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客訴到主顧,一堂價值千萬的搬家售後服務課,如何選擇一間「敢負責」的搬家公司
「那天搬家公司東西都用摔的,箱子都壞了,真的讓我很傻眼,看起來兇兇的,也不敢多說什麼,也重點是我東西很多,也不好意思叫他們賠償,所以這次才又來找你們!」
從10年以前,這位吳小姐,就是我父親的好客戶,但就有一次,因為親戚介紹另一間搬家公司,一樣報價比較便宜,後來就轉往找了他們,後來他實在覺得安心度不夠,所以這次又聯繫我們過去估價,在估價前,他還看了我官方LINE裡面的影片,他說學到很多。一直到這一次搬家,是他第五次找我們。
然而這次的搬家過程,除了一開始費用開價吳小姐覺得比較高,但是他說他會努力的丟東西和自己盡可能在搬家前,和先生開車自己多載運一些物件到新家,希望搬家可以再降低些價位,後來我們從原本報價的28000,吳小姐付訂金後,後面他整理到後續,變成15000,只是他東西真的還是很多。但是他一直求情,說後續會幫我們認真的推薦。我才勉強答應。
(僅截圖一開始)

後來他還很認真給我們寫了一篇長篇推薦。在Google 評論上,真的萬分感謝他!但是吳小姐這樣,過去曾經被搬壞,後來沒人理的狀況,其實市場屢見不鮮。
想說我分享三個我們處理客訴的幾個案例,來説説我認為搬家的售後服務該有的態度。
案例一》危機變轉機:日本記者的髒紙箱與一場90%降雨率的考驗

那是我剛回來接觸搬家產業第二年吧!我前往美術館附近的一棟社區估價,我一進去,是那種大約15年前的富麗堂皇的建設和施工裝潢,有噴水池、還有高級的磁磚地板。這個客戶,是一位設計師Wayne幫我們介紹的他的客人。
我跟櫃檯換了證件上去,來到林小姐的家中,打開門,他有三位小孩,都是就讀美國學校,以及家中不乏有琴棋書畫的相關作品和樂器,想必是很重視孩子教育的家庭。
這時候疫情剛開始,我帶著口罩,幫林小姐家裡估價。林小姐是一位日本記者工作,婚後回台的家庭CEO,舉手投足很有氣質,講起話來也很輕柔謹慎。就是有點嚴肅。讓我稍微有些緊繃。
「林先生,你們搬家當天的話,我門口會有消毒的,也請你們戴口罩,設計師很推薦你們,在之前電話中跟你們交談交流,也感受到你們兩兄弟的認真和你的素養,我想就給你們做了!」林小姐說。
我後來就開了價位,安排了紙箱配送。但沒有多久,我手機就收到訊息來信:
「林先生,這個上面有髒污應該是別人用過的,現在疫情逐步嚴重,還把別人家的紙箱送來給我們,你們讓我很失望,怎麼會這樣,髒髒的看了很不舒服。」
我連忙跟林小姐道歉,也有點自責,後來才知道,是我父親在搬紙箱的時候,不小心搬到了我們收回來的二手紙箱,在疫情期間,這個就特別尷尬又敏感。我回訊息趕緊又親自補送紙箱過去,並且把那些紙箱收回來。
「林先生,就這樣吧!我也不想再找別家了很麻煩,希望你們後續搬家好好處理。」林小姐生氣的說。
我後來回到家還準備想要寫一篇道歉卡片,後來我哥威廉工作回到家問我在幹嘛。
「我在寫道歉信啊!」我說。
「把這個收起來,寫這個信有誠意,但客戶要的不是這個!」我哥有點霸氣的把我卡片抽走,然後又接著問:「你知道明天降雨機-率是百分之多少嗎?」
「降雨?林小姐明天搬家會下雨?」我打開手機看了氣象,是90%的降雨機-率。
「你知道我們現在要做的是什麼嗎?你等等去買抹布,乾淨的那種,然後明天在公司備車的時候,膠膜多帶幾卷,我明天會多叫三個人來。」
威廉跟我說,客戶真正要的,是接下來有品質和有效率的把搬家完工,不要有他擔心的整潔衛生問題,再來明天下雨,100多箱的打包物,全部我都會用膠膜包起來。
隔天我們搬家的時候,我就看樓上大四房兩廳的空間,就有4位同事,我們在入場之前除了做了消毒,再來也有抹布毛巾把身上擦乾,然後進到場內我們就開始每個紙箱包膠膜防雨水,我就在電梯轉運裝箱物到地下室。我們很高效在一小時內,就完成了120件物品搬出的動作。我記憶猶猶在電梯轉運的我,遇到林小姐進到電梯內,還稱讚我們說:「你們效率好高喔!已經搬完了。而且還幫我們注意整潔衛生。」
後來我們到了新家松竹路旁的社區,我們搬入的時候,就推運的紙箱無奈,只能些微淋到雨,這個都在我們的計算之內,所以上了樓上,我們在家門口就把膠膜拆開,紙箱就一個一個徒手搬到對應的指定空間擺放。所有膠膜帶著雨水,但都被我們止於家門外,最後我們搬完後,我跪著在地上,手趴著用抹布把門口帶有水分的地方擦乾到沒有水和髒污。
最後林小姐很滿意,很爽快地付款,之後三周後,還請我們搬了家裡的紅酒櫃,搬到后里給他爸爸的工廠用呢!
這次我就學習到,客戶要的除了道歉的誠意,不是只是說說和文字上,而是我們透過所有重視他的在意的安排和行動展現,這樣的態度,即便是客訴,也會變成主顧。
案例二》摯愛微波爐的凹痕:一句「下次還會找你嗎?」背後的信任

這次的客戶,是網路上看到我們評價而找來的一位客戶Angela, 我大約在他搬家前一個月,就到他所在的公寓三樓,看了他們的搬運物件,爾後開價後順利成交。我們後續配送紙箱和氣泡布。搬運過程都還算有效和順利,只是後來我收到一個訊息:
「(一個粉紅色的微波爐,外殼有點金屬小變形)林先生,跟你告知一下有這個狀況,您們搬運辛苦了。」Angela話語當中,有些失落,因為這是他在我估價時,就有特別提到的微波爐,我還稱讚他很有眼光很會挑。
「請問還可以用嗎?方便的話,我可以前往你那邊,查看狀況,收回拿去電器行,我看能否修繕好,這個部分我可以幫忙。費用我來負擔。」我這麼說。
我們的搬家契約中,都有約定條款有寫到:
「若搬運後有物品毀損或遺失,搬後搬運師離開後,若有發現物品毀損,經過舉證後確認為搬運時造成之傷損,我們將依照該物件折舊後的價值的50%進行理賠。」
畢竟歷經過1000多場的搬家案,也處理過幾次售後服務,不管客戶的情緒還是怒罵,總而言之,我都會回覆感謝他們,給我學習的機會,並且想盡辦法,看怎麼樣可以解除和修繕問題。
「謝謝你,我想說找你幫忙用還挺麻煩的,還要聯絡來去,我看這樣吧。我先用用看,並且嘗試找修繕,如果有花費的話,再通知您。謝謝」Angela回我。
我回覆好的!感謝他並請他務必有需要幫忙,隨時跟我說。我盡力協助。
我比較訝異的是,Angela還回覆我:「你下一次應該不會拒絕我搬家吧?」
看到他訊息這麼回,我有點感受到那種些許的脅迫,不久後也有點安心。因為我想,我們的誠意他有感受到。
我說:「不會,會服務您的,您放心!」
後來Angela回了個貼圖感謝。我心中默默的感恩。
案例三》電梯門的一道刮痕:超乎預期的專業,化解一場潛在的紛爭

「小岳,這次謝謝你們,從父親傳承到你們二代,你和哥哥經營得很用心,今天來的小偉、還有你哥哥威廉,感謝你們幫我們完成搬遷。」這位陳老師,還有她女兒小燕子,是我們的老客戶。當時我電話接到的時候,他還用充滿老師和學生對話的口吻,要我先仔細聽他說,再舉手發言。
後來我們幫他們當天搬了三個地方,搬完的當天,陳老師來電給我。講完上述的內容後,又繼續跟我說:
「我們北屯這邊的搬出地的社區經理有給我來訊息,説我們有弄壞電梯門。」
我當下接到電話後,又請陳老師舉證和照片給我看,我把照片傳給今日工作的同仁們看,他們說,一開始電梯就有那些傷痕了,不是我們用的。但是透過攝影機有照到我們搬家的過程中,確實人員有些微磕碰到電梯門。
我回覆陳老師:
「陳老師,我會再前往和社區經理接洽,請你告訴他,目前看起來應該不是我們用的,是原本就有的,不過您放心,如果真的是我們用的,我們不會規避責任,會負責到底。但我希望,住戶或是經理不要因為看到傷痕,就很直觀說是搬家公司,這對我們不公平,我明天傍晚會前往社區,再請陳老師告知社區經理。」
陳老師也很用心的回覆給經理,經理說沒問題,讓我們到現場查看。隔天的傍晚17:30,我到了社區現場,在社區門口的大門前,我看門內有一位女秘書走過來開門:
「請問是搬家公司林先生嗎?」
他問我,我說是。這位幫我開門的女性就是社區經理。
「請問電梯有傷痕的地方在哪?」我問。
社區經理帶我去現場看電梯。電梯門打開,我看了一下擦痕,我看門上還有一些小缺口。我量測了下地板到痕跡的高度,然後我跟經理說,因為這個高度跟我們影片中,說有碰到的黑籮筐的地方,矮了非常多,如果是板車的擦痕,高度也不對,所以也應該不是我們用的。
經理聽我說的有理,也就沒有繼續追究。不過我看他還很煩惱,她說:
「這樣就傷腦筋了,卻是看起來不是您們用的,但我得做事後處理還要回報主委,其實搬家前住戶要主動先告知,我們就會先貼防護,只是這次沒有貼,加上又是主委有您們昨天的搬遷,所以下意識就認為是你們用的,責任上我知道要怎麼回報了,只是我不知道要怎麼去善後。」
剛好,我透過BNI的夥伴介紹,在現場工班,如何用黏土和水彩,去修補地板或是木工裝潢,我把影片和做法告知後,
我說:「我之前有請過電梯美容,那場搬家案我才收7000元,但我賠了8000元,因為電梯美容出一次工,要8000元,但是你這個木頭的小缺口和痕跡要修補上色不難,可以去五金行和書局買….(我說了我之前幫牆壁地板美容修繕的做法)」
我看經理如釋重負,她會交辦同事去採買和處理,這樣幾百元就可以解決了,就不用花上幾千元,也不需要向上呈報到委員會去處理,這樣就省去麻煩省下金錢,也馬上就能完善處理。
後來陳老師也到場,他看我們互相已經協商解決了,就很欣賞我們的處理態度,也稱讚經理年紀輕輕,就有這樣的處理情商,陳老師也跟我說,他以後不論在外演講,或是學校講課,都會把「態度」講進去。
核心價值》態度,是解決一切問題的鑰匙
我一直記得我在教會主日,聽到的創世紀約瑟的故事,即便遇到很多挑戰、污陷、下監獄,但是他仍用上帝的眼光和心態面對挑戰處理事情,一直到最後幫法老解夢,後續成為治理埃及的宰相。
其實經過多次的處理經驗,因為「面對問題、想方設法問人和解決問題」,我自己也累積了很多迅速處理「搬家售後」的問題know how。問題的背後不是永遠的困難,問題的背後是解決問題學習的機會。
這樣的積極態度,是有一次我和威廉,在有一次搬運里和建設的接待中心搬運時,有一張玻璃長會議桌,因為天雨的關係手滑,桌腳震到地上,力道反彈到桌面震碎了玻璃,我看到我哥威廉,立即打了電話,請他認識做玻璃的老闆,立馬依照規格切一塊玻璃,讓他後續送來幫忙安裝,然後我們也處理破碎的玻璃的清理。
這個接待中心,從五年前到現在,都是我們的主顧。
消費指南》如何不怕「搬壞沒人理」?消費者自保三大心法

其實在搬家場勘,或是一般來說,客戶打電話問搬家費用、或是發LINE問搬家費用,報價完,大家就幾台車過去搬的,狀況大有人在,以上的流程是在台灣「非常非常正常」不過的搬家消費方式。
只是,「正常不代表正確!我們認為的正確,也時常被人認為不正常而被抨擊不對。」我認為不應該是這樣。
搬一次家,花個5000元以上是很常見的,只是我們花5000多塊買一件家具,尚且會問退換貨機制、理賠機制、保固機制,但是怎麼搬家,就不會管了呢?我還時常被認為是「太煩」。不過各位要知道,台灣的搬家,很多都是老闆本身就是下去做事的工,搬家就已經是很累的事情了,做一整天回到家還要處理客訴,這也真的不能怪他們EQ不好,這是產業本質上的問題。
以下的搬家流程,搬運上,請各位一定一定要記得以下三大要點,才不會遇到「搬壞沒人理」被丟包的狀況。
- 有約定條款和簽訂契約:
正確的搬家流程,應該是預約估價、到場估價、簽訂契約、安排時程、配送包材、到府搬運、售後確認。各位請看,有「簽訂契約」的這件事情,如果單單只有文字報價,其實是沒有契約保障的,如果有契約在訊息當中,或是有紙本白紙黑字簽約,這些都可以依照中華民國法律,有消費狀況時,我們才有「申訴的基本權利」,否則,很容易淪為客戶和搬運的人各說各話,最後消費者只能摸摸鼻子認賠。 - 簽訂契約有「理賠」的約定條款:
像我們把家班好好的電子估價單,就有約定條款告知理賠機制,價值可能超過1萬元的,需要事前協商,是否要因應物件價值,來向保險公司投保。
各位要知道,「搬家的理賠,是沒有保險公司願意承擔風險轉嫁的!」
因為搬家這件事情,保險公司會認為可能會有「蓄意破壞」的可能性,深怕理賠件數過高或是有蓄意靠此詐領保險理賠金,所以沒有保險公司願意承擔這種「一次性搬運」的保險。
除非是像我們之前提到過搬運過的字畫、保險、雕刻藝術品等等,這種才有機會配合保險公司做一次性投保。只是投保的金額都不便宜,因為是一次性,物件價值要在市場評估,也見仁見智,也很難讓投保的客戶可以認同。
這也以至於,很少有搬家公司,願意寫上理賠條款,因爲如果「對自己品質沒有自信」或是「公司營運的周轉金不夠厚到抵抗風險」,是沒有搬運的人敢承擔後續補償的。
所以各位要相信一件事情:
「如果有搬家公司願意提供約定條款中有包含理賠機制,這家搬家公司要馬是有專門的部門和資金敢後續處理,或是對於自己的搬運是特別有自信,了解自己的搬運品質,造成傷害會是少之又少的比例,才敢寫上,並且,他們一定是有制度和小有口碑的搬家公司,您們才不會踩雷。」
一般那種一台車一個人,再找打手和工讀生來幫您們搬家的,這種肯定沒有保障的。 - 估價時詢問他如果搬壞會怎麼理賠:
我知道客戶們要問這件事情很掙扎,因為我們沒有人會在搬家前就預先想要判斷會出事,所以有很多人加上搬家習慣,也不會問如果搬壞怎麼理賠,但是就是這小小的一段問句,就可以幫你過濾篩選出「品質好和盡責的搬家公司」,這樣我認為是很值得的,如果他們跟我一樣,講得出賠償案例,就算沒有契約或是理賠條款,但是他有講出他的積極態度或做法,我認為在預算內的狀況下,都是可以嘗試選擇的。
希望讀到這邊,讀者們可以明白一件事情,搬家找的搬家公司有沒有理賠,其實選擇權,在我們消費者手上,只是要先有認知,才有選擇權,所以我才打這篇文章,希望可以避免更多人,因為搬家搬壞沒人理,毀了新居落成開啟新生活的喜悅。
我們的承諾》為安心多一份預備,業界首創的「即時理賠」服務
是的,我相信,沒有人願意發生狀況,但是就像保險一樣,我們的消費選擇,如果可以有「風險規劃」的觀念,這絕對是加上一層保障的。一句問話、一份合約,稍微貴一點,但是品質好一點、風險少一點,何樂不為?
而把家搬好好平台的服務,除了搬家後的三天內的理賠期間,透過舉證都可以申請相關處理之外,我們還多新增了業界首創的「即時理賠」服務金,透過多500元的付費,當事發當下,透過直接即時的責任釐清,我們平台最高會協助提供1萬元的修繕或採購金,來幫助消費者,在意外發生的當下,已經有所預備,我們也會協力陪伴處理。
(近期發現還有要多優化的部分,所以先暫時把這個服務Off-Line)
我要特別強調,這不是保險,這是我們的即時理賠服務費。
這是為了在發生狀況的當下,讓人們可以不用憂慮,會有人陪您們一起處理度過,不會「搬後不理」喔!
我是搬家阿岳,我成立了把家搬好好平台,幫你搬走憂慮、搬出效率、搬往永續! 期望運用我服務破2000場的搬家經驗,來幫助你,分享搬家知識,解決搬家痛點, 未來也會持續策展估價師、打包師、搬運師培訓,提升產業服務水準。
把家搬好好,安心無痛搬到好!