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熱播的日劇《小鎮星熱點》,我看了很喜歡,根本就是為我這類人而設的題材 – 外星人、未來人、超能力者、時空旅人,甚至鬼魂的出現,這些不科學的生物體和超自然力量,全都是我感興趣的,哈哈!
日劇《小鎮星熱點》和《重啟人生》是同一編劇「笨蛋節奏」的作品,基本上拍攝手法很相似,很多場景同樣都是幾位女主角閨密坐在一起,閒談日常鎖碎事和懷緬一些舊事,還有就是女主角的內心自言自語和無聊小劇場,都非常有趣。
兩套劇的題材完全不一樣,《重啟人生》是關於生命意義,而《小鎮星熱點》則是奇幻故事。
如果兩套劇選一套的話,我個人比較喜歡《小鎮星熱點》,因為故事比較有趣,很多場景都令我不禁傻笑。
《小鎮星熱點》故事看似沒有什麼特別主題,純粹是一個很自然的日常生活小品故事,但劇中描述外星人的存在,以及未來人提到50年後世界會變成廢墟這兩件事,就令我想起《頻死經驗的啟示》一書,作者所提到的一些相關親身經歷。
《頻死經驗的啟示》簡述
木內鶴彥,《頻死經驗的啟示》的作者,從小就是個熱愛星空的彗星獵人。小學時,他開始痴迷於觀星,夢想有一天能發現新彗星。長大後,他加入日本航空自衛隊,從事與航空相關的工作,心裡始終懷著飛向太空的渴望。22歲那年,他在航空基地做飛行簽派員時,經歷了第一次瀕死體驗,但他選擇把這段經歷藏在心底悄悄封存,沒對任何人提起過。
之後,他繼續追逐夢想,探索宇宙的無盡奧秘,但在55歲時,第二次瀕死體驗徹底改變了他的人生。
凝視著浩瀚的星空,他開始思考:能體驗死後世界又回到人間,這其中是否隱藏著某種深意?這個問題讓他有了決定。
木內鶴彥決定把自己的所見所聞毫無保留地分享出來,他不僅想講述這些不凡的經歷,還希望驗證它們的真實性。於是,他寫下《頻死經驗的啟示》,用文字記錄對生命、死亡和宇宙的深刻感悟。
外星人是否存在
由於木內鶴彥是一位宇宙研究專家,使用的是高精密望遠鏡來觀測星空,偶爾也會發現一些異常現象。他第一次目擊UFO是在日本航空自衛隊服役時。當時,政府下令每晚8點到10點禁飛,行動連續一週,確保日本上空沒有任何飛機。
然而,在禁飛時段,雷達卻捕捉到許多不明飛行物。這些物體外形像米粒,沒有任何標誌,從A點到B點僅需3分鐘,遠比飛機的40分鐘快得多。而且它們沿著地球表面平行飛行,軌跡不像隕石那樣呈拋物線。木內鶴彥懷疑這些物體極有可能是UFO,但苦於沒有確鑿證據,加上話題敏感,他無法再深入調查。
後來,他也曾多次遇到類似情況,但始終沒有明確答案,這些事件至今仍是謎團。
關於外星人是否存在,目前科學界尚未有定論。雖然不少人聲稱見過UFO,這些神秘現象仍讓很多人充滿好奇,但真相究竟如何?或許只能靠我們繼續探索和思考了。
兩個不同的未來
在他經歷瀕死時,他看到兩個不同的未來:
- 年邁的作者正和小孩子們一邊透過望遠鏡看宇宙,一邊愉快地聊著關於星星的事。
- 年邁的作者茫然地走在一個已成廢墟的街道上,看不出來發生了什麼事,但四周躺著燒焦的屍體和受傷的人,而他只是束手無策地走在那條路上,畫面十分駭人。
人類有可能改寫結局
木內鶴彥在《頻死經驗的啟示》中分享了他看到的未來景象:未來可能是充滿希望的「最美好未來」,也可能是令人絕望的「最悲慘未來」。
這一切,取決於人類的行動。
作者在書中提到,太陽系與地球終有一天會走到終點。人類作為地球上最晚出現的物種,承擔著重要的使命:在終結來臨前,調整地球的環境,保持生態平衡,讓所有生命都能安居樂業。
人類的角色不是主宰,而是為其他生物創造更好的生存條件。
然而,書中亦指出,人類如今常自視甚高,認為自己是最偉大的物種,卻忘了原本的責任。許多人只顧自身利益,忽略了為生態系統付出的初衷。
如果這種傲慢與遺忘持續下去,人類終將面臨嚴重後果。
木內鶴彥呼籲大家為了「最美好的未來」而行動,而改變未來不是靠某個英雄,而是需要每個人的努力。從生活方式到每一個選擇,我們都在形塑未來的樣貌。期待救世主到來是偷懶的想法,真正能改變命運的,是每個人當下的行動與決定。
總結
「環境保護」好像已經說了很多年,真正有心有力在做環保的人不多,我相信在這個地球上,不環保的人一定比環保的人多很多。
環保是從心出發的,真心愛地球,就好像真心愛著你的親人、朋友、情人和寵物一樣,很自然為對方著想,竭盡所能想保護它/愛惜它,這份心意是自然而生的,有就有,沒有就沒有。
不環保不要緊,但身為人類的大家,至少也要做到互相尊重和懂得感恩,為地球和大自然付出多一點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