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礦物具有能量。
2有些礦天然就是不透明,比如黃鐵礦,黑曜岩,黑色電氣石。
3有些礦物有時透明,有時不透明比如綠色,藍色,紅色碧璽,各色水晶等。
4有些礦物天然偏向半透明,比如石膏,方解石,亞利桑那隕石,火山玻璃等。
以上4點是這一篇文章要討論的主題,所需要考慮的4點。
這篇主要是跟大家分享,透明~半透明~不透明的礦石,這種外觀的透明性,對能量性質的影響。
這個主題相對複雜,是更進階的水晶屬性分析。
要繼續往下,首先要先確立一點,即水晶礦石有能量;並且我們認同,水晶所能傳遞的能量,跟其物理性存在的結構有關係,即其成分結構,外觀的顏色,透明度,造型,都會改變這種能量的部分性質。
如同意以上原則概念,則邏輯上我們認可透明度會影響能量性質。剩下的就是到底影響了什麼?
實際上透明度對能量的影響,是我長期解讀礦石能量後,自然發現的規律。實際透明度有兩個層次:
(一)一個是靈性到物質的層次
(二)一個是負能量的層次
(一)
我們假設一個理想化情境,這個理想化情境裡是沒有負能量的,則有ABC三種不同品種的礦物,分別是:
透明A/半透明B/不透明C
三者呈現這種透明度,無關負能量的影響。 則透明度對於ABC三種礦的能量影響是:
A的能量因透明而偏向 - 1靈性 2精神性 3能量性 4天之性 5動之性
這種透明性對應了形而上的靈性(spiritual),因此透明的水晶給予使用者的能量影響,是立基礎於形而上層面的,是從精神層面或能量層面,擴散其影響,最終以間接的形式影響物質層面。
因此原則上透明礦物一般屬於對靈性領悟,意識蛻變為核心的能量頻率。
B的能量因半透明而偏向 - 1靈性 2精神性 3能量性 4天之性 5穩定之性 6向物質兼容之性
這種半透明本質上還是形而上的靈性(spiritual),只是其能量動性開始加密而降頻(氣化),具備更多溫和穩定傾向,更容易跟物質層面進行連結與結合。通常本質半透明的礦石,是更加溫和,使用體感最佳的礦石,即不會能量過強,也不會太穩定而沒有體感。
另外,含有不透明包裹體的透明水晶,頻率狀態也會趨近等價半透明水晶。
C的能量因不透明而偏向 - 1形而下 2物質 3地之性 4穩定性 5平衡性 4密合性
這種不透明本質是一種立基礎於形而下世界的能量,並有兩種可能,一種是使能量往地走,另一種則是增強物質層面的能量穩定性與密合性,且會從物質層面開始產生影響,直到改變精神能量層面。
(不透明的金屬礦物不屬於C,而是A+C的綜合,能量一般本質是A,但兼具C的高穩定性)
原則上,不透明礦物具有更高的穩定性,因此對於保持自身能量穩固,不受外界影響一般更有效。
(二)
現實世界充滿負能量,且世界也自分陰陽,因此不會是以上的理想化情境;即形成了因不和諧而產生的透明~不透明邏輯:
ABC礦石在有負能量的真實世界,生長過程受到干擾,就會有機率不如理想。比如A本質是透明,生長時可能因外界干涉而變成半透明,乃至不透明,實際上的意義是他所建構的半透明物質身體跟自己本質透明不完全符合,這種結果,可好可壞:
比如A建構的身體雖然半透明,但如果頻率跟自己的天性還是協調的,則實際上A就會表現得像B。即其能量性質因此變得更物質,但沒有不和諧,即沒有負能量。這就是好的半透明。那如果建構的身體跟天性不協調,則外在的干涉就是煞氣負能量,那這種半透明性就不會使其表現成B,而只是會為環境與使用者帶來混亂的負能量。
實際上多數礦石兩種狀況都有。
了解以上內容,我們就可以進行分辨。比如一顆紅色透明與一顆紅色不透明的礦石,透明的也許能療癒心靈不熱情的本質,也許是思維,也許是價值觀,也許是業力問題,從而最終改變身體能量,產生了體力與動力;而不透明的紅色的礦石,則能直接給予身體活力,從而讓人漸漸改變行為經驗,最終心靈也受影響。
而一顆半透明的紅色水晶,則傾向讓體力活力的能量,跟物質性的身體能量結合,使身體運轉更和諧。 而如果看到水晶變混濁,或其半透明感讓人覺得不舒服,就要稍微留意,才不會買到有問題的水晶,或持續用有問題的水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