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居是一家冷門大牛股,幾次進出,從來沒有飆過,獲利普通,只知道銅箔技術領先,朝高階推進,沒有想到坐火箭升空,所有買到都像中樂透,但恐怕絕大多數的有長期關注或投資的人都像我,股價都反映到未來兩年後的本益比了,還不下車,不是瘋了?
台玻也是大牛股,17元買了幾張,仔細想想不好,在沒盈虧下出清,放棄出場的一週後就狂飆。
於是大牛股狂飆~誰是金居第二、台玻第二、台達電第二、台光電第二、奇鋐第二...,每個人都希望發掘隱藏的鑽石、璞玉,一夕致富,不去看基本面、公司核心技術,題材、消息會飆最重要,投資不投機,投資不是賭博,我當初買金居、台達電、奇鋐、智邦、貿聯KY、致茂、矽科宏晟、和淞、弘塑、世芯KY、緯頴..,純粹只是因為公司的技術好,或獲利穩定,營收成長趨勢,誰也不知道會漲成這樣,但是我也有買了不漲反跌的宜鼎、家登、信邦、新普,只是因為自己覺得公司不錯,是不是放1年可能也不會飆?或突然有一天炒到這些股票?投資當然是要考慮公司股價會漲,殖利率不錯、本益比合理才買它,我也不是慈善機構來做公德的,買它一定有我的理由,但是會不會漲?我肯定是認為會,但是實際上是什麼時候會漲?Who knows? 可能幾天,像金居,可能幾個月像貿聯KY,也可能1年、2年,通常只要買的理由還在,股價沒有反映,我就會一直放著,甚至在底部或下跌時繼續加碼,但是如果資訊變了,不如預期,我的把握度降低,就會減碼觀望,像鈦昇,投資一定要自己有中心思想,不漲不是放棄的理由,買進的原因變的不如預期,才是放棄的理由,買進的理由不變,不漲反跌,反而會是加碼買進的理由,條件是你要知道自己在做什麼,用時間換取資本利得的空間。我投資MU放了1年,從110買到80,財報每次都不錯,就是不漲,直到近1個月才創高。勤凱放了9個月才發動創高,宜鼎放了1.5年,準備創高。好公司,就是慢慢買,耐心放著等,投資要擔心的是公司競爭力和基本面是不是如預期中的發展,而不是每天煩惱股價都不漲,只要公司好,如預期中發展,股價遲早會還它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