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支香水,絕對是一支夏天可以使用的焚香系香水。
一直想買這支大名鼎鼎的L'orpheline孤女已經很久了。第一次聽到這個名稱,直接聯想到恐怖片的氛圍 - 在一個充滿白色霧氣,伸手不見五指的森林裡,遠遠地,有個女人的身影,似驚悚的氛圍。實際使用一段時間後,也更能體會,為何產品要命名為孤女的感受。
先說說孤女氣味給人的聯想詞 : 冷靜、飄渺、微涼、霧白、高冷、焚香、距離感、脫俗、沉穩、空靈、神秘… 等。沒有熱情綻放的花香、沒有甜潤豐沛的果香,孤女有的是自樹一格的風骨。
Serge Lutens 盧丹氏的香水包裝走 (環保?) 極簡主義路線,幸好它有選一個好看的紙材做印刷包裝。香水瓶身也非常簡單,扁身玻璃的直角線條,沒有妥協。連瓶身標籤都很簡單,沒有過餘的設計花樣,唯一有設計的應該是它的品牌與香水名稱字體吧。(果然很盧丹氏先生的風格阿…)比較特別的是,它是我目前唯一看到附上瓶身噴頭,你要自己將噴頭放入瓶身使用的香水。換個好處想,如果要分裝香水到小瓶子,你可以很輕易的把噴頭轉開拿起來,將香水倒入你想要的分裝瓶就好。不過缺點就是,這個噴頭真的是普普通通,很像你去藥妝店就可以買的噴頭。香水噴出來的水氣與量,嗯,就像你在藥妝店買的分裝瓶的噴頭,使用是一樣的感覺…哈哈。

簡潔俐落的香水瓶 (圖片來源 : Serge Lutens官網)
撇開瓶身設計不說,盧丹氏香水是真的在小眾市場蠻受歡迎的香氣。甚至有美國知名的香水Youtuber稱譽盧丹氏是他這幾年看來,最棒的小眾沙龍香水品牌。所有香水都是法國製造,不過對美國人來說,他希望它的氣味可以更大聲louder ( 這個形容詞非常妙,用聲音大小來形容香水,我想他應該是指香水的濃度與擴香強度 ),是因為法國香水喜歡走小聲 (輕淡優雅) 路線嗎 ?
剛拿到香水打開紙盒,我就聞到很明顯的焚香與輕微薄荷的氣味,一絲涼意竄了出來。這支香水是屬於線性表現的香水,味道從開場到尾端都蠻一致性的。它的氣味聞起來也不複雜,就是焚香、薄荷、木香、還有一點辛香料 (草藥感) 的氣味,最後加上輕微皂感麝香。這裡的焚香是乾淨的,帶有一絲薄荷涼意的 (有人說是薄荷乳香的關係) 。像雪又像霜,沒有一絲牽掛或多餘的裝飾。也有人形容這是寺廟感或老桌屜的味道。其實我還蠻喜歡這種生人勿近的氣味風格耶,帶有孤獨與沈思的氣息。
孤女最後展現出焚香燃盡後的淡淡餘韻,靜默而孤寂。使用時機很適合獨處、靜坐、冥想,日常外出使用也可以。台灣的夏季使用也很適合,它的特性可以舒緩悶熱潮濕難受的體感。擴香度輕緩,不會打擾人 (算是小聲 哈哈) 。持香時間約3-4小時,剩下的就是非常淡地貼膚氣息。
香材表 : 焚香、麝香
盧丹氏官方香水成分只列出了 : 黑胡椒、乾木、焚香
孤女是有著現代感、又有著距離感,細緻孤傲的香水。不論你是要沉澱思緒,還是要靜謐安穩,它都符合。宛如夜裡的孤月,靜靜俯瞰人間。乾淨卻遙遠,讓人心生敬畏與渴望。
今年夏天的後半段,我還會把孤女運用在恃寢香上,睡前噴灑,除了那個涼涼又帶著草藥的氣味很適合炎熱的夏夜,那輕微地焚香氣也很適合睡前的冥想。

100ml瓶身 - 右下角是香水原始包裝樣貌,另附噴頭。

孤女已經是盧丹氏標誌性香水之一 (圖片來源 : Serge Lutens官網)
後記 :
焚香系的香水,很容易被聯想到寺廟感。不過,說起寺廟感,我覺得阿蒂仙的冥府之路更有我們台灣人的寺廟感。阿蒂仙的冥府之路香材除了焚香還有百合花,是不是更像我們台灣的廟宇呢 (哈)。另外Diptyque知名的譚道,因為重點香材是壇香木,也有人說非常地寺廟感或老房子的感覺呢….不過,以上這些都是我喜歡的氣味,各有千秋其實味道都不相同,有興趣的人到櫃上試試看,就可以知道自己是不是喜歡這類型的香水囉。
最後,我一直覺得盧丹氏先生是以哲學 (靈魂探索) 的方式在創作香水的,對盧丹氏香水大師背景與香水創作理念有興趣的人可以參考這篇訪談。
延伸閱讀 :
香評 阿蒂仙之香L’ARTISAN PARFUMEUR - 冥府之路 Passage d'Enfer

似雪又像霜,細緻又孤傲- 孤女香水意象圖 (AI 生成圖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