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鼎精密科技(3413)於2025年9月24日舉行第二季法人說明會,公布上半年營收達新臺幣100.72億元,年增43%,創歷史新高。第二季單季營收52.03億元,同樣創新紀錄。受到匯兌損失影響,每股盈餘(EPS)為10.11元,但排除匯損後,EPS表現亮眼。公司加速泰國產能布局,羅勇廠已量產,春武里廠預計2025年11月開幕,展望下半年營運持平或略優,並持續受惠於AI與HPC需求成長。
會議摘要
一、公司簡介與全球布局
京鼎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2001年,並於2015年7月上市(股票代號:3413)。公司專注於半導體前段製程設備關鍵模組與零部件製造、半導體自動化設備研發與銷售,以及設備與零部件維修服務。公司董事長為劉揚偉,執行長為邱耀銓。截至2025年8月底,員工人數達3,828人,股本為新臺幣10.8億元,市值約313.27億元。
京鼎精密在全球擁有多元化的製造與服務據點,涵蓋台灣(竹南科中廠、科研廠)、中國大陸(昆山廠、松江廠)、美國(矽谷廠及加州、德州、亞利桑那州辦公室),以及泰國(羅勇廠與春武里廠)。其中,泰國羅勇廠已於2025年第一季啟用並進入量產,春武里廠預計於2025年11月完工並舉辦開幕儀式,2026年起正式投產,進一步擴大區域製造能力。
公司業務分為三大核心領域:
- 製造服務:與設備廠合作,專注半導體前段製程設備,包括蝕刻(Etch)、沉積(CVD/PVD)、化學機械研磨(CMP)及檢測設備(Metrology)等,佔營收比重約89%。
- 維修服務:涵蓋半導體關鍵部件與系統維修,並於2025年5月完成對富蘭登科技51%股權收購,新增電漿源維修技術,並跨足航太維修領域,佔營收比重約8%。
- 自主開發:針對非製程類半導體自動化設備,直接服務晶圓廠,應用於晶圓製造與先進封裝,佔營收比重約3%。
二、2025年第二季財務表現
京鼎精密2025年第二季財務表現亮眼,具體數據如下:
- 營收:第二季單季營收達新臺幣52.03億元,季增6.8%,年增39.8%,創單季歷史新高。上半年總營收突破百億,達新臺幣100.72億元,年增43%,亦創同期新高。
- 毛利率與營業利益率:第二季毛利率受台幣升值影響略有下滑,營業利益率為16.9%,較上一季減少1.1個百分點。上半年毛利率為17.4%,較去年同期提升2個百分點。
- 每股盈餘(EPS):第二季EPS為3.4元,受台幣升值導致匯兌損失影響約3.92元,若排除匯損,EPS可達7.33元。上半年EPS為10.11元,雖年減17.7%,但排除匯損後表現創同期新高。
- 資產負債與現金流:截至第二季末,公司現金及流動資產約75.76億元,現金流量方面,營運活動現金流入4.14億元,資本支出21.19億元,並完成富蘭登科技股權收購,現金總額仍充裕。
三、業務別與產品別銷售分析
- 業務別表現:
- 製造服務:營收46.49億元,季增3.3%,年增37.8%,受AI與高性能運算(HPC)應用帶動先進製程需求成長。
- 維修服務:營收3.92億元,季增53.2%,年增33.6%,主要來自富蘭登科技營收貢獻及半導體與航太維修需求穩定。
- 自主開發:營收1.62億元,季增44.5%,年增199.9%,受客戶擴充先進製程產能帶動。
- 產品別表現:
- CVD(化學氣相沉積):年增28%,但季減6%,受零件缺貨影響。
- Etch(蝕刻):季增23%,年增88%,表現強勁。
- PVD(物理氣相沉積):季增7%,年增43%,受先進製程需求推動。
- Metrology(檢測設備):季減48%,因新舊機種交替出貨放緩,但第三季預計恢復成長。
- 備品與耗材:季增與年增表現穩定,隨新廠產能開出需求增加。
- 維修服務:季增53%,年增34%,受富蘭登電漿源維修及航太維修需求帶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