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麼是 ATR?
ATR 是技術分析中的一種 波動率指標。
- 它不是告訴你股價會漲還是跌,而是用來衡量「價格的波動幅度」有多大。
- 最早由技術分析大師 J. Welles Wilder 在 1978 年提出。
- 計算方式簡單來說,就是取「真實波動幅度(True Range, TR)」的平均值。
👉 真實波動幅度(TR) 定義為:
- 當日最高價 - 當日最低價
- 當日最高價 - 前一日收盤價(取絕對值)
- 前一日收盤價 - 當日最低價(取絕對值) 三者取最大值。
再用一定期間(例如 14 天)去平均,就得到 ATR。
二、ATR 告訴我們什麼?
ATR 的重點是:股價「會不會大幅震盪」,而不是「漲或跌」。
- ATR 高:市場波動加劇,價格容易大漲大跌。
- ATR 低:市場相對平穩,股價變動不大。
舉例:
- 如果某股票 ATR 從 1 上升到 3,代表它的平均波動幅度從「每天約 1 元」變成「每天約 3 元」,交易風險增加。
三、ATR 的優點
- 衡量波動,而非方向:避免了預測漲跌的主觀性。
- 可跨市場使用:股票、期貨、外匯、加密貨幣都能用。
- 風險管理利器:常用來決定「停損點」或「部位大小」。
- 適合搭配其他指標:例如與趨勢線、移動平均搭配,用於判斷假突破。
四、ATR 的缺點
- 不預測趨勢方向:ATR 不告訴你買或賣,只告訴你「會不會震盪」。
- 容易受極端價格影響:某天突然暴漲暴跌,會拉高 ATR。
- 不同股價水準難比較:股價 20 元的 ATR = 2,和股價 500 元的 ATR = 2,意義完全不同(解決方式:用 ATR%)。
五、實際應用技巧
- 停損設置
- 常見方法:以 ATR 的倍數當停損距離。
- 例如 ATR = 2 元,你設停損在進場價 - 2ATR(= -4 元)。
- 好處:停損會隨波動調整,避免太緊或太鬆。
- 突破真假判斷
- 如果股價突破壓力位,但 ATR 同步大幅上升,通常突破較可信。
- 如果突破發生時 ATR 很低,可能是假突破。
- 選股或判斷交易時機
- 高 ATR → 適合短線交易,獲利空間大。
- 低 ATR → 適合波段或長線,走勢較穩定。
- ATR 百分比化 (ATR%)
- 計算方式: ATR ÷ 收盤價。
- 可以比較不同股價的波動率。
- 例如:股價 20 元 ATR=2 → ATR%=10%;股價 500 元 ATR=2 → ATR%=0.4%。
六、新手該如何開始用 ATR?
- 先觀察 → 找出自己交易的股票 ATR 高低變化與走勢關聯。
- 從風險控管開始 → 嘗試用 ATR 倍數設停損,不要單靠「感覺」。
- 搭配趨勢指標 → 例如 MA、MACD,避免單獨依賴 ATR。
- 多比較 ATR% → 幫助你在不同標的之間判斷哪個更「刺激」。
✅ 一句話總結:
ATR 是 風險與波動率的量尺。它不能告訴你漲跌方向,但能幫助你知道「這檔股票近期到底安不安全、震不震盪」,並且在停損與資金管理上非常實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