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I生圖
消息一出,金聲大樓門口湧入大批媒體。
林朝宗走出來時,麥克風幾乎把他圍住。
「林董,銀河是否已經完成收購協議?」
「您是否同意將金聲的資產全面交給GMG?」
「是否意味著金聲將成為跨國娛樂集團的一部分?」
林朝宗沒有回答,只是沉著臉上車離開。
同一時間,樺傑總部。
宋國豪、戚文逸、呂振耀正緊急開會。
呂振耀狠狠把報紙摔在桌上:「他們這是逼著表態!明明林董還沒點頭,卻用媒體造勢,營造既成事實!」
宋國豪眉頭緊鎖:「這就是銀河的高明之處。他們掌握話語權,不需要林董先答應,輿論會幫他推一把。」
戚文逸沉穩開口:「我們必須反擊。要讓社會知道,金聲不是只剩『情懷賣點』。我們要讓大家相信——金聲還能創造未來。」
呂振耀目光落在戚文逸身上。
「小逸,這一仗要靠你了。」
戚文逸心頭一震,緊握拳頭。
「我明白,我會證明,金聲與樺傑能重新點燃華語音樂。」
此時,在藝河大樓。
李贊浩與何啟宏正在會議室裡。
紀政龍打開投影,笑著說:「銀河這步棋走得漂亮啊。現在所有輿論都在幫他們,樺傑若想反擊,等於逆風而行。」
何啟宏補了一句:「宋國豪會不會再次低估市場?他打情感牌沒錯,但年輕人只看新鮮感。」
李贊浩微微一笑,手指輕敲桌面:「我們不需要插手。只要再添一把火,讓外界更加相信銀河已經拿下金聲,那麼樺傑再努力也無濟於事。」
說著,他把一份文件推向何啟宏。
「把這些『資料』放出去,讓媒體認為收購已經完成。」
何啟宏低頭一看,文件上印著GMG的Logo,標題赫然寫著:
《金聲 × GMG收購協議(草案)》
翌日,新聞又爆出——
「內部文件曝光!金聲與GMG簽署草案,收購完成只差最後簽字」
輿論瞬間炸開鍋。
林朝宗接到無數電話,不只是記者,還有昔日金聲旗下的老藝人,甚至文化部門的官員,都在詢問真相。
林朝宗在辦公室裡來回踱步,額頭布滿冷汗。
他知道——自己已經被推到懸崖邊。
夜裡,戚文逸坐在錄音室裡,反覆播放著父親戚正傑當年的現場演出。粗糙卻真摯的歌聲,像一道電流擊中他的心。
宋國豪推門進來,看著這一幕,淡淡開口:「小逸,光靠懷舊是不夠的。這個時代,要有人相信未來。」
戚文逸眼神一亮,握緊拳頭:「那我們就用音樂本身去證明——金聲不是過去,而是正在延續。」
靈感在腦海中成形:
一場屬於臺灣的音樂會,不靠跨國資本、不靠流量堆砌,而是真正集合世代力量的聲音。
他喃喃自語,給這場計劃取了名字:
「聲生不息」。
消息傳開後,許多人第一時間覺得瘋狂。
呂振耀苦笑著說:「你想用一場音樂會對抗GMG的全球資本?這就像是用一把木吉他去擋一列火車啊!」
但戚文逸眼神堅定。
「正因為瘋狂,才會有人願意記住。這場音樂會,不是要和銀河拼資金,而是要告訴大家:我們還有音樂,我們還活著。」
宋國豪點點頭,沉聲補充:「我們要找的,不只是明星,而是真正在土地上發聲的人。」
於是,他們接連找上了幾支獨立樂團與創作歌手:
灰燼少年:以憤怒搖滾聞名,歌詞直擊社會現象。
晨曦彼端:清新民謠,代表著新世代的純粹與希望。
鐵軌幻象:實驗電子團,擅長把城市噪音轉化為旋律。
木心合唱團:由大學社團組成,素人卻能唱出最誠懇的和聲。
荒原計劃:融合原住民音樂與現代節奏,象徵土地與根源。
這些名字一出,雖然不是主流巨星,卻立刻在網路年輕圈層引爆討論。
記者會上,戚文逸親自站在舞台上,對著媒體鏡頭宣布:
「我們要舉辦一場屬於台灣的音樂會,名字叫——『聲生不息』。因為我們相信,只要還有人願意創作、願意唱,音樂就不會死去。金聲不是過去,而是正在延續。」
台下閃光燈此起彼落,媒體頭條瞬間被點燃:
「樺傑發起『聲生不息』,力抗GMG收購!」
隔天,GMG立刻反擊。
瑪麗安娜在記者會上冷笑:「音樂產業不是理想主義,而是市場。GMG不僅能保存金聲的歷史,更能讓它真正走向世界。至於某些小型活動,不過是短暫的煙火。」
她甚至暗示:「金聲的未來,我們已經握在手裡。」
這番話立刻引起網路論戰:
「GMG才有資源,才是真的拯救。」
「『聲生不息』才是本土靈魂!」
「這場戰爭太精彩了!」
音樂會籌備如火如荼,但困難接踵而至:
贊助不足、場地遭到臨時卡關、甚至有傳言說部分樂團收到『勸退電話』。
呂振耀氣得拍桌子:「這分明是藝河在後面搞鬼!」
宋國豪冷冷回應:「無論是藝河還是銀河,他們都想讓我們倒下。但只要撐過這一關,就會不一樣。」
戚文逸抬起頭,眼神如炬:「我們不是在打一場商業仗,而是在打一場信念之戰。『聲生不息』,一定要唱響。」
音樂會前夜,林朝宗悄悄來到排練場。
他站在門口,看著台上的樂團少年揮汗演奏,看著素人歌者全力嘶吼,看著一群年輕人眼神裡燃燒的光。
一瞬間,他彷彿看見了三十年前,那些為音樂瘋狂的自己。
林朝宗低聲喃喃:「或許…… 金聲還有另一條路…… 」
舞台上的音符激昂回盪,與外頭步步進逼的資本壓力形成強烈對比。
而這場『聲生不息』,將成為臺灣樂壇真正的試金石。
音樂會當天的臺北,午後烏雲壓城。
現場在圓山戶外舞台,入口處早早排起長龍。許多年輕人揹著吉他、穿著印有樂團LOGO的T恤,甚至還有人自製『金聲不死』的手寫標語。
新聞媒體的攝影機一字排開,網路直播早就開啟,聊天室裡不斷刷著彈幕:
「聲生不息!衝啊!」
「這才是我們的音樂!」
「GMG洗錢資本快滾!」
可場內卻問題不斷:器材配送延誤、燈光控制失靈,甚至有臨時的安全檢查,差點讓音樂會被迫延遲。
呂振耀滿頭大汗跑來:「這一定是藝河的人搞的!」
宋國豪卻冷靜地回:「別慌,記住我們為什麼站在這裡。只要音樂響起,什麼都擋不住的。」
夜幕降臨,聚光燈終於亮起。
戚文逸走上舞台,沒有華麗服裝,只穿著一件簡單的黑襯衫。
他對著數千名觀眾、無數鏡頭,聲音有些顫抖卻堅定:「今天的舞台,不屬於資本,也不屬於過去的榮耀。它屬於每一個還願意相信音樂的人。『聲生不息』,現在開始!」
瞬間,舞台後方的大螢幕點亮,五支樂團的名字一一浮現,伴隨著全場歡呼。
待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