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許多台灣人喜歡皚皚白雪,我曾覺得霜降大地是很美的景致:那可能是寒霜如毯鋪在一大片草地上,樹下的草末沾黏白霜,或雪白的霜凝結在鄰居的屋瓦上。
在台灣時,霜降,如童年,如彰化故鄉那樣遙遠。那是被封存在記憶裡的:冬日大寒,秧苗上沾著白霜,父母清早起床,不畏霜寒,拿著長條勺子舀水,不斷地潑灑秧苗,以期白霜溶解,免得日出之後,秧苗乾死。
然而在尼爾森,從秋至初春,只要溫度低於3度,都可看見寒霜覆蓋大地。那並不那麼令人心嚮往之。剎那繁華
去年外子耀旭在籬笆下四處種植的佛手瓜經霜倖存,春夏蓬勃生長,秋日開花結果:後院斐濟果樹下的佛手瓜越過籬笆,爬到鄰居Su家去了。他們把苦瓜的棚架拱手讓與佛手瓜,從大到小,果實依序吊掛著,翠綠的葉子一路呵護,頗似台灣農家院落絲瓜棚的趣味。
耀旭在後院梨子、李子樹之間,綁上黃色塑膠繩,牽引佛瓜順著繩子攀爬。前院右側的佛手瓜與葡萄爭搶不怎麼悠長的籬笆,耀旭為它們架起木條,製造了拱門,形成一個可移動的綠色大布幕。前院左側的佛手瓜不理會與其分享籬笆的百香果,早已沿著我們與Alan家的籬笆,一路攀附著他家的茶樹、檸檬樹,向左側盡情延展。它們是果實最早成熟、結實最豐的一群。耀旭助一臂之力,給它們兩條黃色繩子。有幾株種在地上,無可攀附,仍然在地上渲染無邊的綠意。其後,耀旭引導一株往蜜李樹上爬。蜜李果子已然收成,葉子將凋落。另一株靠近新種的甜柿樹,耀旭利用甜柿與支撐甜柿的木條,為它創造了一個山洞。
耀旭含淚灑種,殷勤澆灌;我含笑收割。
每日上午,從後院開始巡訪我們的園子。抹去綠色小花椰菜與白花椰菜葉背蝴蝶的蛋,尋找菜蟲,順道剪幾許花椰菜。 若要煎蛋,可剪一把九層塔或青蔥。那九層塔是鄰居Katherine要剷除,耀旭幫她整理園子撿回來種的。翠綠茂盛,總是採不盡吃不完。然後採無花果,地上的斐濟果則讓耀旭處理。日日觀看枝上累累垂掛的甜柿,就是無上的喜悅與享受;選取深橘紅的,剪下幾顆賞味,更是歡喜。接著在片片翠葉中尋找佛手瓜。低頭在綠色拱門鑽看,爬進綠色山洞,穿梭在綠色隧道之中,像是跟佛手瓜玩捉迷藏。每日總裝滿一紙箱的綠色果實,想著要如何去分享豐收的喜悅。一長串的花兒、果實,彷彿在訴說著光陰的故事:小白花兒、米粒般、小橄欖般、指尖般……可摘取的成熟果實,大自然甚是誠實可愛。
即使無果可採,我也站著觀賞園中的植物與花兒。甜柿脫光了紅葉後,其旁的藍莓終於得到充分日照,以為春日已到竟紛紛開花結果了。前年種的兩棵酪梨像標本般,不長胖長高,也依舊健在。耀旭嫁接的蘋果樹慢慢地抽長,幾年前種的檸檬終於結實累累,我堅持要種的石榴一株葉子盡脫,另一株仍是常綠。杏桃、蜜李與三株新種的甜柿葉子早已落盡。入冬的園子有點兒蕭索,但佛手瓜盡情地揮灑熱烈的青春與不可遏抑的生產力,讓人以為現在如此,明日亦將如此,且永遠如此。
防備霜降
3度以下,須有防霜措施。
踩進六月,時序也入冬,立即有-1度預報。
我請耀旭提前準備。他在柑橘類、酪梨樹四周釘上木架,安放固定的防霜塑膠布,張羅遮蓋佛手瓜、百香果、蜀葵的防霜塑膠袋。
揮別最後一抹夕陽餘暉後,約是五點,寒風中我們在前後院忙著,耀旭遮蓋籬笆旁、鐵絲架下的百香果,且用大片塑膠布遮蓋佛手瓜植栽;我替檸檬樹、蜀葵戴上塑膠袋。
夜盡天明前溫度最低。耀旭說,霜降,其實並非霜從天而降,乃是植物或屋瓦有水分,溫度低則成霜。籬笆下或樹下霜少或無霜,因風被阻擋,較為溫暖。
霜降之後
零下1 度清晨,白茫茫的霜雪蓋住了景物。即將開車出門的鄰居,拿一壺水正在澆灌被冰霜覆蓋的擋風玻璃。
掀去防霜塑膠布之後,我們的心比霜雪更冷。即使蓋上防霜布,仍被凍傷:佛手瓜植栽一夕之間腐爛,昨日的人間繁華轉眼成空。LIME檸檬樹不僅嫩芽受傷,連綠葉、果實都凍壞。忘記遮蓋的九層塔葉子全爛,只剩枯枝(遮蓋恐也難倖免)。凍傷的甜柿,如從冷凍庫取出。
整理霜降後的佛手瓜殘株,耀旭甚為心痛;「物過盛則當殺」,我驚詫於大自然令人敬畏的力量。
不再有佛手瓜的院子,可採收的蔬果甚少,自也少了些許趣味。低溫,蔬菜成長遲緩,幾乎看不見長大痕跡。
日日,我仍在園子走動、觀看;耀旭仍致力改善園子設施。
重生可待
耀旭在殘株中找到一些佛手瓜,因果實藏在不易見之處。有些過熟,只能當種子了。
他說:「佛手瓜根部仍在,明年會死而復活,重回人間。此外,我也把發芽的佛手瓜埋在籬笆之下了。」
霜後蜀葵可能不再開花。整理蜀葵雜草時,發現根部早有嫩芽。春回大地時,我將會再度看見鮮花向上朵朵開。09/07/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