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柔軟、更穩定的碳板競速鞋
Asics 在 2025 年推出的 Metaspeed Edge Tokyo,是針對「節奏型跑者」所打造的最新碳板競速鞋。相較於前代,這次導入全新 FlyteFoam Leap (FF Leap) 中底科技,搭配 FlyteFoam Turbo+ 與碳纖維板,帶來更柔軟卻依然迅速的腳感。鞋重明顯下降,卻維持相同的堆疊高度與 5 mm 落差,讓它在馬拉松比賽日中更具吸引力。

產品核心資訊
- 重量:US 男 9 號約 170 g、US 女 7.5 約 134 g
- 中底結構:FF Leap + FF Turbo+ 雙層泡棉,搭配前掌較低位置的碳纖維板
- 鞋面:Motionwrap 3.0 超輕量透氣網布
- 大底:AsicsGrip 高抓地力橡膠
- 堆疊高度:後跟 39.5 mm / 前掌 34.5 mm(落差 5 mm)
- 定位:半程馬拉松至全程馬拉松比賽日
- 建議售價:270 美元
設計與科技解析
FF Leap 新中底科技
最大亮點是 FF Leap 泡棉首次登場,直接位於腳掌下方,帶來柔軟、舒適且富彈性的腳感。下層則搭配更具反饋力的 FF Turbo+,中間嵌入碳纖維板,兼顧推進力與穩定性。
輕量化鞋面
Motionwrap 3.0 鞋面採極簡設計,重量輕卻維持包覆感。鞋領處的輕量填充與扁平鞋帶,能避免跑動中鬆脫。整體減重效果明顯,US 女 7.5 從 160 g 降到僅 139 g。外底抓地力
AsicsGrip 外底表現令人驚豔,即使在濕滑路面與急轉彎時,依舊能保持穩定,提升比賽日的信心。
跑感實測
- 柔軟卻有彈性:FF Leap 緩震明顯改善前代過於剛硬的問題,跑馬拉松距離更友善。
- 輕盈幾乎無感:鞋重低於 7 oz,穿上後幾乎感受不到負擔。
- 推進自然流暢:碳板位置稍低,搭配雙層泡棉帶來順暢過渡,讓跑者在配速鎖定後能輕鬆維持節奏。
- 中足跑者友善:前掌緩震與穩定感兼具,中足著地跑者特別能感受到自然推進。
優點
- FF Leap 提供更柔軟舒適的腳感
- 輕量化設計,降低比賽日疲勞
- AsicsGrip 外底抓地力出色,濕地安心
- 鞋面透氣、包覆佳,不易吸水
- 適合半馬到全馬的長距離比賽
缺點
- 鞋領較低,部分跑者可能覺得腳踝支撐不足
- Edge、Sky、Ray 三款定位差異不明顯,容易混淆
- 後跟有些許鬆動感(heel lift)
- 與同級對手相比缺乏「驚喜感」,在競速鞋市場中辨識度不高
- 價格漲至 270 美元,投資門檻提升
適合哪類跑者?
- 偏好柔軟腳感 的跑者,尤其是長距離需要減少衝擊
- 中足或前掌著地 的跑者
- 需要 穩定推進感 而非極端爆發力的馬拉松跑者
- 想在 比賽日追求輕盈表現 的進階跑者
若你更喜歡強烈反彈與碳板主導感,Metaspeed Sky Tokyo 可能更合適。但若偏愛柔軟舒適的緩震,同時不失速度感,Edge Tokyo 會是更親民的選擇。

Asics Metaspeed Edge Tokyo
US$270
看美網最新價格
結論
Asics Metaspeed Edge Tokyo 在競速跑鞋市場中,帶來「柔軟但仍高效」的進化體驗。FF Leap 中底讓腳感更溫和,外底抓地力則讓比賽日更安心。雖然缺乏一點「亮眼驚喜」,但它提供穩定、舒適、輕盈的競速選項,是追求馬拉松成績的跑者可考慮的戰靴。若只能選擇 Metaspeed 系列中的一雙,Edge Tokyo 憑藉平衡的腳感與實用性,會是最適合大多數跑者的入門之選。
延伸閱讀
LBJ 新鞋亮點一次看!Nike LeBron 23 配色故事、發售資訊總整理
HOKA Mach X 3 評測|速度訓練必備推進鞋,長跑穩又快!
Hoka Mafate 5 評測:45mm 厚底、94% 高分表現的越野跑鞋
HOKA 最舒適跑鞋低至 8 折!足底筋膜炎、扁平足、長距離訓練者、久走者的日常救星
參考資料
Meaghan Murray, Thomas Neuberger. “Asics Metaspeed Edge Tokyo Review: Softer, Yet Solid.” Believe in the Run. Aug 2025.
圖片來自官方網站,版權屬於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