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the beauty of New Zealand,我移居紐西蘭。」
那天在Takaka Hill 登山時,Petra如是說,似有很深的感觸。
她來自荷蘭,退休前是醫生。她的英語流暢自然,初識時我以為她是紐西蘭人。接著,她說:「我一共移居紐西蘭三次。」
「啊?為什麼這麼多次?」我相當吃驚。一個家庭如何能反覆多次移居紐西蘭,然後舉家再搬回去?孩子可以再回去學校念書,父母辭掉工作能再找回?若已經把房子處理掉,還得另外買一間,有那麼容易嗎?若非意志極度堅定,移民不成,搬回本國之後,可能就放棄了。
我以為歐洲人移民紐西蘭應該容易些,因為除了法國人,大部分歐洲人除了母語之外,都會學習多國語言。此外,西方民主國家中文化差異應該不會太大。
如今我才知道:移民對任何國家人民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Petra深邃秀美的眼睛望向遙遠的過去,說:「第一次在1995年,那時孩子們還幼小,我以為那是最適合移民海外的時候,因為他們可以從小學英文,在學校跟紐西蘭小朋友交往,將來更容易融入紐西蘭社會。不過,他們不習慣紐西蘭的教育。所以我們回荷蘭了。」
我回想起我的一雙兒女五六歲時,每年夏天來奧克蘭,總是帶他們去學校註冊念書,希望他們能學一點兒英語,跟小朋友一起玩。只是,去接他們回家時,看到的是幼嫩可愛的小臉有著人間世的風霜。也許年幼的孩子心靈更加敏感脆弱,更容易受創傷。
Petra繼續對我說(許是心靈自白):「但我不放棄,2002年,我又帶著兩個女兒來紐西蘭,那時他們已經是青少年,我想應該更能適應新環境。出乎意料地,孩子們還是不適應,不想繼續在紐西蘭受教育。」
她的聲調中有些憂傷。又一次受到打擊,夢想成為泡影。她曾告訴我,她的先生想移民美國,她要來紐西蘭,志不同道不合,兩人勞燕分飛了。
我也想起兒子11歳時,我們讓他寄住在小叔家,在奧克蘭的中學念了一年。我非常思念他,常常去學校設備組借用電腦打字寫信,把信件傳真給他。寒假時去看他,看他如何寫報告,跟鄰居小朋友玩。上學時,陪他一路走去學校,看他如何蹲下來逗著胖貓咪玩。放學時迎著美麗的彩霞去接他,幾度看見他在回家的路上狂奔著,似乎急於返回溫暖的家。
老師說他表現很好,是一個聰明的孩子。我們不能毅然決然地辭職移民,也不想錯過孩子的成長歷程。如果小叔與阿嬸深愛他,我怕失去他;如果他學壞了,我們對不起他。我跟兒子說:「親愛的兒子,你回來好了。我們不能失去你。」
當兒子高一時,我坐在床沿對還在睡覺的他說:「兒子,你已經長大了,我對你放心了。你要不要再去紐西蘭念書?」
他一聽立即坐直了身子,很嚴肅地看著我的眼睛,說:「媽媽,我在紐西蘭念書,漸漸適應了,你要我回台灣;回到台灣之後,我也重新適應台灣的教育了,你又要我去紐西蘭。你到底要我怎樣?」
女兒高一暑假,不肯死心的我再度嘗試把她移植紐西蘭。但是當時紐西蘭同學都在準備大考申請大學了。這對她而言,是更大更艱難的挑戰。加上與寄住家庭爸爸的誤會,她決定回台灣念書。
此後,我和家人下定決心留在台灣,不敢再作他想。
儘管如此,我還是直覺的作了一個行動。
大約2006年歲末,我發現自己投資的基金有下跌趨勢,隱約感覺大勢不妙,於是立即贖回所有基金,把錢匯到我在紐西蘭的銀行帳戶。其後美國次級房貸風暴發生,我躲過了那一場金融危機,也預備了2015年購屋所需的資金。
聖經說,你的心在哪裡,你的錢就在那裏。也許我還是心繫紐西蘭。
到了近乎退休的年歲,兒子常鼓勵我:「儘早退休,去完成你的夢想吧!人生短促,不要帶著遺憾離開人世!」
於是,2015年九月一日,我啟程,航向多年來存藏在心的夢想。
Petra繼續說:「2017年,孩子們已經在荷蘭完成大學教育了,我們第三度向紐西蘭叩門。我們在北島、南島各城市小鎮移動,尋找最宜居的城市,最後我們選擇了陽光燦爛的尼爾森。我們希望住家有遼闊庭園,因為我們在荷蘭的家園就有一公頃多呢。我們沒有像你那樣,花個一個多月,看了三十幾個房子,最後才找到自己想要的。」她笑看我。
「女兒們與我第一次就相中如今我住的地方,有一公頃多的土地,漂亮的住宅,庭院有菜園、果園與雞舍。如今,兩個女兒都已結婚,大女兒已經生了漂亮的孫女,二女兒也即將臨盆。二女兒與女婿早已定居紐西蘭南島之北,大女兒與女婿也計畫今年年底搬來紐西蘭。」拜科技之賜,她的大女兒、女婿可以為設在比利時的公司遠距工作。
Petra開心地說:「我的美夢成真,我心滿意足。」
「你為何移民紐西蘭呢?」Petra反問我
「Same as you:for the beauty of New Zealand」我說。
這理由很浪漫嗎?要完成這個浪漫的夢想卻甚艱辛,且未必如願,但這是許多人追求的人生現實。
不必去欣賞奧克蘭One Tree Hill、去看天鵝湖,無須去看北島的螢火蟲洞,也不用長程開車去觀賞積雪的高山、遼闊的湖泊,更不必遠到南島之南去邂逅福斯冰河、庫克山、提安紐幽靜的湖山與米佛峽灣。
當年暫住奧克蘭小叔家,一早出門散步,連呼吸都是舒服的。我爬上小山,沉浸在松濤聲中做伸展,感受宇宙的寧靜平和。再沿著蜿蜒的海岸步道慢跑,近看住家鮮豔的花草,眺望遠近的帆船,海天一色,令人心馳。
每次返台前再度巡禮,總讓我為離別心痛。我告訴自己:有朝一日,我必返回,「for the beauty of New Zealand」。我也完成了自己的夢想。 9月24日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