凹洞型、色素型、增生型痘疤怎麼分?
痘疤分為三大類:
- 凹陷型痘疤:包含冰鑿型、車廂型與滾動型,是青春痘發炎後組織破壞導致的永久性凹陷疤痕。
- 色素型痘疤:如黑色痘印或紅色痘印,屬於暫時性色素沉澱。
- 增生型痘疤:痘痘發炎後,傷口的局部纖維母細胞增生過多而產生的凸疤
了解痘疤種類是選擇治療方式的第一步。
皮秒雷射、飛梭雷射、PRP、TCA、皮下剝離術治療怎麼選擇?
目前常見痘疤療程包含以下5種,每種療程針對的痘疤類型不同,可依個人膚況諮詢專業醫師評估。:
- 皮秒蜂巢雷射:可以改善色素型痘疤、增生型痘疤與凹陷型痘疤,但凹陷型痘疤中的冰鑿型是無法使用雷射治療的,需要考慮使用皮下剝離術與TCA腐蝕性療法
- 飛梭雷射/CO2雷射:修復凹洞型痘疤
- PRP自體血清:促進修復效果,通常搭配水光針刺激膠原蛋白增生。
- 微針:利用針刺原理去刺激膠原蛋白增生。
- TCA (三氯醋酸) : 是一種化學物質,常用於皮膚科的痘疤治療,主要可以針對冰鑿型痘疤進行治療 ,透過化學腐蝕刺激局部膠原蛋白增生而填補凹洞。缺點就是東方人治療上容易有反黑的狀況,但使用其他美白方式可以處理此副作用。
- 皮下剝離術 : 在臉部施打局部麻醉後,將針刺入皮下組織層切斷疤痕纖維,以達到刺激膠原蛋白增生的效果,很適合使用在大面積範圍的滾動型凹疤
痘疤治療需要多少費用?
痘疤治療價格因療程種類、療程次數、設備品牌與醫師經驗而異:
- 皮秒蜂巢雷射:約NT$4,000~15,000/次
- 飛梭雷射:約NT$4,000~20,000/次
- PRP治療:約NT$10,000~25,000/次
建議選擇具口碑與合法執照的診所,不只看價格,也看專業度。
痘疤治療需要做幾次才看得出來?
痘疤治療需依痘疤嚴重程度決定療程次數:
- 輕度色素痘疤:1~3次可見改善
- 中度凹陷痘疤:建議4~6次以上療程
- 重度痘疤:可能需搭配複合式療法與長期療程
療程間隔通常為4~6週,皮膚恢復狀況將影響下一次治療時間。
痘疤治療有哪些副作用與注意事項?
常見風險包含:
- 短期紅腫、脫皮、輕微結痂
- 少數人可能出現色素沉澱或反黑現象
- 不當治療可能導致感染或疤痕加重
選擇專業醫師、遵守術後指示可大幅降低風險。
痘疤治療後怎麼保養最關鍵?
術後照護直接影響療程效果:
- 加強保濕、避免日曬與刺激性保養品
- 嚴格防曬(SPF50以上)至少2週
- 不可搔抓、擠壓結痂部位
良好的居家照護能幫助肌膚更快修復,降低副作用機率。
哪種療程對痘疤最有效果?
不同的痘疤成因類型,對應不同的療程方案,其中,有經驗的醫師會依據患者的痘疤型態,制定複合式治療,根據膚況與預算量身打造效果更顯著。
- 色素型痘疤:皮秒雷射、脈衝光
- 凹洞型痘疤:飛梭雷射、PRP、CO2點陣雷射、TCA治療、皮下剝離術
- 增生型痘疤:注射類固醇、皮秒蜂巢雷射
痘疤治療常見問題解答一次看懂!
Q1:雷射治療會痛嗎?
A:術前會敷麻藥,大多數人只感受微熱與刺癢感。
Q2:做一次有效嗎?
A:通常需多次療程,效果逐次累積。
Q3:什麼年齡適合治療?
A:18歲以上即可治療,但建議等痘痘穩定後再進行。
哪些情況不建議進行痘疤療程?
- 活躍性痘痘未控制者
- 孕婦與哺乳期女性(依療程而異)
- 有凝血疾病或服用抗凝血藥物者
- 蟹足腫體質不適合做侵入式痘疤治療,以免造成疤痕過度增生。
在治療前與醫師充分溝通健康狀況,可避免潛在問題。
如何選擇醫師與診所?
- 診所需具備合法醫療執照與合格設備
- 評價口碑良好、有實際案例分享者佳
- 有豐富治療經驗與多種治療方式的診所是最好的選擇,大部分診所並沒有使用皮下剝離術與TCA治療,對於冰鑿型凹疤則是毫無效果,若是想要完整的治療療程,建議尋找有提供這些治療的診所,以免花了大錢又無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