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縣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重創光復鄉市區,這幾日全台民眾紛紛前往救災,日本政治學者小笠原欣幸表示,這是台灣的可貴之處,他也驚訝:「台灣人行動力真的非常快。」(See:2025/09/27,自由時報,志工塞爆光復鄉災區!小笠原欣幸驚訝點出「1件事」)
不過事發至今,很多民眾質疑花蓮縣政府慢半拍,甚至縣長徐榛蔚都不見人影。本月26日下午,災後的第4天,徐榛蔚與丈夫傅崐萁現身災區,徐榛蔚強調都有持續勘災,但卻被民眾眼尖發現,她與丈夫傅崐萁腳上的雨鞋,根本都乾乾淨淨,被民眾懷疑「是來作秀吧?」網友26日在Threads上PO出一張傅崐萁夫妻在災區現場與他人的合照,並用紅筆圈出傅、徐的腳部,表示兩人所穿的黑色雨鞋乾乾淨淨,他也痛罵:「花蓮王夫妻 就是尊貴,連賴總統都滿腳泥巴,至少也穿髒的雨鞋出來裝吧。」
林智群律師分享網友在社群平台Threads巧遇徐榛蔚夫妻的文章,以「那長長的車隊跟亮晶晶的雨鞋來到了光復」開頭,車上的女士下車瞥見她,開口就問:「妳怎麼會在這呀?」一身泥濘的同事妹妹顯然就是在做災後清掃的工作,這樣問使她當下傻住的想:你看不出來我在這裡做什麼嗎?女士身旁的男士,穿著白色襯衫與亮晶晶雨鞋,站在災區顯得格外衝擊與不搭嘎,對著他眼前的小朋友詢問道:「小朋友,你怎麼會在這裡呀?」
其他網友見狀也不滿留言:「希望在地人能有更多人覺醒」、「誇張,各地的人都前往花蓮幫忙清理家園,他倆夫婦忙著到處握手喊辛苦了。花蓮到底誰的家」、「花蓮民眾每個都沾滿泥土、奮力清理家園,對比起來乾乾淨淨的花蓮父母官,真的諷刺」、「今天看了很多來自台灣各地的熱心民眾前往光復幫忙,再滑到這一篇⋯真的已經不知道該說什麼」。
(See:2025/09/27,自由時報,徐榛蔚、傅崐萁現身勘災!網怒爆:雨鞋乾乾淨淨、保母車緊跟、鏡新聞、傅崐萁、徐榛蔚勘災雨鞋「乾淨到發亮」 網怒轟:根本在作秀、三立新聞,傅崐萁、徐榛蔚現身災區!眼尖網友怒「雨鞋乾淨到發光」:來作秀吧?災後4天現身災區!徐榛蔚、傅崐萁「2雙雨鞋亮晶晶」挨轟 網曝超鬼對話)
開怪手男子VS.花蓮縣長徐榛蔚說:「我們要下怪手啦,不要在那邊作秀啦。」
花蓮縣長徐榛蔚VS.志工說:「撤離地方的指揮官是鄉鎮,鄉鎮是地方的指揮官。」
記者VS.花蓮縣長徐榛蔚說:「(有說這個撤離是鄉鎮要負責的),(這意思是說是鄉長的責任嗎),其實這個災防法都有律定了,謝謝。」
(See:2025/09/28,華視,勘災遇怪手駕駛喊「不要作秀」 徐榛蔚迅速離開現場)
災民喊話 徐榛蔚還在解釋:鄉鎮是地方指揮官?啥? 徐榛蔚去哪了?災後5天花蓮縣府首開記者會縣長神隱
花蓮光復鄉災區除湧入全台各地的「鏟子超人」,在現場自發救災。過去台灣有重大災難發生時,都會號召「義煮團」前往災區、為災民與救援人員提供溫熱食物的桃園中式餐廳主賴彥汶,這次同樣和「義煮團」一起趕往光復鄉,並在馬太鞍基督長老教會架起爐灶,現場煮熱食給災民,讓全台善心人士捐贈的食材發揮最大效益。賴彥汶28日下午以「嚴重譴責花蓮縣政府」為題發文踢爆,花蓮縣政府竟出手阻止義煮團的運送物資車!無償供應的餐點為雙主菜便當,是為了救災人員、國軍、特搜隊,能多吃點肉才有體力,不料花蓮縣政府一直卡住他們的運送車,阻止他們補給上來,導致他們無法用最快速度供給訂單,而他們接獲的2萬多個便當訂單,最終實際僅出餐1萬個,仍有不足約1萬多個便當。此文一出,立即引發輿論譁然,網友紛紛留言表示「聽說物資也一直被卡在糖廠,真是有病的縣政府」、「縣政府的人員在衝三小?是在扯後腿?還是搞內亂?」、「去縣政府領便當還要看災民證!導致志工沒拿到便當,便當放到晚上臭酸一堆」、「應該他們有配合的店家要賺這筆災難財吧!愛心便當擋到即得利益者的財路!」、「真的吃力不討好的工作,光這點就看出政府官僚有多爛了。受災戶之一,自願從台北到花蓮光復擔任偏鄉教師的劉哲瑋,28日臉書發文:「昨天,我住在災民收容所,我自己從台北自願到偏鄉擔任教師,我租屋處也都是淤泥,也是受災戶,昨晚住在以前任教的大進國小,現在那是災民收容所。結果,早上我要領早餐,卻被拒絕。這不是第一線公務員的問題,而是上頭到底誰下令,災民必須掛識別證才能領物資?明明物資多到必須丟掉,昨天我晚上8點多回大進國小,被塞了便當,便當多到發不完,還有熟食只能丟棄,結果縣府這樣搞。」曝光後,隨即引發外界熱議,律師林智群直呼花蓮縣府「廢到笑」,「這樣的物資調配,比無政府狀態更糟糕!」
(See:2025/09/28,自由時報,志工踢爆花蓮縣府「阻擋愛心物資進災區」 上萬無償便當無法完成、便當多到發不完還臭掉!傳要有「災民證」才能領 花縣府遭撻伐、民視,惡劣!花蓮縣府挨轟「擋義煮團食材」 網友:配合店家賺災難財?、無償供餐被糟蹋?花蓮縣府竟擋物資 義煮團怒轟:之後不雞婆了、花蓮災後物資湧入「便當多到壞掉」!傳全因縣府令要有「災民識別證」才能領、花蓮災後物資湧入「便當多到壞掉」!傳全因縣府令要有「災民識別證」才能領、東森新聞,領餐須識別證!災民揭便當發不完遭丟棄:縣府在幹嘛?)
行政院秘書長張惇涵24日表示,中央自21日迄今總計通報花蓮縣府9次,身兼災防指揮官的內政部長劉世芳,21日就評估要撤離1800戶,且「等不了」,因此在9月22日周一早上開始進行撤離動作。劉世芳在22日上午的第4次工作報告中,裁示「務必把握中午前風雨較小的黃金撤離時間,積極撤離下游鳳林鎮、光復鄉、萬榮鄉等溢淹高風險區域的民眾」。同日下午,總統賴清德及行政院長卓榮泰坐鎮中央災害應變中心,並與屏東縣、花蓮縣、台東縣視訊,花蓮縣是由副縣長顏新章代替,花蓮縣長徐榛蔚當時人在韓國。
國民黨立委傅崐萁不斷護航妻子花蓮縣長徐榛蔚,甩鍋中央,更稱「比照南投堰塞湖用爆破方式就能解決」。但這項說法遭到眾多水利和土木工程專家打臉,水利專家、前內政部長李鴻源直言爆破根本不可能。(See:2025/09/24,菱傳媒、中央9度示警花縣府!劉世芳921就急令撤離 一通電話讓徐榛蔚返台、2025/09/25,Newtalk新聞,傅崐萁怪中央不爆破堰塞湖!李鴻源再打臉「不可能」 提醒還有3000萬噸水量)
劉哲瑋老師:這場災難原是天災,卻因地方政府的怠惰與冷血,最終釀成重大人禍。筆者為居住光復兩年多,從臺大畢業自願到偏鄉任教的教師, 親眼看見災後慘況,更難接受地方政府的推諉與卸責。林業及保育署早已進行潰壩模擬與風險評估,並派員空降架設監測儀器,不定時更新數據。9月22日上午7點,農業部更發布「紅色警戒」,要求花蓮縣政府「立刻強制撤離」。若要談「不法行為」與「管理疏失」,該調查與究責的,正是花蓮縣政府與縣長徐榛蔚,而不是中央。縣府一再拖延,錯失撤離時機;縣長在災前出訪,災後卻推諉卸責;政客則冷血操弄災民血淚為選票。這已不再是單純的天災,而是責任逃避的人禍。(See:2025/09/27,自由時報,自由開講》馬太鞍溪堰塞湖災難:國賠責任在地方 不在中央)
林智群律師:1.觀測、警示、怎麼處理,是中央政府的事情。發現有溢堤、潰堤,中央政府應通知花蓮縣政府。2.花蓮縣政府接到通知後,要負責撤離。現在的情況是,中央政府前前後後9次預警,並在9/22早上7時發緊急通報單,發生溢堤的時間是9/23下午3時,花蓮縣政府有一天又8個小時的時間可以撤離民眾。而花蓮縣政府在9/22發佈新聞,表示已經撤離完畢,結果水淹上來時,全家便利超商裡還有顧客跟員工。比較奇怪的是,花蓮縣長徐榛蔚三天前卻率團受邀赴韓國參加博覽會並推動姐妹市交流,原規劃續赴日本參加國際旅展。(See:2025/09/25,自由時報,群眾之事》堰塞湖的責任歸屬很清楚)
科技專家許美華直言,這次災難不是天災,而是人禍!許美華24日晚間在臉書發文,痛批花蓮縣政府疏於撤離責任,導致光復鄉居民付出生命代價。她指出,中央政府早在事發前36小時內九度緊急催促花蓮縣政府執行撤離,但地方政府卻未確實通知住戶。她強調:「天災是堰塞湖因暴雨溢流,但14條人命的損失,是花蓮縣政府的失職!」(See:2025/09/25,ETtoday新聞雲,科技專家:堰塞湖溢流14死是人禍 點名3人「政治照妖鏡」、壹蘋,「堰塞湖溢流14死是人禍」 許美華:政治照妖鏡3人現形 )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自9月23日潰流迄今進入第6天,據統計,截至28日上午8時,堰塞湖潰流已造成17死、7失聯及93人受傷,而光復鄉首當其衝是受害最深區域、災情慘重。
不過,當地鄉村長應變方式不同,其中,出生在馬太鞍部落阿美族的大馬村村長王梓安,因積極參與事前準備工作、謹慎應對堰塞湖,早在溢流潰堤前就先採取應變措施,安全撤離大馬村村民。究竟他是怎麼辦到的?王梓安受訪時也還原當時始末。同屬光復鄉的大馬村村長王梓安就因即時撤村的舉動,救了全村一命。他指出,事發前2天經中央告知後就開始預防撤離保全戶,接著再返村廣播尚未撤離的民眾,最終安全地撤離了大馬村村民。
許美華指出,媒體訪問光復鄉大馬村村長王梓安,顯示大馬村在接獲中央通知後,在溢流2天前就開始撤離,最後保全了整個部落的生命安全。強調:撤離就是地方政府的責任。
花蓮議長張峻曾是國民黨花蓮黨部主委,今年726前夕震撼表態「支持罷免傅崐萁」,但最終投票結果未通過,一度傳出被藍營秋後算帳、要推動罷免張峻,也被外界視為與傅結下梁子。近期因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重創下游光復鄉,連張峻也成了受災戶,不過他親身目睹心寒1幕,傅崐萁妻子、花蓮縣長徐榛蔚在災區挨家挨戶慰問,唯獨跳過張峻的家、轉身就走,令他不禁悲喊「這樣的態度,叫我們這些災民情何以堪?」
(See:2025/09/28,今周刊,花蓮堰塞湖事件/洪水潰堤救全村的男人!大馬村長還原撤村始末:中央早有警示…過去政見被翻出獲讚、大馬村長還原撤村情況:溢流前兩天預防性撤離非強制! 、ETtoday新聞雲,馬太鞍「全村的希望」!大馬村村長即時撤村 正確應變過程獲讚、自由時報,光復大馬村接獲中央通知提早有序撤離 許美華:其他村慘劇是人禍、民視,徐榛蔚逐戶慰問「卻跳過他家」!議長張峻昔挺罷傅…揭心寒1幕)
美國總統甘迺迪(John Fitzgerald Kennedy)曾言:「不要問你的國家能為你做什麼,而是要問你能為國家做什麼。」("Ask not what your country can do for you --ask what you can do for your country.")(1961.1.20)
公務員都應該記住:你們是人民的僕人,而不是主人。
5月6日辭世,享壽88歲,倡議「軟實力」(Soft Power)並出版同名著作,號稱「軟實力之父」約瑟夫・奈伊(Joseph S. Nye)的政治思想大師嘗言:「真正的權力不是控制,而是能力。」
地方派系或勢力或許能夠控制地方政治,但在災害面前卻徹底展現缺乏治理城市的能力。選舉可以靠資源與宣傳,但人民生命身體財產安全卻不能容許政客表演。
愛爾蘭文豪劇作家蕭伯納(Bernard Shaw):說過:「演員知道自己在演戲,政客卻以為自己說的是真話。」撰寫《常識(Common Sense)》鼓舞美國獨立革命的思想家湯瑪斯·潘恩(Thomas Paine)則謂:「當權力變成世襲時,民主就死了。」。
長期把持地方政治卻無法在關鍵時刻保護人民,正是政治欺騙的展現。人民可以容忍一時的失敗,但絕不會忍受長期的欺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