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掌機界核彈級震撼!Xbox與ROG聯手打造的遊戲新紀元
注意了!行動遊戲市場正迎來一場核彈級的技術震盪!微軟Xbox與華碩ROG(Republic of Gamers)這兩大巨頭,給出了ROG Xbox Ally系列掌機,宣告一個「隨時隨地,暢玩大作」的遊戲新紀元已然開啟。
這不只是一台掌機,這是將Xbox的強大基因、Windows的自由彈性,與ROG的精湛工藝完美融合的結晶,徹底改變了我們對掌上PC遊戲的刻板印象。記得嗎?自從2025年Xbox Games Showcase上首次正式公開以來,玩家社群的熱切期待就從未停歇。如今,預購已經在全球38個國家或地區轟轟烈烈地展開,正式發售日就定在今年的10月16日。
無論你是硬派的核心玩家,還是追求彈性便利的休閒玩家,ROG Xbox Ally系列都試圖提供一個單一入口,讓你輕鬆進入PC和Xbox的遊戲世界,而且不論你習慣哪一個遊戲平台或啟動器,都能一手掌握。ROG Xbox Ally的野心,是要讓玩家獲得「Xbox的威力」與「Windows的自由」完美結合的體驗。這款設備不僅支援本機遊戲執行、雲端串流,甚至能透過遠端遊玩串流家中Xbox主機上的遊戲。這項突破,無疑是對過去Windows掌機繁瑣體驗的一次強力回擊。當我們看著這些頂尖科技的融合,不難想像,這台掌機不僅僅是硬體的升級,更是一種遊戲生活方式的徹底重塑。準備好了嗎?讓我們深入探究,這兩款新機到底藏了多少秘密武器!性能怪獸還是全民夥伴?揭秘雙版本規格與市場的沸騰爭議
ROG Xbox Ally系列一口氣推出了兩個版本,顯然是為了滿足兩種截然不同的玩家需求:標準版的ROG Xbox Ally,以及追求極致性能的ROG Xbox Ally X。然而,價格公布後,市場上的反應可說是涇渭分明,爭議聲浪沸騰!先說說大家最關心的硬體規格,ROG這次可說是堆料毫不手軟,尤其是在旗艦機型Ally X上展現了驚人的誠意。標準版Ally搭載的是AMD Ryzen Z2 A處理器,採用四核心(Zen 2)架構,搭配16GB LPDDR5X-6400記憶體和512GB M.2 2280 SSD儲存空間,電池容量為60Wh。
雖然性能強悍,但定價卻是美國$599.99、英國£499、歐洲€599.99。至於「性能怪獸」Ally X,規格則全面進化:它採用全新的AMD Ryzen AI Z2 Extreme處理器,這是一款基於八核心(Zen 5)架構,擁有十六個RDNA 3.5繪圖核心,並整合了神經處理單元(NPU)的頂級晶片。記憶體飆升至24GB LPDDR5X-8000的高速規格,儲存空間也直接提升到1TB M.2 2280 SSD。更重要的是,Ally X配備了驚人的80Wh大電池,相較於前代產品,在運行如《Hollow Knight: Silksong》等遊戲時,續航力甚至能提升一倍。然而,Ally X在美國的定價為驚人的$999.99,英國£799,歐洲€899.99。這個近千美元的價格,立刻引發了巨大的爭議。許多玩家認為,這個價格已經足以購買一台不錯的電競筆電,或是其他更便宜的掌機,簡直是「瘋狂」。
但有趣的是,儘管價格高昂,Ally X的預購在一些主要零售商(如微軟商店和Best Buy)依然迅速傳出缺貨的消息。這證明了市場上確實存在一群願意為「頂尖性能」和「最新技術」買單的硬核玩家。Ally X就是專為追求極致、不願妥協的玩家所設計的,它代表了當前掌機領域的性能天花板。或許,在這場性能與價格的拉鋸戰中,Ally X正用銷售數字證明,真正的頂級體驗,永遠有其擁護者!
告別Windows水土不服!一鍵啟動「Xbox沉浸式體驗」的秘密
傳統Windows掌機最大的痛點是什麼?無疑是Windows 11作業系統本身與掌機形態的「水土不服」。當你試圖用搖桿和按鍵來操作那些針對滑鼠和鍵盤設計的微小介面時,那種挫敗感簡直能讓你的遊戲熱情瞬間降溫。但ROG Xbox Ally系列的出現,就是要徹底終結這個窘境!微軟和華碩在這方面下了苦功,他們並非只是簡單地將Windows塞進掌機裡,而是專門為其打造了「Xbox全螢幕體驗」(Xbox full screen experience)。這個專門為掌上遊戲機優化的界面,會在開機時直接啟動,靈感來源於主機的使用者體驗。這個模式的關鍵在於優化資源配置:它能最大限度地減少背景活動,推遲不必要的任務,從而將更多的系統資源專門用於遊戲運行。微軟甚至預估,這種模式可以節省高達2GB的記憶體,並減少三分之二的閒置功耗。
這意味著,過去那些讓Windows掌機運行不順暢的「系統臃腫」問題,將得到大幅緩解,讓掌機的運行更加流暢且節能。更貼心的是,機身上設置了一個專用的Xbox按鈕。只要輕輕一按,就能快速調出「強化版Game Bar疊層」,讓玩家可以輕鬆返回主介面、瀏覽遊戲庫、與朋友聊天,甚至存取ROG獨家的Armoury Crate SE控制中心進行深度設定。此外,新的「掌機相容性計畫」(Handheld Compatibility Program)更是玩家的福音。Xbox團隊已經與遊戲工作室合作,測試並優化了數千款遊戲。未來,玩家在遊戲庫中將會看到「掌機最佳化」(Handheld Optimized)或「絕大部分相容」(Mostly Compatible)的徽章,讓你一目瞭然哪些遊戲無需調整設定就能完美運行,真正實現「即開即玩」的主機般簡潔體驗。
這項創新的軟體整合,讓ROG Xbox Ally不再僅僅是一台運行Windows的設備,它更是一台具備PC遊戲自由度的「行動Xbox」。
挑戰Deck霸主地位!極致硬體對決與AI賦能的未來
談到掌機,我們無法迴避市場上的另一位重量級選手—Valve的Steam Deck。ROG Xbox Ally系列的登場,無疑是向Steam Deck的霸主地位發出了最直接的挑戰。儘管Steam Deck憑藉其親民的SteamOS和相對更低的價格(LCD版$399,OLED版$549)佔據市場,但在硬體規格和未來潛力上,Ally系列展現了後來者居上的氣勢。首先,在玩家最在意的螢幕表現上,Ally系列就佔盡優勢。Ally和Ally X都配備了7吋IPS觸控螢幕,擁有更高的FHD 1080p解析度,以及120Hz高更新率。更關鍵的是,它支援VRR(可變更新率)技術,這能確保遊戲畫面更加流暢,動作清晰可見,而Steam Deck則不支援VRR。儘管Steam Deck OLED在色彩和對比度上表現優異,但在遊戲體驗更注重的細節清晰度和動態流暢度方面,Ally無疑更勝一籌。
其次,在人體工學與操控方面,ROG Xbox Ally採用了與Xbox控制器相似的曲線握把設計和交錯式搖桿配置。許多玩家認為,這種更為突出的握把設計,提供了比Steam Deck更佳的手感,能夠讓玩家在長時間遊戲時感到更舒適。Ally X版本更是在扳機鍵中加入了振動馬達,顯著提升了遊戲的沉浸感。最值得關注的是Ally X所描繪的未來遊戲藍圖。Ally X搭載的AMD Ryzen AI Z2 Extreme處理器,內建NPU(神經處理單元),這項技術為未來AI驅動的功能奠定了基礎。例如,預計在2026年初推出的「自動超解析度」(Auto SR)功能,它能利用NPU的力量,將低解析度運行的遊戲升級,從而實現高解析度的視覺效果和更流暢的影格率,而且無需遊戲開發商進行額外調整。
這種AI賦能的性能提升,預示著掌機遊戲將不再只是單純的硬體競爭,更將是軟體智慧化的角力。總結來看,對於那些尋求「卓越性能」、「類主機體驗」和「全方位遊戲庫」的玩家來說,ROG Xbox Ally系列,尤其是Ally X,提供了當前市場上最前衛的解決方案。雖然價格門檻較高,但它所帶來的硬體優勢、軟體優化,以及對未來AI遊戲技術的承諾,讓這款掌機成為了行動遊戲領域一次真正的革命性嘗試。這場掌機新戰國時代,才剛剛拉開序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