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禮拜老大回來時問"媽媽可以帶我去地震博物館嗎?"
原來是學校課堂中提到了"地震"...上網查了才知道真的有地震博物館(921地震教育園區&車籠埔斷層保存園區),但是距離我們家有一大段路程,如果光靠我自己帶他們的話回程我不行...想想只好等詹先生休假再做安排
說時遲那時快,還在睡夢中的我們就突然被叫起出發前往...我們先到了台中的"921地震教育園區",這裡範圍很大,很適合讓小孩自己行走...孩子們對於那些東倒西歪的建築物感覺到新奇,也親眼所見到"發生地震"原來是那麼的可怕事情。因為有很多資訊讓小孩可以從互動中了解到台灣發生地震是正常的,那麼大的地震則是比較少發生,稍稍減緩他們杞人憂天的緊張(看著螢幕顯示,原來在我們開高速公路的時候也有地震發生)
中間互動DIY的部分孩子們玩得很開心,手動地震發生時老二的房子倒了,老大的房子則倒了一半...剛好有機會可以跟孩子們解釋建築物的防震原理。老三則是全場到處看,所有的一切對他都很有趣...最後景點是"地震體驗平台"對孩子們來說最好玩,但因為我沒有先查資訊,只知道有時間不知道有限額...如果要等全家人都可以體驗需要再等一個小時才有位置,考慮到等一下還有景點,所以最後讓老大跟著大家去體驗地震(有跟服務人員確認老大的年紀可以),我們就等老二老三大了再來體驗地震....後來老大出來時說只到中級地震,我還想說都已經特地花錢來感受怎麼不給一下強級地震(詹先生說中級地震就能讓房子都垮掉)XD
接著就前往南投的"車籠埔斷層保存園區"(中餐直接吃從家裡帶著的餅乾跟吐司),這邊規劃的比較現代科技,也地震很多資訊但比較適合年紀大一點的小朋友,孩子們對這裡沒太大興趣,就連光雕表演都坐不住...但二樓的科學"電磁視界2.0 消失的科學家"把他們吸住了...實在是太有趣了~連我跟詹先生都玩得不亦樂乎~
離開時突然下起大暴雨,我們第一次認識到甚麼叫做水快淹到家...路被水掩蓋看不到路面(但還是有少數汽車完全沒煞車的衝過去),路邊的房子側面擋土牆已經快擋不住水(但水已經從前頭淹進來到腳踝位置了)...
回程換我開,我的車速沒有詹先生快,再加上天黑沒路燈,回到家已經是洗澡睡覺的時間...孩子們睡著後詹先生還特地去買雞排回來給我,結果我生平第一次邊打瞌睡邊吃雞排...當天來回雖然有點累,但是少了住宿就省很多,再加上目標很明確只要去看這兩個地震博物館...一日遊是比較適合
然後隔天一大早就醒來的老大老二就用積木蓋房子,然後用力搖晃桌子模擬地震來看誰的房子最堅固....媽媽心裡感到欣慰但又想阻止他們把桌子用壞....矛盾阿....冏rz
在我們幾年前帶兩個孩子去環島(東南西北燈塔)的時候,我媽說孩子們長大會記得嗎?你們跑那麼遠這樣會很累(老大過動+亞斯伯格;老二高敏又很會暈車吐;老三還沒有)...確實,很累,老大老二現在看到照片也不記得,但是我跟詹先生記得阿~記得孩子們當時的可愛模樣,記得我們倆是如何協力處理嘔吐的椅子...這次也是,也許孩子們長大後也不記得來過地震博物館,但我們記得阿~
我始終相信讀萬卷書也要行萬里路,書的角度是寫書人的角度,並不代表是真實的,我們必須要到達他所寫的內容才可以確認書的內容(或是推翻)...聽到的話即使是真的也不一定是真的,因為那是他從他的角度所感受的,但那個角度不一定是全面的宏觀的...就像山腳山中山頂的人所看出去的模樣都不一樣...我希望我能身體力行地讓孩子們懂我所想表達的意義,這一生不要輕易被別人的話所影響。我們可以去聽別人說的話,但要擁有能看清楚事情本質的能力,重點是不會去跟爭論別人的話是否對錯...因為很多時候沒有對錯,只是每個人看事情的角度不同...如果學會後成長過程能減少很多問題......
我現在都想得出來,老大上學後會跟老師說那些倒塌的房子真的像老師說的很讓人害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