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17對決iPhone 17:是抄襲、致敬還是升級?

更新 發佈閱讀 8 分鐘
raw-image

2025年9月,科技圈的空氣中瀰漫著一股不尋常的火藥味。這不是一次例行公事的新品發表,而是一場精心策劃的「埋伏戰」。主角,是手機界的兩大巨頭:蘋果與小米。

9月19日,蘋果iPhone 17系列如期而至,全球果粉徹夜排隊,社群媒體被開箱文洗版,一切都像是每年上演的朝聖儀式。然而,就在這場狂歡的最高潮,一個意想不到的挑戰者,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切入戰場。僅僅六天後,小米創辦人雷軍站上年度演講的舞台,正式揭曉了小米17系列。

這時間點,抓得太過精準,簡直像一記算準了角度的完美刺拳。過去,小米的數字旗艦總在年底壓軸登場,這次卻罕見地打破慣例,將發布會提前到緊貼iPhone開賣的黃金週。這不是巧合,這是一場赤裸裸的「陽謀」。雷軍的意圖再明顯不過:他要在蘋果聲量最響、消費者荷包最癢的時候,直接「劫持」話題,對著所有準備掏錢買iPhone的人大喊一聲:「嘿,等等!先看看我為你準備的『蘋果殺手』。」

這場對決從一開始就超越了硬體本身。小米的策略,是將自己強行綁上蘋果這艘航空母艦,在消費者心中建立一個「A或B」的選擇題。他們不再滿足於做一個高CP值的追隨者,而是要成為一個平起平坐的挑戰者。這場精心編排的戲碼,從命名就開始了。小米直接跳過「16」,將新機命名為「小米17」,甚至首次引入了「Pro Max」的後綴,讓整個產品線與iPhone 17系列完全對應。小米總裁盧偉冰更在社群上直言不諱:「我們要在同一代、同一水平上與iPhone直接競爭。」這已經不是致敬,這是在全球觀眾面前,對著產業巨人下的一封戰帖。

規格單上的屠殺:小米如何用「暴力美學」,直擊iPhone的續航焦慮?

當發表會的聚光燈亮起,雷軍化身為一位精準的狙擊手,而他的靶心,自始至終只有一個—iPhone 17。整場發表會,幾乎成了一場小米對蘋果的「公開處刑」。從處理器、螢幕到相機,「與iPhone 17相比…」這句話成了雷軍的口頭禪,每一次比較,都像是在蘋果的完美光環上,劃開一道新的口子。

這場秀的高潮,無疑是那段極具戲劇張力的電池續航測試影片。影片中,標準版的小米17不僅輕鬆擊敗了iPhone 17,甚至在對手外掛了一顆5,000mAh的行動電源後,依然笑到了最後。這不是單純的數據比較,這是一場精心設計的行銷表演,旨在將一個訊息深深烙印在消費者腦中:你的「續航焦慮」,我來解決。

讓我們攤開規格表,看看這場「暴力美學」的對決有多麼殘酷。在核心處理器上,蘋果的A19 Pro與高通的Snapdragon 8 Elite Gen 5都是頂尖的3奈米晶片,可謂神仙打架。但在消費者更能直接「體感」的領域,小米幾乎是壓倒性的勝利。

小米17的電池容量高達7,000mAh,幾乎是iPhone 17的兩倍;而頂規的Pro Max版更是塞進了驚人的7,500mAh電池。搭配上100W的有線快充,這意味著當iPhone用戶還在四處找充電線時,小米用戶可能已經滿血復活,再戰一天。在記憶體、相機畫素、螢幕亮度這些關鍵指標上,小米也毫不手軟,給出了超越同價位iPhone的豪華配置。

最後,也是最致命的一擊,是價格。小米17 Pro Max的起售價,竟然只和標準版的iPhone 17在中國的售價相當。這等於是告訴消費者:「你可以用買一台『入門款iPhone』的錢,帶走一台我們『規格封頂』的超級旗艦。」這種將設計、規格、價格三者結合的立體化打擊,讓許多原本鎖定iPhone的消費者,開始動搖了...嗎?

是抄襲還是「青出於藍」?小米在iPhone的相機高原上,蓋了座遊樂園

當然,伴隨讚譽而來的,是排山倒海的「抄襲」質疑。許多媒體直指,小米17 Pro系列的背部設計,尤其是那橫貫機身的「相機高原」,根本是「複製貼上」了iPhone 17 Pro的全新設計。再加上極度相似的系統UI風格,以及那個被戲稱為「超級島」的「HyperIsland」功能,讓「致敬」與「抄襲」的界線變得模糊不清。

然而,就在大家以為小米只能被動挨打時,他們卻拿出了一套出人意料的「組合拳」來回應。面對抄襲的指控,小米的潛台詞似乎是:「沒錯,我用了你的設計,但我用得比你更好。」

他們最有力的證據,是早在2021年就已驚豔市場的小米11 Ultra。那款手機,開創性地在巨大的相機模組中,塞進了一塊實用的副螢幕。因此,小米17 Pro系列背後那塊功能更強大的「動態背部顯示」,可以被視為一種設計語言的「傳承與進化」,而非突發奇想的模仿。

更聰明的是,小米沒有停留在單純的美學複製。他們在借鑒來的「相機高原」上,蓋起了一座功能豐富的「遊樂園」。這塊副螢幕,不僅能讓你用後置主鏡頭輕鬆自拍,獲得畫質輾壓前鏡頭的絕美照片;它還能顯示通知、控制音樂,甚至在裝上專用保護殼後,搖身一變,成為一台帶有實體按鍵的迷你遊戲機。有科技媒體甚至評論道:「小米向蘋果展示了相機高原的正確用法。」

這是一種極其高明的「演進式抄襲」策略。它先藉助「iPhone-like」的外觀,讓產品在第一時間就擁有高端市場的熟悉感與價值感;然後,再透過實質的功能創新,迅速建立差異化,將潛在的「抄襲」罵名,轉化為「比你更有用」的優越點。

從「山寨」到「高山」:這場手機大戰,打的其實是文化與生態的戰爭

要真正理解小米的戰略,我們必須跳脫單純的產品視角,深入其背後的文化與商業邏輯。小米的崛起,與中國獨特的「山寨」文化密不可分。這個詞早已從最初的「假冒偽劣」,演變成一種描述草根、快速、靈活創新的複雜概念。它代表了一種「先模仿,再超越」的務實路徑。

雷軍的商業哲學,從來就不是賈伯斯式的完美主義。他曾說,在中國市場,要懂得「走中道」、學會「妥協」。這也造就了小米與蘋果根本性的不同:蘋果是一家硬體公司,高昂的設計與品牌溢價是其利潤的基石,因此必須誓死捍衛設計的原創性。

而小米,用雷軍的話說,更像是「帶有谷歌元素的亞馬遜」。手機硬體本身只是低利潤的「入口」,其真正的目標,是將海量用戶圈進那個由物聯網(IoT)設備和網路服務構成的龐大生態系——也就是現在的「人車家全生態」。

這就解釋了小米為何「敢」讓自己的手機長得像iPhone。因為他們「無需」像蘋果那樣,單靠手機硬體賺取暴利。外觀上的相似,成了一種可以犧牲的戰術籌碼,用以換取在規格、價格和生態佈局上的更大優勢。

回頭看這場小米17與iPhone 17的對決,它不僅僅是兩款手機的較量,更是兩種商業模式、兩種生存哲學的正面碰撞。小米的策略,是一場精心計算的商業博弈,它模糊了致敬與抄襲的界線,用「鏡像」的外觀吸引目光,用「價值」的內在打動用戶,最終用「價格」的優勢完成致命一擊。

這場戰役,或許會讓小米在短期內背上「模仿者」的標籤,但它也確實高效地攫取了市場份額,並對行業領導者施加了前所未有的壓力。雷軍曾說,蘋果、三星是橫亙在眼前難以逾越的「高山」。如今,小米正用自己的方式,試圖成為另一座高山。這場戰爭的最終結局,還有待時間的檢驗,但可以肯定的是,2025年的手機市場,因為這場精彩的對決,而變得無比刺激。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蛙摘」科技報急
4會員
67內容數
累積知識財富,充實優勢人生。
2025/09/22
好萊塢的震撼教育!日本動畫如何空降全球冠軍? 《鬼滅之刃劇場版 無限城篇》北美動畫電影史上最高的開片紀錄,狂掃七千萬美元! 它一舉超越了1999年《精靈寶可夢劇場版:超夢夢的逆襲》創下的26年紀錄,證明日本動畫的影響力已經從次文化躍升為全球主流文化的核心。
Thumbnail
2025/09/22
好萊塢的震撼教育!日本動畫如何空降全球冠軍? 《鬼滅之刃劇場版 無限城篇》北美動畫電影史上最高的開片紀錄,狂掃七千萬美元! 它一舉超越了1999年《精靈寶可夢劇場版:超夢夢的逆襲》創下的26年紀錄,證明日本動畫的影響力已經從次文化躍升為全球主流文化的核心。
Thumbnail
2025/09/22
不可思議的巧合?手機竊聽的都會傳說! 親愛的朋友們,你有沒有過這種毛骨悚然的經驗? 可能前一晚,你正在廚房裡跟家人聊得興高采烈,提到自己多麼想去加勒比海度假,或是抱怨家裡的熱水器太老舊需要換新。結果呢?不出幾個小時,當你打開社群媒體,像是 Instagram 或 Facebook...
Thumbnail
2025/09/22
不可思議的巧合?手機竊聽的都會傳說! 親愛的朋友們,你有沒有過這種毛骨悚然的經驗? 可能前一晚,你正在廚房裡跟家人聊得興高采烈,提到自己多麼想去加勒比海度假,或是抱怨家裡的熱水器太老舊需要換新。結果呢?不出幾個小時,當你打開社群媒體,像是 Instagram 或 Facebook...
Thumbnail
2025/09/20
Notion 3.0搭載劃時代的Notion AI Agent,實現文件處理自動化,並將工作模式轉變為目標導向的自動化。此AI工具不僅能執行複雜任務,還可整合多個平臺資料,甚至客製化AI團隊,大幅提升效率,挑戰微軟Copilot與Google Gemini AI,引領AI辦公室時代。
Thumbnail
2025/09/20
Notion 3.0搭載劃時代的Notion AI Agent,實現文件處理自動化,並將工作模式轉變為目標導向的自動化。此AI工具不僅能執行複雜任務,還可整合多個平臺資料,甚至客製化AI團隊,大幅提升效率,挑戰微軟Copilot與Google Gemini AI,引領AI辦公室時代。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蘋果公司(Apple)4月將在美國零售店推出重大改革「Presto within Apple」(Apple內的Presto), 讓零售店員工使用類似平板的裝置「隔空更新」包裝盒內的手機, 如此一來手機在未拆封下,也能具備最新的作業系統。 蘋果新專利 外媒《Patentlyapple》
Thumbnail
蘋果公司(Apple)4月將在美國零售店推出重大改革「Presto within Apple」(Apple內的Presto), 讓零售店員工使用類似平板的裝置「隔空更新」包裝盒內的手機, 如此一來手機在未拆封下,也能具備最新的作業系統。 蘋果新專利 外媒《Patentlyapple》
Thumbnail
很多人買了2、3萬元的新手機,都會為愛機貼上保護貼或裝上保護殼, 避免碰撞出現刮痕碎裂。近日有消息傳出,蘋果已經斥資數十億, 將明(2025)年推出的iPhone 17螢幕做一層超硬AR層鍍膜, 提升耐刮能力,屆時可能不必再使用保護貼了。 不再需要保護貼? 熔入奈米級陶瓷晶體宣稱硬
Thumbnail
很多人買了2、3萬元的新手機,都會為愛機貼上保護貼或裝上保護殼, 避免碰撞出現刮痕碎裂。近日有消息傳出,蘋果已經斥資數十億, 將明(2025)年推出的iPhone 17螢幕做一層超硬AR層鍍膜, 提升耐刮能力,屆時可能不必再使用保護貼了。 不再需要保護貼? 熔入奈米級陶瓷晶體宣稱硬
Thumbnail
賈伯斯在當初是堅決反對製造手機的,但後來卻領導著蘋果推出了 iPhone。這篇文章深入探討蘋果如何持續創新和改變,在極其競爭的科技產業中立足。透過擴大能力圈和建立強大的生態系統,蘋果不斷引領市場走向。
Thumbnail
賈伯斯在當初是堅決反對製造手機的,但後來卻領導著蘋果推出了 iPhone。這篇文章深入探討蘋果如何持續創新和改變,在極其競爭的科技產業中立足。透過擴大能力圈和建立強大的生態系統,蘋果不斷引領市場走向。
Thumbnail
蘋果WWDC發布會在每一年都能吸引全球的目光。今年,在銷量不及預期的背景下,這場科技盛宴再次拉開帷幕,全球消費者見證iOS 18、iPadOS 18、macOS Sequoia等一系列重磅系統更新的亮相。
Thumbnail
蘋果WWDC發布會在每一年都能吸引全球的目光。今年,在銷量不及預期的背景下,這場科技盛宴再次拉開帷幕,全球消費者見證iOS 18、iPadOS 18、macOS Sequoia等一系列重磅系統更新的亮相。
Thumbnail
蘋果推出,iOS 17.4/iPad OS 17.4 等系統更新,包含耗電、閃退、卡頓、發熱等12項功能更新,當然也錯誤修正和安全上更新。 蘋果表示,iOS 17.4版本在安全和錯誤上改善,新功能及修正,另外也針對《數位市場法案》於歐盟市場的用戶做了部份功能調整。 提升 iPhone
Thumbnail
蘋果推出,iOS 17.4/iPad OS 17.4 等系統更新,包含耗電、閃退、卡頓、發熱等12項功能更新,當然也錯誤修正和安全上更新。 蘋果表示,iOS 17.4版本在安全和錯誤上改善,新功能及修正,另外也針對《數位市場法案》於歐盟市場的用戶做了部份功能調整。 提升 iPhone
Thumbnail
蘋果電腦公司每次發表新產品都會引起大眾目光,關注焦點不只聚焦在新產品上,新產品發布會邀請函、新廣告內容也會引起熱議,引領科技產品行銷潮流走向。 不過,5月初蘋果CEO庫克在社群網站X介紹iPad Pro新產品的一則推文,卻意外踢到鐵板,引起巨大爭議。 事件引燃點居然是庫克推文中的廣告影片! 影
Thumbnail
蘋果電腦公司每次發表新產品都會引起大眾目光,關注焦點不只聚焦在新產品上,新產品發布會邀請函、新廣告內容也會引起熱議,引領科技產品行銷潮流走向。 不過,5月初蘋果CEO庫克在社群網站X介紹iPad Pro新產品的一則推文,卻意外踢到鐵板,引起巨大爭議。 事件引燃點居然是庫克推文中的廣告影片! 影
Thumbnail
美國司法部(DOJ)於週四對蘋果公司(Apple Inc.)提出訴訟,聲稱其iPhone生態系統形成了壟斷市場,這不僅推高了蘋果的“天文估值”,同時也以消費者、開發人員以及競爭手機製造商的利益為代價。
Thumbnail
美國司法部(DOJ)於週四對蘋果公司(Apple Inc.)提出訴訟,聲稱其iPhone生態系統形成了壟斷市場,這不僅推高了蘋果的“天文估值”,同時也以消費者、開發人員以及競爭手機製造商的利益為代價。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