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出家也要度家人,最起碼要他們信佛、吃素、不殺生,這樣才圓滿。
★不要亂聽別人說,東聽西聽不知哪個對,自己心中無主,反而易成散亂心,便成妄想,煩惱因之生起。
★念佛定來即是禪,故說要有禪有淨土,有禪無淨土,披毛戴角還,靜坐念佛比較不會走錯路(出問題)。出家和在家不同,在家生活好像白天做夢,晚上也夢,做那種輪迴生死妄夢(著有色相)。
★現在這個道場讓你們不愁吃、穿、住,而能安心修道。一方面修行,一方面開示指導,真正修行的目的要瞭解。你們沒有去過別的地方,你們不曉得,有的不知道在做些什麼。修行要認識好的就是不好的,不好的就是好的,煩惱即菩提,將它回光返照,師父曾說過「鞋子倒穿」即此意。逆境即是正好修行之時,如果在這裏住不安,想到別處去,其實主要是自己不安,到哪里也一樣不安。你們現在壞的念頭很多,好的沒有體會,遇有境來很容易被轉走,還懵懵懂懂,所以還很危險。要知道你們現在沒辦法考,只能慢慢像照顧小孩子一樣,讓心安下來,才能修心。你們一定要守規矩,大陸叢林很嚴。
★修行要福慧雙修,修到老時,福慧具足,則人家自然恭敬你。
★去我相我執,才會開智慧,不去貪嗔癡,智慧不開;什麼事都怕怕的,也不會開智慧。
★別人和他結惡緣,我們不受人家影響,也和他結惡緣,要有分辨是非的能力,心要有主,我們要廣結善緣,未成佛先結人緣。
★先治家再治國,師父把家喻為自己的習氣、無明煩惱壞種子,把國喻為大眾,此意即先去除自己的習氣、無明煩惱,再以自己的德行來感化人、統理大眾。
★人家看得起我們,才供養我們,我們要有感激之心,好好修行。
★在家什麼事都依賴父母,不知天地幾斤重,而出家後都是師兄弟,各人領各人的職事,把自己工作做好,較有獨立性。
★工作之餘可看些經書,看什麼經書呢?只要把兩堂課誦深入了解體悟,照著去做,一定能了生死,如課誦裏的三皈依、懺悔文、一者禮敬諸佛……等。
★什麼是粗衣淡飯?不是不吃飯,而是吃得飽,不是吃得好;穿得暖,能遮身,不是穿得好;睡得足,有精神就好了,不要貪睡,睡多易昏沈。若想搞些花樣不吃飯,身體搞壞了,不能安心修行,則枉費來出家。師父以前搞很多名堂,現在老了,知道錯了。
★在社會上經過一陣磨練,來此更進一步地修行(忍辱),較易與別人相處。要有信心,說我一定可成佛,說可成佛,即有此願,才會更精進。不要經常說我……,都是「我」在作怪。在社會上喜歡穿漂亮衣服,來此便不適合,而是穿別人不穿的衣服。
★出家人是講慈悲的,不是用世俗法來管人,要以行為來做給人家看。
★若自己對,別人硬說你不對,也要向人懺悔,修行就是修這個。錢要給你你不賺,就是說境來了,你不知修忍辱,反而起煩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