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29
中秋節專輯-3 月下三思
詠月的詩詞,常見的三個主題分別是:
- 中秋懷遠(思鄉懷人,遠方親友,情感寄託)
- 羈旅孤月(旅途中孤獨,漂泊者的月下感懷)
- 月下對影(月光下自我與影子的對話,寄托孤獨與哲思)

1. 中秋懷遠
代表詩詞:- 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 杜甫《月夜憶舍弟》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 張九齡《望月懷遠》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 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西北望鄉何處是?東南見月幾回圓?
2. 羈旅孤月
代表詩詞:
- 劉方平〈月夜〉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闌干南鬥斜。 - 晏殊《中秋月》
十輪霜影轉庭梧,此夕羈人獨向隅。 - 杜牧《秋夕》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 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3. 月下對影
代表詩詞:
- 李白《月下獨酌》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 蘇軾《水調歌頭》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這三類詩詞,分別表達了:
- 中秋懷遠:明月成為與遠方親人共度佳節的精神橋樑。
- 羈旅孤月:羈旅異鄉的孤獨感,與月光相伴,寄托思念與寂寞。
- 月下對影:月光、酒杯、影子相伴,詩人獨酌自娛,展現孤獨中尋找自我的哲思與浪漫。
將古人的詩詞句子重新拼湊,混成一首規整的七言律詩,題為《月下三思》:
《月下三思》
海上明輝照客愁,天涯共此一輪秋。
庭梧影動霜華冷,羈旅人長夜未休。
舉盞對空成三伴,隨風逐思逐遠舟。
但憑清景常圓滿,千里同心願久留。
遵循律詩格式:
- 七言八句,每聯對仗、平仄工整。
- 起首點題(明月、天涯、思愁)。
- 中聯寫景抒情(霜影、羈旅)。
- 頷聯以「對月成三人」呼應舉杯。
- 收尾寄願(人月兩圓,情長千里)。
一樣的月光,三種不同的心境,千江有水千江月。
該聽什麼歌呢?孟庭葦的「你看你看月亮的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