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經遲遲不來報到,往往讓女性心情焦躁不安。其實,月經沒來不一定代表懷孕,生活作息、壓力、體重或內分泌失調,都是常見的影響因素。中醫師提醒,想要月經準時報到,就要先找出原因,再依照體質對症調理。
為什麼月經沒來?常見 8 大原因
1️⃣ 懷孕
女性懷孕後,子宮內膜轉為孕育胚胎的環境,月經自然停止。這是最常見、也最需要優先排除的原因。2️⃣ 生活作息改變
熬夜、夜班、跨時區旅行等,容易打亂生理時鐘,導致月經延遲。
3️⃣ 壓力過大
壓力會影響荷爾蒙分泌,讓雌激素下降、黃體素失衡,經期因此紊亂。
4️⃣ 過度勞累
過度操勞、身體虛弱,可能在中醫理論中屬於「腎氣虛」或「肝腎陰虛」,進而影響月經。
5️⃣ 多囊性卵巢症候群(PCOS)
典型症狀包含:經期延遲、卵巢結構異常、雄性素過多、肥胖、痘痘、情緒困擾、血糖血脂異常。
6️⃣ 藥物影響
避孕藥、抗憂鬱藥、類固醇、化療藥等,可能導致月經不來。有備孕需求時,更要先諮詢醫師。
7️⃣ 更年期前期
45~55 歲女性,因雌激素分泌下降,容易出現月經不規則或延遲。
8️⃣ 體重過重或過輕
脂肪組織也會分泌雌激素,當體重過重或過輕,荷爾蒙分泌不穩定,月經也容易失調。
月經沒來怎麼調理?中醫師建議這樣做
✅ 規律作息
盡量在晚上 11 點前入睡,減少熬夜,讓生理時鐘恢復正常。
✅ 均衡飲食
多攝取蛋白質、優質澱粉、蔬果與堅果類,避免挑食與過度節食。
✅ 規律運動
每週至少 150 分鐘中等強度運動,搭配重量訓練,促進代謝、調整荷爾蒙。
月經沒來吃什麼?避免吃什麼?
✔ 建議補充:雞肉、黃豆、豆漿、深海魚(鮪魚、鮭魚)、魚油、堅果、紅棗、枸杞。
✘ 減少攝取:冰冷飲料、寒涼瓜果(如西瓜)、筍類、白菜、白蘿蔔等。
中醫如何調理月經延遲?
中醫會依不同證型對症用藥:
- 肝鬱氣滯:胸悶、急躁、失眠,可用「加味逍遙散」
- 肝腎陰虛:眩暈耳鳴、潮熱盜汗,可用「知柏地黃丸」、「左歸丸」
- 腎氣虛:疲倦、夜尿、頭暈,可用「腎氣丸」
- 血虛證:臉色蒼白、頭暈心悸,可用「四物湯」、「歸脾湯」
👉 提醒:適合自己的方劑,需經專業中醫師診斷後開立,切勿自行抓藥。
結論
月經沒來,不一定是大問題,但也不能忽視。可能是懷孕、生活作息、壓力、體重或疾病影響。
建議先排除懷孕,再尋求專業醫師或中醫師協助,找出原因、對症調理,才能讓經期恢復規律,也守護女性的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