年on成立日本法人開始。

on在日本市場開拓的三個時期

  1. 2015年-2018年「生存期」: 不斷開發「實體店」,增加營收

這段期間叫「生存期」,為了讓on在日本可以活下來,這段期間on不斷地開拓實體店,增加營收。(on最開始把銷售主力放在線下) 3年下來,銷售on的實體店數達到500家 (主要以關東地區的運動用品店為主),營收也成長了10倍。

但是行銷上,其實跟最開始沒有太大的變化。同樣是找機會接觸跑步的社群,參加各種比賽,透過比賽的過程,在SNS上分享、互動,增加品牌認知度;也在各種比賽擺設攤位,直接面對消費者銷售on、也透過這些擺攤的機會,直接跟消費者互動。

同樣的行銷手法,加上總公司資金的加持後,多了媒體以及通路商的推波助瀾,所以讓on在這段期間有爆發性的成長。

  1. 2019年-2020年「再重建期」: 專注在協助實體店銷售

這段期間叫「再重建期」,相較於「生存期」時大量地開發新實體店,這段期間on專注在如何幫現有的實體店增加營收。因為on開始發現,雖然開發了很多新店,但有些新店下了第一次單之後,賣不出去或賣的太少,就沒有再下後續的單了。

所以on開始專注在協助既有合作的實體店銷售。具體來說,成立了「技術代表」的部門,專門到訪每一個銷售on的實體店,檢示店裡的風格跟on符合、店員是否了解on產品的特色、擺放的方式合不合適等,分享其他業績好的店家銷售的技巧,從各種方面來協助實體店銷售。

「在讓消費者愛上on之前,要先讓店員愛上on」。雖然透過線上影片等也可以說明,但on堅持讓「技術代表」跑遍500家店舖,一家一家說明。

raw-image


  1. 2021年-2023年「飛躍期」: 讓品牌認知度再提升

經過了「生存期」的實體店開放、「再重建期」的店舖銷售重整後,2021年-2023年是「飛躍期」,on要讓品牌的知名度再上一層樓,目標是擠進跑鞋的五大品牌 (前面有Nike, Adidas, Asics...)。

而方向是拓展「慢跑」以外的市場,例如推廣「休閒鞋」以及「登山鞋」等的鞋種跟定位,主打的是on本身原有的高機能,另外是重操「生存期」的舊業,積極地開發這些定位的實體店,並透過教育這些實體店的店員,進而推廣到一般的消費者。

從on的進入日本市場操作,學到什麼?

這邊開始是開放申論題,每個人的答案不一樣。這邊同樣按照我們的經驗,分享看完之後的感想、跟自己有學習到的部分。可能也可以跟HOKA的感想對比一下。

1.進入日本市場的經營都是需要時間
on最開始進日本市場時找的代理商DKSH從2013年開始推廣,2014年就解除合約...有嘗試過日本市場的團隊看了是不是蠻有感覺的?從HOKA跟on的歷程來看,第一個感想是市場的經營都是需要時間的,基本上如果是看業績,前兩年應該都會蠻想退出的。

而且也不是說,那我就等兩年,兩年後就一定有結果,重要的是 (或者說難的是) 這兩年要累積什麼東西,讓兩年後可以漸漸看到成長。

2.組織/關鍵人物的背景影響品牌/行銷的走向
跟HOKA比較起來,on的行銷手段或開拓日本的方式有些不同。HOKA的話,可能因為Deckers過去也在日本經營過其他品牌,在公關上比較有組織,所以從最初期公關稿的發佈、媒體上就有一定的曝光;而且在進入日本市場的前三年,就開始與馬拉松界的知名人物、選手合作、代言。

on的話從上面的說明可以看出,把比較多的資源放在店面的開拓、教育,(在prtimes上)沒有發什麼公關稿,也沒有跟日本選手作代言合作。這可能也是跟on日本代表駒田過去的背景是在代理商工作有關,比較熟悉通路銷售領域的操作。

3.參加當地展會的充分準備
這邊一個小插播。在另外一篇報導裡,有提到on在2013年參加日本當地的展會,整個展會下來只賣出17雙鞋子,所以後來代理商就決定解約不玩了。駒田回想起來,覺得自己太天真,以為只要把攤位布置好,產品擺上去,就會有人來買。

2015年捲土重來,再次參加同一個展會,駒田把on的品牌故事、想要傳達給消費者的訊息都準備好,事先也通知記者,而且直接請on的創辦人從瑞士飛來到日本參加展會,直接講給大家聽。

看到這邊覺得很緊張,我們7月也要在日本參加展會,但是認真程度很像還不夠,可能要再更積極地準備。

raw-image


以上是這次的整理跟分享。比起HOKA,似乎更貼近台灣團隊進日本市場時,會面臨的課題,跟可以執行的操作。希望可以給大家當參考。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日本Japan Insider裡面
26會員
27內容數
從「日本裡面」,分享日本商業資訊與進入日本市場的經驗,讓海外的團隊對日本市場有更多的認識。比較操作性的內容,適合針對B2C的實體產品市場,剛起步要進入日本市場的團隊。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隨著2024年巴黎奧運陸續曝光,多個大品牌紛紛使出渾身解術,透過創意吸引目光。文章介紹了6則與巴黎奧運相關的品牌創意行銷案例,從NIKE宣言、網路流傳的川普梗圖、無印良品夏日海報到可口可樂擁抱罐設計等等,帶領讀者探索品牌行銷的創意維度。
Thumbnail
隨著2024年巴黎奧運陸續曝光,多個大品牌紛紛使出渾身解術,透過創意吸引目光。文章介紹了6則與巴黎奧運相關的品牌創意行銷案例,從NIKE宣言、網路流傳的川普梗圖、無印良品夏日海報到可口可樂擁抱罐設計等等,帶領讀者探索品牌行銷的創意維度。
Thumbnail
襪子,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扮演著默默而重要的角色。它們不僅提供舒適和保護,更能展現出我們的品味與個性。【ChangeTone】,一個來自台灣的襪子品牌,以「豐富你的調調,貼近你的生活」為理念,致力於創造能夠多樣化我們生活風格的襪子。 【ChangeTone】專注於創造高品質的襪子,採用精梳棉和L
Thumbnail
襪子,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扮演著默默而重要的角色。它們不僅提供舒適和保護,更能展現出我們的品味與個性。【ChangeTone】,一個來自台灣的襪子品牌,以「豐富你的調調,貼近你的生活」為理念,致力於創造能夠多樣化我們生活風格的襪子。 【ChangeTone】專注於創造高品質的襪子,採用精梳棉和L
Thumbnail
敏感的時尚圈早己磨拳霍霍;上自指標性的高端精品,下至街頭A 貨攤商,無不瞄準取材自各項運動機能或奧運歷史典故為靈感的創意。 而運動明星也成了社群網路上瘋傳的最佳助攻「網紅」。
Thumbnail
敏感的時尚圈早己磨拳霍霍;上自指標性的高端精品,下至街頭A 貨攤商,無不瞄準取材自各項運動機能或奧運歷史典故為靈感的創意。 而運動明星也成了社群網路上瘋傳的最佳助攻「網紅」。
Thumbnail
Allbirds是美國D2C新創,VIVAIA是由中國籍創辦人在在美國設立的品牌。兩個品牌都是以「環保、永續」為概念的鞋子,所以在進入日本市場時的通路、行銷上,跟HOKA、ON跑鞋有很大的不同,比較起來更可以看出產品受眾、屬性的不同,如何影響進入日本市場的策略。
Thumbnail
Allbirds是美國D2C新創,VIVAIA是由中國籍創辦人在在美國設立的品牌。兩個品牌都是以「環保、永續」為概念的鞋子,所以在進入日本市場時的通路、行銷上,跟HOKA、ON跑鞋有很大的不同,比較起來更可以看出產品受眾、屬性的不同,如何影響進入日本市場的策略。
Thumbnail
之前整理了一篇法國的慢跑鞋品牌「HOKA」進入日本市場的歷程,開始注意慢跑鞋在日本市場的動態,所以又發現了慢鞋品牌「on」。後來在網路上查了一下on進入日本市場的歷程,發現可能更適合台灣團隊在進入日本市場時的參考。
Thumbnail
之前整理了一篇法國的慢跑鞋品牌「HOKA」進入日本市場的歷程,開始注意慢跑鞋在日本市場的動態,所以又發現了慢鞋品牌「on」。後來在網路上查了一下on進入日本市場的歷程,發現可能更適合台灣團隊在進入日本市場時的參考。
Thumbnail
當我們談論運動鞋時,ASICS Kayano系列無疑是個不容忽視的話題。 從專業運動場到日常街頭風格,Kayano已經成為了時尚與功能的完美象徵。 這系列不僅因其卓越的性能受到運動員的喜愛,更因其獨特的設計在時尚潮流中佔有一席之地。
Thumbnail
當我們談論運動鞋時,ASICS Kayano系列無疑是個不容忽視的話題。 從專業運動場到日常街頭風格,Kayano已經成為了時尚與功能的完美象徵。 這系列不僅因其卓越的性能受到運動員的喜愛,更因其獨特的設計在時尚潮流中佔有一席之地。
Thumbnail
這款運動鞋以其復古的色調和設計立即吸引眼球,成功融合了當代機能性與復古美學。鞋面的細節處理彰顯了對品質的堅持。鞋側的醒目條紋以及鞋底的齒狀設計,不僅提供了額外的抓地力,同時也為整體造型增添了一抹運動感。 在顏色選擇上,鞋子呈現了一種柔和而溫暖的配色
Thumbnail
這款運動鞋以其復古的色調和設計立即吸引眼球,成功融合了當代機能性與復古美學。鞋面的細節處理彰顯了對品質的堅持。鞋側的醒目條紋以及鞋底的齒狀設計,不僅提供了額外的抓地力,同時也為整體造型增添了一抹運動感。 在顏色選擇上,鞋子呈現了一種柔和而溫暖的配色
Thumbnail
大家有聽過「HOKA」這個品牌嗎? 我是沒有。但前幾天去表參道時,看到一個很明顯的招牌,再進去店裡一看,似乎是給「馬拉松」專用的運動鞋。「馬拉松」不是很冷門的運動嗎? 這樣也可以在表參道開店?
Thumbnail
大家有聽過「HOKA」這個品牌嗎? 我是沒有。但前幾天去表參道時,看到一個很明顯的招牌,再進去店裡一看,似乎是給「馬拉松」專用的運動鞋。「馬拉松」不是很冷門的運動嗎? 這樣也可以在表參道開店?
Thumbnail
環踏客 | 緩震寬楦戶外運動鞋 | 男女同款 | 水波色系 後跟粉色系漸層到腳背是黑色系,外型真的好好看!! 穿著厚的各種角度;很耐穿、回彈緩震;讓腳掌、腳背、腳趾頭都有空間舒緩; 寬楦設計,貼合腳掌;行走時包覆且舒緩;戶外、長時間需要行走、多角度彎取腳掌腳背運動穿著相當適合!!
Thumbnail
環踏客 | 緩震寬楦戶外運動鞋 | 男女同款 | 水波色系 後跟粉色系漸層到腳背是黑色系,外型真的好好看!! 穿著厚的各種角度;很耐穿、回彈緩震;讓腳掌、腳背、腳趾頭都有空間舒緩; 寬楦設計,貼合腳掌;行走時包覆且舒緩;戶外、長時間需要行走、多角度彎取腳掌腳背運動穿著相當適合!!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